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關稅大棒幾乎錘向了每個人——美國的ai產業也不例外。
首先,即便特朗普把半導體芯片暫時豁免在關稅之外,但完整的電子產品(包括服務器、變壓器等)還得交關稅。
再加上,針對半導體的關稅也“正在路上”。美國成本高昂的ai產業鏈,還將變得更貴。
關稅震蕩美國ai,大建idc的馬斯克最慌?
"熱淚盈眶",這是外媒用來形容一些半導體公司被暫時排除關稅後的狀態。
但二級市場中的巨頭顯然沒這麼好運。
上周四關稅剛剛宣布時,美股科技版塊遭遇重挫,包括蘋果、亞馬遜、英偉達、meta、特斯拉、谷歌、微軟在內的"七巨頭"市值一日蒸發約1.03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5萬億元)。
福布斯分析,由於關稅後的拋售,meta ceo小扎一天內損失179億美元,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財富減少159億美元,馬斯克資產下跌110億美元。他們的財富,一日總計蒸發448億美元(約3256億元人民幣)。
外媒記者透露,關稅發布後,一群科技ceo和金融大佬爭相趕往特朗普的私人度假村海湖莊園。他們的目標似乎是搞清楚這些關稅到底怎麼回事,或許還能爭取點豁免。
關稅豁免的更新出現在4月4日。
一些消費電子(如智能手機、ar/vr設備)、通信設備(如光模塊、服務器)、工業自動化設備等產品,被宣布在“美國成分≥20%”的情況下,可以獲得豁免。
但由於覆蓋的品類有限,再加上企業需要考慮的細節過多(如產品在哪裡組裝、是以硬件bom還是售價報關等),20%的實際效果暫時難以評價。
在ai產業鏈中,數據中心首先被認為會受到關稅重挫。
數據中心中,大量的電子和金屬硬件,都是在受關稅影響的國家製造或組裝的。
這些硬件包括不限於,服務器硬件(如主板和網卡)、冷卻基礎設施(如空調和冷卻系統)、電力設備(變壓器、斷路器、電纜)、網絡設備(路由器、交換機)、建築材料和電池系統等等。
“大部分ai gpu都不是以芯片的形式進口的,它們通常是做成服務器。而這些產品會面臨30%以上的關稅稅率。”tufts university教授、《芯片戰爭》作者chris miller舉例。
馬斯克首先坐不住了。這一次的關稅,不僅將導致特斯拉成本上升,xai也會受到影響。
去年開始,馬斯克一直在為xai大肆構建idc——單看訓練grok3的孟菲斯數據中心,已經配備20萬卡、大量液冷設備、網絡設備和包括megapack在內的儲能設備。
更別提,他在建的、亞特蘭大數據中心至少要花費7億美元。
當地時間4月7日,《華盛頓郵報》援引兩位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稱,在過去的周末,馬斯克直接向特朗普發出了撤銷關稅的呼籲。但據說,馬斯克的嘗試沒有成功。
之後,他在自己x媒體賬號上分享了一段已故經濟學家米爾頓·弗里德曼的視頻。
視頻中的弗里德曼,通過分析製造一支簡單木製鉛筆的材料來源,解釋了國際貿易合作的好處。

半導體或不會長期豁免,英偉達越南工廠會怎樣?
數據中心不會是唯一受關稅衝擊的ai關鍵產業。
特朗普在一次簡報會上稱,將很快對芯片和藥品徵收關稅。

對半導體徵收新關稅的目的,可能是加強美國本地的芯片製造。
一個細節是,東南亞是重要的測試和封裝中心,佔全球半導體封測市場的27%。
但這輪關稅加征中,東南亞的稅率都不低:越南出口商品,會被加征46%,泰國加征36%,柬埔寨加征49%。
而不久前,英偉達恰好和越南“打得火熱”。
2024年12月,越南計劃投資部宣稱,英偉達將藉助合作夥伴把生產線從別國遷至越南,投資預計在40-4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90億~330億)之間,投資周期為四年。
幾乎同期,英偉達還宣布將在越南開設研發中心。

這些敲定不久的合作會不會有變化?目前沒有人有準確答案。
可以參考的是黃仁勛半月前在gtc上的說法:“我們在很多地方都有製造,可以靈活調整。短期內關稅對我們的影響不大,長期來看,我們會在本土建廠。”
特朗普力推在亞利桑那建造的三座工廠,可能成為老黃的選擇之一。
據報道,第一座工廠將於2025年上半年開始投產,採用4納米製程技術。第二座工廠採用最先進的2納米製程,投產時間預計在2028年。
但是,亞利桑那工廠目前不具備cowos封裝技術,blackwell可能還需在美國之外封裝。
“雖然把供應鏈的每個環節都搬到美國不是不可能,但成本會大幅飆升,尤其是在短期內實現。”tufts university教授、《芯片戰爭》作者chris miller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