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當今世界格局,中國、俄羅斯與美國的國際地位最高,影響力最大。
它們能夠擁有發言的權利以及左右全球局勢的能力,往往與其國際影響力有關。
其中美國靠的是全球各處的軍事基地,讓國家隨時隨地都可以面對戰爭。
俄羅斯擁有的是核武器,使其在戰爭過程中能夠一擊制敵。
那麼與這兩個國家相比,中國依靠的是什麼呢?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揭開三個國家立足的底牌,看看他們是否真的如此強大。
美國軍事基地遍布世界
二戰之後,美國意識到軍事儲備的重要性,開始實施“遍地開花”戰略。
美國大肆在全球的國家建立軍事基地,打開世界地圖可以看到,從中東到亞太,再到歐洲地區,充滿了密密麻麻的美國軍事基地的影子。
據統計,美國在全球的70多個國家建立了750多個軍事基地,其中日本和德國超百個,韓國則有八十個左右。
其中德國的拉姆施泰因空軍基地展現了美國對歐洲的軍事制約,而日本的海軍基地則主要負責美國海軍的訓練,對太平洋地區進行掌控。
這些軍事基地不僅嚴重侵犯了國家的主權,還對周圍國家造成了十分嚴重的軍事威脅。
那麼美國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了什麼好處嗎?或許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但所暴露出的財政問題愈發明顯。
據2024年國軍費統計發現,2024年美國的軍費預算為8000多億美元,而這麼多錢又從何而來呢?
美國採用大量印鈔票,並發行數字貨幣的方式,想要靠這種方式滿足軍費開支,並保住美元的霸主位置。
可在這個過程中也暴露出嚴重的問題,那便是大量印鈔票會導致美元的購買力下降,從而引發信任危機。
美國這樣的做法能持續多久沒人能知道,但可以預見的是,當一個國家開始使用“印鈔”的方式創造財富,就註定走上了衰敗之路。
俄羅斯軍事“核”心地位
相較於美國而言,俄羅斯的國土面積十分大,但人均GDP卻十分低。
這樣的國家怎麼保持自己的霸主地位?
靠核武器。
冷戰時期的蘇聯曾經瘋狂研發核武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自然而然地繼承了核武器庫。
截止到目前的統計,俄羅斯一共有5580枚核彈,一顆核彈就足夠將紐約夷為平地,其中一部分還處於隨時可用的“戰備狀態”。
這樣數量的核武器儲備,就是俄羅斯的底氣。
一方面這樣數目的核武器是俄羅斯的雙刃劍,一方面作為軍事大國,若是爆發戰爭,俄羅斯具有和任何國家死磕到底的能力。
另一方面,核武器的儲備和維護消耗了大量的財力,嚴重製約俄羅斯自身的發展。
同時其他國家對於俄羅斯的忌憚已經表現的十分明顯,使得俄羅斯在國際社會受到諸多排斥。
將國家的命脈壓在這些核武器上是否值得,或許只有戰爭才能為俄羅斯證明了。
中國走全能路線,全方面世界領先
如果將美國和俄羅斯所走的發展之路為獨木橋,那麼中國的發展路線則為陽關大道。
中國並不局限於單一的路線,而是多位一體發展。
這並不是在自吹自擂,而是世界公認的事實。
- 工業穩步發展
在聯合國所設定的41個工業大類,207中類,666個小類中,中國是唯一一個全部門類都擁有的國家。
這麼說可能不太直觀,簡單來說就是,小到食品煙草,大到飛機槍炮。
無論是農業、礦業、紡織業還是製造業,只要能說得出的東西,在中國全部能生產的出來。
就連較為新興的產業技術,如無人機、ai機器人等也全都得心應手。
中國之所以這麼重視工業的發展,與當年所遭受過的屈辱息息相關。
當年清朝的閉關鎖國制度使得國家的發展落後西方一大截,隨後便發生了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抗日戰爭等。
這些戰爭的發生不僅讓國力進一步受損,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給當時的國家和人民帶來了空前沉痛的災難。
當時的失敗,一方面是因為思想的封閉和固化,另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與其他國家的軍事實力差距大。
舉例來說,1941年珍珠港事件後,日本海軍實力強勁,但美國還是在幾年之內就扭轉了戰局,靠的就是他們的工業生產力。
美國用遠超日本幾倍甚至是幾十倍的飛機、軍艦、坦克生產力,將日本徹底耗死了。
而當前的中國擁有了全球產業鏈,意味着我們在生產力方面遙遙領先,無論面對哪個國家的制裁都不怕。
2010年,日本因釣魚島事件而對中國限制稀土出口,結果中國憑藉自己的努力成為稀土加工出口大國。
2011年,美國國會通過《沃爾夫條款》,對中國航天實施制裁。
而中國在13年後,成為了第一個從月球背部採集樣土回地球的國家。
2018年,美國拿中興開刀,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出口芯片,中國開始加速發展自己的半導體事業。
無論在哪個領域,中國製造都已經走在了前列,無懼任何國家的制裁。
- 軍事力量提升
工業項目的不斷發展進步,使得中國近年來的軍事力量也得到了長足的進步
中國近年來入水的軍艦數量比其他所有國家加在一起還要多,航母也在短短12年內擁有了三艘。
這背後體現的是中國軍民兩用技術的推廣。
在沒有戰爭儲備需求的時候,無論是汽車廠、造船廠,還是無人機廠,都各司其職。
一旦擁有戰爭儲備需求,汽車廠則可以造坦克,造船廠可以保證軍艦供給,民用無人機廠則改成軍用無人機廠。
現如今的中國是完全具備這個實力的,且轉化效率比美國等國家更高。
即便是如此,中國也向世界眾人展現了自己的大國風範,不靠威脅,而是靠強大國家實力,改變着別國的看法。
總結
美國的軍事基地對全球有監視、壓制的作用,卻因為財政的赤字而寸步難行。
俄羅斯依仗着核武器無懼戰爭,但美國的壓制行動已經嚴重影響到俄羅斯的發展。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一直在穩定發展自身,成為了工業、軍事實力都十分強勁的國家。
但中國並不像美國和俄羅斯一樣,頻繁和外界宣戰,中國的發展始終帶有一層“和平”的願景。
中國是唯一一個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核大國,且無論是面對美國俄羅斯這種大國,還是盧旺達、巴基斯坦這樣的小國,中國始終堅持以禮相待。
或者這才是一個大國應堅守的責任,不靠武力手段威脅,而是平等的尊重每一個國家,保證世界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