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沒有讓巴鐵失望,用三個支持送上“定心丸”,印軍想動武中方絕不答應!
近來印巴紛爭再起,克什米爾的硝煙牽動着地區的敏感神經。印度單方面指控巴基斯坦支持恐怖襲擊,克什米爾邊境已經發生交火事件。此外,印度莫迪政府將水資源之爭政治化,利用地理位置優勢,強行給巴基斯坦“斷水”,還關閉通商口岸,限期要求巴基斯坦外交人員離境外等,這些都進一步激化了矛盾。

對此,巴基斯坦沒有選擇背上“恐怖襲擊幕後主使”的黑鍋,而是選擇針鋒相對,採取終止兩國貿易,對印關閉領空等強硬措施。
之所以態度強硬,是因為印度做得太過火。大家都知道,此前印巴之間多次爆發戰爭和衝突,印度都沒有中斷過《印度河河水條約》,這也被視為印巴關係中的“最後一道防線”。
那為什麼《印度河河水條約》這麼重要呢?有關統計數據顯示,對巴基斯坦而言,印度河不是一條普通的河流,而是維繫巴基斯坦國家存續的生命線。巴基斯坦將近80%農業灌溉、60%人口飲用水源以及近三分之一的電力供應等,都嚴重依賴印度河,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現在,印度選擇將這條河作為武器,在春耕的季節斷水,而巴基斯坦本就缺水,難怪外界都在擔心,印度這樣做會導致兩國爆發戰爭。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巴基斯坦開始求助於中國,而中方也沒含糊,直接用三個層面的堅定支持,為巴基斯坦送上“定心丸”,向世界傳遞出清晰信號:任何破壞地區和平的圖謀都將遭到強力反制。
據環球網消息,日前,巴基斯坦財政部長表示,巴方已經向中方提出請求,希望提高現有的貨幣互換額度。在當前這種情況下提出這一請求,其實背後原因大家也都很清楚,巴基斯坦受經濟衰退所困,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借經濟決策得到中方援助,從而在這次博弈中贏得更多迴旋餘地。
第二就是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長達爾打來電話。王毅外長在同他的通話中重申“三個支持”原則——支持巴方反恐行動、支持公正調查真相、支持維護主權安全,反對此次事態升級為全面衝突,希望印巴雙方保持克制,推動降溫。
這話雖然說得委婉,反對事態升級,但其中的警告意味不言而喻。此次衝突事件發生後,美國第一時間向印度表示支持,這也是莫迪政府如此反應過激的底氣之一。
如今巴方主動給中國打來電話,而中方也給出了明確答覆,表明了勸和促談的立場,這顯然是在敲打印度,不要進一步將事態升級。在中國周邊動武挑事,對誰都不好。真要爆發大規模戰爭,那就絕對不只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事,莫迪政府估計能夠聽懂這其中的弦外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