印巴之間為何選擇停火?背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關鍵的因素,正如我身後這幅漫畫所展現的那樣。畫面中,印度和巴基斯坦化身為兩個重量級拳手,而二者都手握核武器。
不難想象,一旦這兩個擁核國家全面開戰,夾在中間“勸架”的地球將不堪重負。若是爆發核戰爭,地球必將遭受巨大的破壞。這不僅會給印巴兩國自身帶來滅頂之災,地球上其他國家和人民也會陷入重大危機。
莫迪和謝里夫都深知,在核戰爭中沒有贏家。印度擁有14億人口,巴基斯坦也有2億多人口,都是人口大國,且兩國國土面積均不算廣袤。若雙方在人口密集的城市發動核打擊,造成的損失將是空前絕後的。
參考國際原子能機構公布的核事故等級,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福島核電站的爆炸事故均被定為最高等級7級。
但倘若印巴爆發核戰爭,雙方相互投擲氫彈、原子彈,其造成的災難程度,恐怕用7級這個最高等級也無法準確界定。屆時,整個地球都會受到劇烈衝擊,印巴周邊國家、環境以及民眾都將遭受沉重打擊。因此,那些認為印巴停火是因為雙方各退一步、見好就收的觀點,都沒有觸及問題的核心。
實際上,印巴停火最根本的原因,是兩國都不願捲入核戰爭的漩渦。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要求全人類避免因核戰爭走向毀滅。
正是這份理智,讓核戰爭與地球擦身而過。可以說,此次印巴軍事衝突是人類距離核戰爭最近的時刻之一,當時兩國甚至已將核武器納入可選項。好在最終,人類僥倖躲過了這場迫在眉睫的核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