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根據多方媒體的報道,印巴兩國空軍已經在不久前發生了一次小規模的空中對峙,而巴空軍在此次對峙之中是取得了勝利的。與此同時,令人覺得十分湊巧的是,印度空軍空軍副參謀長達哈爾就在此後不久退休,這難免會讓人浮想聯翩。那麼,巴基斯坦空軍為何能夠在此次空中交鋒之中取勝,印度的這個空軍副參謀長退休,與此事究竟有沒有關係呢?
根據相關媒體的公開報道,印度空軍此次出動的戰鬥機是其現役最先進的戰鬥機——法國早陣風戰機,而且一口氣出動了四架。陣風戰鬥機是印度空軍的主力,也是其現役唯一一款符合“四代半”標準的戰鬥機,並且印度方面當時一次就出動了四架陣風,這確實是非同小可。筆者認為,巴方要進行應對,必然已不敢怠慢。而考慮到目前巴基斯坦空軍也僅有一款四代半的戰鬥機,那就是殲-10C戰鬥機。因此,我們有理由推斷,巴方出動殲-10C戰鬥機應對這些印度陣風的可能性很大。
那麼,如果真是這樣,殲-10C是如何逼退印度最先進的法國造戰鬥機的呢?筆者認為,這其中的原因可能主要與雙方戰機裝備的空空導彈的性能有關。印度空軍的陣風戰機在從法國引進的時候,“流星”空空導彈以及米卡”空空導彈。“流星”導彈號稱打擊距離超過150公里,但在實戰中通常為100公里,而“米卡”性能更差一些,射程只有大約80公里。而巴基斯坦空軍已經大量裝備了性能先進的霹靂系列空空導彈,其中有可能包括非常先進的霹靂-15空空導彈,這種空空導彈的射程非常遠,甚至有可能是目前全球各種能夠用於出口的空空導彈之中,射程最遠的一款。而這,有可能就是巴鐵戰機能夠逼退印度陣風的“法寶”。
一旦印巴空軍戰機相遇,印度戰機為了避免被“一波帶走”,最合理的方式,其實就是主動拉開交戰距離,然後在尋找有利的交戰時機。因此,印度陣風會被逼的往後退,其實也是十分合理的,這並不能夠說明印度空軍飛行員“膽怯”,而是在裝備不如人的情況下的正常做法。
筆者認為,此事至少說明了印度空軍雖然整體兵力和裝備規模遠大於巴基斯坦空軍,但是在部分裝備技術領域,巴基斯坦空軍還是能夠取得局部優勢。
而就在此次印巴空中交鋒之後,印度空軍副參謀長SP·達哈爾就非常“巧合”的退休了,此事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有不少朋友認為,這兩件事情之間有可能存在一定的聯繫。那麼事實真的是如此嗎?其實,筆者反倒是對此卻有不同的看法,一方面來說,印度方面已經公開闢謠,表示達哈爾將軍其實是正常退休,因為他已經在印度空軍服役40年了,近期剛好到了退休的年紀,與當前印巴局勢緊張剛好有了時間重疊。因此,如果按照印度方面的說法,印度陣風被逼退之際達哈爾退休,其實只是一個巧合而已。
其次,筆者認為,達哈爾再怎麼說也是印度空軍的高層人員,也是印度空軍將軍,主要負責的應該是戰略方面的問題,大概率並不會直接指揮一線部隊。區區幾架戰鬥機的動向,應該與達哈爾這樣的高層人物沒有太大的關係。
不過儘管如此,印度空軍在多個領域不如巴基斯坦空軍,這其實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如在戰機研發方面,巴基斯坦如今已經能夠比較成熟地生產梟龍戰機,而印度的光輝戰機技術卻至今沒有非常成熟。在實戰戰績方面,巴基斯坦空軍曾經在2019年的印巴空戰之中取得勝利,而印度方面當時不僅損失了戰鬥機,還付出了飛行員被俘的代價。此次印巴空中對峙,巴基斯坦空軍能夠小勝一籌,其實就是印巴兩國空軍戰力的一個折射,在這種情況下,印度其實也不敢貿然行動,否則還真有可能要吃大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