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南亞火藥桶再度被點燃。印巴邊境爆發新一輪激烈交火,事態驟然升級,區域局勢急劇惡化,國際社會高度關注。
據巴基斯坦軍方通報,當地時間上午,一場突如其來的空中交鋒在克什米爾實控線附近爆發。巴空軍宣稱成功擊落多架印度空軍戰機,並精準打擊印軍一處旅級指揮部,現場火光衝天,通訊中斷。
據巴基斯坦多家主流媒體報道,被擊落的印度戰機包括3架“陣風”戰鬥機、1架蘇-30mki、1架米格-29戰機以及1架無人偵察機。這些機型均為印度空軍目前在役的主力裝備。巴方指出,戰機殘骸墜毀於巴控克什米爾附近山區,部分機體尚在燃燒,搜救與封鎖工作已全面展開。
巴基斯坦三軍新聞局總監、艾哈邁德·謝里夫·喬杜里對外表示:“這是巴空軍在本輪衝突中首次正面擊落印度空軍戰機,亦是自2019年印巴空戰以來,雙方最為激烈的一次直接空中交鋒。”
他同時強調,巴基斯坦將堅決捍衛國家主權與人民安全,對於任何形式的侵犯行為,絕不姑息。
而印軍方面,尚未正面回應戰機損失,但印度媒體承認,有軍事設施遭受“外來攻擊”。
這是自4月22日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發生遊客恐襲事件以來,印巴雙方最大規模的一次軍事衝突。
事件發生後,印度隨即啟動代號為“辛杜爾行動”的報復性軍事打擊,數枚地對地導彈自印方邊境發射,分別擊中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和克什米爾地區多個軍事與通信設施。不幸的是,巴方證實襲擊造成至少8人死亡,其中包括無辜平民,甚至還有一名兒童,35人受傷,受傷者中既有普通百姓,也有救援人員,另有2人失蹤。部分區域因襲擊陷入斷電狀態,穆扎法拉巴德市一片黑暗,恐慌的情緒在城市中蔓延。巴哈瓦爾布爾地區的馬克茲·泰耶巴宗教學校,也在襲擊中遭到嚴重損毀。
為應對持續升級的安全風險,巴基斯坦宣布全國空域封閉48小時,軍方進入一級戰備狀態。
本輪衝突中,巴方展現出與以往截然不同的作戰效率與裝備優勢。軍事專家指出,近年來巴基斯坦持續引進中國高端軍備系統,極大提升了其戰場反應與空地一體作戰能力。
其中,殲-10ce多用途戰機與“梟龍block”成為空中主力,具備遠程超視距作戰能力。依託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這些戰機能夠在複雜電磁環境下遠距離鎖定目標,實現先敵發現、先敵打擊。此外,地面部署的sh-15 155毫米車載榴彈炮提供高機動火力支援,“紅旗-9p”遠程防空導彈則構築起巴軍縱深立體防空網絡。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中巴聯合研發的無人作戰力量。“翼龍”、“彩虹”系列察打一體無人機,在此次邊境摩擦中發揮關鍵作用,多次對印軍哨所、補給線實施精確打擊,奪取戰場制空權。印軍所部署的以色列、法國無人系統在性能與數量上明顯處於劣勢。
印度媒體曾炒作“巴方彈藥僅剩四天”的說法,如今不攻自破,反而折射出印軍後勤保障壓力與軍工體系過度依賴進口的尷尬現狀。
此次危機的爆發,其實背後牽動着更深層次的大國戰略對峙。印度借“反恐”之名,不僅切斷《印度河用水條約》,還悄然獲得來自美軍的c-17戰略運輸機支援。分析認為,這不僅是對巴方的經濟與資源封鎖手段,更是對中國主導的中巴經濟走廊的一次戰略牽制。
而巴基斯坦則通過多邊外交展開反制,不僅進行了多次戰術核力量演練,釋放震懾信號,還通過伊朗、土耳其等地區大國展開穿梭調停,力求避免局勢失控。同時,中國、俄羅斯也呼籲克制,高度關注事態演變。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第一時間發出緊急呼籲,敦促雙方保持最大克制。然而,當前印巴在領土、安全、民族矛盾等核心問題上互不退讓,任何意外事件都可能引發全面戰爭的骨牌效應。
這場印巴邊境衝突,已遠遠超出常規對峙的範疇。它既是克什米爾百年恩怨的延續,也是南亞地緣格局變動下,大國力量重組的縮影。
如果局勢不能在短時間內得到有效遏制,極有可能引發自2019年以來最大規模的軍事對抗,乃至跨國範圍的地區戰爭。對整個亞洲,乃至全球和平與穩定,都是一次不容忽視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