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俄烏打了3年,美媒公開後普京才知道,美軍“殺死”上萬俄軍

2025年04月04日16:53:05 軍事 1250

隨着美國媒體的揭秘,外界才知道美國對俄烏衝突的介入程度,遠超外界想象,除了提供軍援外,美國還在衝突中做了哪些事?為何美烏聯手,依然沒能打過俄軍?這對美國將產生哪些影響?

觀察者網報道,除了價值約665億美元的軍援外,美國在過去的3年時間裡,曾派出軍事和情報人員,深度參與到烏軍的行動中,甚至連批準直接襲擊俄本土,都有美國的份。

難怪俄烏打了3年,美媒公開後普京才知道,美軍“殺死”上萬俄軍 - 天天要聞

【俄軍要面對的敵人遠不止烏克蘭】


難怪烏克蘭能硬扛三年

儘管美國一再強調自己對俄烏衝突的介入力度,僅限於提供武器援助,但根據美媒的說法,真實情況很可能並非如此

首先,美國通過其強大的情報系統,為烏克蘭提供了大量關鍵信息,包括俄軍的部署、行動路線和戰略意圖。

這種情報支持極大地提升了烏克蘭軍隊的反應速度和精確打擊能力,使得烏軍能夠在關鍵時刻有效反擊俄軍。

其次,美國帶動其盟友,向烏克蘭提供了大量的現代化武器裝備,如“標槍”反坦克導彈、“海馬斯”多管火箭炮等。

對於烏軍來說,這些先進武器自然不是拿到手就會用,還需要進行長期的訓練才能掌握,因此美方或許還曾派人進行指導,顯著增強了烏克蘭的防禦和反擊能力。

除此之外,美國還對烏克蘭士兵進行了專業訓練,並提供了技術上的支持,這不僅提高了烏克蘭軍隊的整體作戰水平,也增強了其在複雜戰場環境下的適應能力。

這也就解釋了,為何俄烏之間有着巨大的體量差異,烏軍卻能夠硬抗整整3年,與其說烏克蘭“頑強”,不如說能夠頂住美烏聯手壓力的俄軍,展現了強大的實力。

難怪俄烏打了3年,美媒公開後普京才知道,美軍“殺死”上萬俄軍 - 天天要聞

【俄軍能硬剛西方三年實屬不易】


俄軍對抗的不僅僅是烏克蘭

儘管面臨來自美國及其盟友的多重壓力,俄軍依然展現了強大的戰鬥力,從初期快速佔領大片領土,到後續在多個關鍵地區的堅守,俄軍表現出的高度組織性和頑強意志令人印象深刻。

此外,儘管俄羅斯軍工業近年來問題不少,但包括T-90主戰坦克、蘇-57隱形戰鬥機等武器依舊經受住了戰場的考驗,發揮了巨大威力,給烏克蘭軍隊帶來了嚴重威脅。

更重要的是,作為一支經歷過多次現代戰爭洗禮的軍隊,俄軍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這種經驗使得他們在複雜多變的戰場環境中仍能保持較高的作戰效能,也是俄羅斯能夠硬鋼整個西方的底牌之一。

而隨着戰爭進入白熱化階段,俄軍顯然也有了不小的進步,儘管戰線漫長且複雜,但俄軍建立了一套相對完善的後勤補給體系,確保前線部隊能夠持續獲得所需物資和彈藥。

難怪俄烏打了3年,美媒公開後普京才知道,美軍“殺死”上萬俄軍 - 天天要聞

【衝突中俄軍越打越熟練】


美國介入衝突暴露本質

可以說,美媒這次突如其來的曝光,讓剛剛還在為自己“成功勸和”俄烏的美國政府,顯得相當尷尬。

雖然一直以來,就有不少證據指出美國對衝突的深入干涉,但大都是一些俄羅斯媒體,其權威性在西方得不到重視。

難怪俄烏打了3年,美媒公開後普京才知道,美軍“殺死”上萬俄軍 - 天天要聞

【美國調解俄烏的立場將遭到質疑】


而如今美國媒體的報道,讓更多人認識到,這場衝突實際上是一場由美國主導的代理人戰爭,這種做法不僅違背了國際關係的基本原則,也可能引發全球範圍內的批評和質疑。

更重要的是,曝光後,美國長期以來塑造的“和平使者”形象將受到嚴重衝擊,許多國家可能會重新審視與美國的關係,甚至可能減少對美國的信任和支持。

至於今後的美俄烏三方談判中,美國作為“調停者”的立場也將再次受到質疑,可以預見美方想要從俄烏衝突中抽身,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突發!美軍發動空襲 - 天天要聞

突發!美軍發動空襲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4月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平台“真實社交”發布一段視頻,稱視頻中的也門胡塞武裝分子正在集會接受發動襲擊的指示,隨後空襲發生。特朗普稱,視頻中的這些武裝分子再也無法發動襲擊。特朗普未說明此次襲擊發生的時間和具體
兩岸已釋放了積極信號?外來者干預,會被瞬間打臉的 - 天天要聞

兩岸已釋放了積極信號?外來者干預,會被瞬間打臉的

近期,台海區域出現多組異常動向。有觀察人士注意到,某些團體通過爭議性表述加劇了區域緊張氛圍。例如,個別官員使用帶有明顯傾向性的地域稱謂,部分民間人士也發表涉及敏感議題的言論,這些舉動被外界解讀為對現有局勢的刻意挑釁。作為回應,我國解放軍於2
規則將變?美軍研製“太空航母” - 天天要聞

規則將變?美軍研製“太空航母”

文︱陸棄美國商業航天公司Gravitics最近宣布,他們已經獲得美國太空軍的投資,開始研發一種前所未有的“軌道運載機”,投資金額高達6000萬美元。這一概念的提出,標誌着太空軍事化的一次巨大飛躍,也讓全球太空格局的未來變得撲朔迷離。
北約,避談格陵蘭 - 天天要聞

北約,避談格陵蘭

文︱陸棄北約的最新表態,不僅讓人感到震驚,更讓全球矚目。就在美國試圖謀取格陵蘭島主權的關鍵時刻,北約秘書長呂特卻宣布自己“置身事外”,將焦點轉向“更重要”的北極安全問題。
特朗普採購48艘破冰船,與中俄爭奪北極航線 - 天天要聞

特朗普採購48艘破冰船,與中俄爭奪北極航線

瞄準中俄合作大局,特朗普開闢新戰場,48艘大船瘋狂湧入 近些年,北極航道的象徵意義已悄然升級為全球三大強國——中、美、俄之間無聲而激烈的博弈舞台。 就目前來說,在這個寒冷卻暗流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