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次位面】作者:樂樂
29日,歐洲“bulgarian military”網站援引埃及駐韓國大使哈立德·阿卜杜勒拉赫曼的聲明,稱埃及採購韓國fa-50的談判已經進入尾聲,預計將在近期簽訂正式協議。埃及空軍計劃先以10億多美元採購36架,隨後在韓國支持下組建本地生產體系,最終採購數量可能達到100架。
▲fa-50這次插手多少有點出人預料
怎麼說呢,埃及要買fa-50這事,其實早於對殲-10ce感興趣,原則上是準備取代以前從中國採購的k-8e,儘管這對殲-10ce來說,也不是什麼好消息。三年前,埃及空軍鑒於手中的k-8機齡偏大,決定對外招標新一代教練機,一開始計劃採購70架。因為當時埃及連連採購歐洲裝備,所以意大利大力推動包括m-346教練機、“颱風”戰鬥機和護衛艦在內,價值超過100億美元武器出口計劃,讓埃及頗為心動。但2022年8月,韓國“黑鷹”表演隊應邀在埃及吉薩金字塔上,留下了自己飛行特技表演的痕迹,被視為對“意大利100億美元武器計劃”的嚴重衝擊。
▲飛躍金字塔的韓國fa-50
隨後,中國l-15、俄羅斯雅克-130,甚至印度lca也紛紛參與競標,一時間相當熱鬧。刨去根本沒弄清自己位置的lca,其他四款高級教練機,都是近些年高教加輕型攻擊機融合的典型,性能差距並不大,於是價格和政治考量就成為關鍵。當時外界基於k-8的成功經驗,認為l-15勝算不小,但實際上l-15是繼lca之後第二個出局的,原因非常簡單——當時埃及根本沒有l-15的使用場景。早年k-8暢銷全球,是本身針對設備進行了調整,能滿足培訓歐美體系飛行員的需求。而l-15問世時雖然也是出口裝備定位,最終卻以教練-10的身份批量服役,根本沒有完成轉換。
▲l-15輸得沒什麼懸念
接下來雅克-130也因為蘇-35se停止交付而退出,最終fa-50憑藉價格優勢勝出——2022年12月雙方簽署基礎協議,同意致力於fa-50的本地化生產。按照埃及方面的說法,fa-50不僅將用於滿足埃及空軍的訓練和低端任務需求,更會着力於對周圍國家出口,等於是韓國藉助埃及的地區影響力推銷fa-50,並讓埃及從中分一杯羹。從技術上來說,fa-50雖然也能掛載aim-120c,但一方面存在美國限制,另一方面本身軟硬件先天不足,根本不能作為主力戰鬥機使用,無法影響殲-10ce的使用環境,但事情不能看得這麼簡單。
▲雅克-130也早早就出局
高教機始終是為戰鬥機服務的,外界之所以認為阿聯酋對殲-35e有想法,就是因為其在三年前採購了12架l-15,並保留了24架優先採購權,本質上代表準備引入中國戰鬥機裝備體系。而埃及空軍既然打算大量裝備fa-50,那就意味着20年內仍然以歐美戰鬥機為主力。“目前沒有交付的殲-10ce”,雖然並沒有斷絕出口機會,但數量肯定不會很多——埃及如果真有裝備數十架殲-10ce,甚至是殲-35e的想法,就肯定得控制fa-50的規模,為中國戰鬥機訓練體系留下資源。現在“先期36架fa-50,最終有可能達到100架”的裝備計劃,不是一句維持f-16機隊運轉可以解釋的。
▲先進戰鬥機出口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
手握大量優勢的fa-50,從三年前飛躍金字塔、簽署意向協議到現在,也只落得一個“近期將正式簽約”的結果,可見國際軍購的艱難。殲-10ce去年才出現在金字塔上空,雖然有霹靂-15e的獨特優勢,但更有難以解決的政治阻力,想推動軍售繼續往下走,直至最終交付,需要的時間和資源都不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