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亞島的空軍基地最近異常忙碌。四架B-2“幽靈”隱形轟炸機從密蘇里州跨洋飛抵這個印度洋上的美軍據點,機翼下方掛載着單枚重達13.6噸的GBU-57巨型鑽地彈。
與此同時,“艾森豪威爾”號航母打擊群正全速穿越紅海,艦載機聯隊進行了罕見的夜間實彈演練。這些軍事調動都指向一個令人不安的可能——特朗普政府正在認真考慮對伊朗核設施實施外科手術式打擊。
4月1日,白宮向德黑蘭發出最後通牒:必須在5月底前回到談判桌,否則將面臨“嚴重後果”。這個看似突然的威脅,實則暗藏三年積累的恩怨。情報顯示,伊朗已將鈾濃縮純度提升至84%,距離武器級僅一步之遙。更令華盛頓震怒的是,國際原子能機構核查人員最近在納坦茲核設施發現了全新設計的離心機陣列,效率比舊型號高出三倍。
特朗普的國家安全團隊內部流傳着一份代號“波斯鐵砧”的作戰方案。根據泄露的細節,首輪打擊將聚焦福爾多地下核設施——這個深藏山體下80米的堡壘,常規鑽地彈根本無法穿透。
五角大樓計划動用B-2轟炸機投擲GBU-57,這種能穿透60米鋼筋混凝土的超級炸彈,配合新型延時引信,理論上能在山體內部引發連鎖坍塌。
美軍此次調動堪稱教科書級的威懾展示。除了B-2機群,卡塔爾的烏代德基地新增了12架F-35A戰鬥機,專門配備最新版AGM-158隱形巡航導彈。更值得玩味的是,以色列突然推遲了原定4月舉行的“烈火戰車”演習,將第69戰鬥機中隊調往最靠近伊朗的尼瓦提姆空軍基地。軍事分析師指出,這種部署模式與2007年空襲敘利亞核反應堆前如出一轍。
但真正的殺招藏在網絡空間。微軟威脅情報中心發現,過去兩周針對伊朗工業控制系統的惡意軟件攻擊激增400%,其中多數源自美軍網絡司令部的“宙斯炸彈//
歷史總是驚人相似。當前局勢與2003年伊拉克戰爭前夜有着詭異的重合——當時小布什政府也堅信薩達姆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如今CIA的評估報告同樣充滿不確定措辭:“伊朗可能已在18個月內擁核”。但區別在於,德黑蘭的核設施遠比當年的伊拉克分散和堅固,任何有限打擊都可能演變成持久消耗戰。
經濟層面的連鎖反應更令人憂心。倫敦勞合社的戰爭風險評估顯示,若美伊開戰,波斯灣航運保險費用將暴漲20倍。中國已緊急啟動“新絲綢之路”陸運備選方案,中石油的油輪隊正24小時待命。更微妙的是俄羅斯的立場——克里姆林宮悄悄向伊朗提供了“集裝箱式核電站”技術,這種可移動的微型反應堆能讓核計劃迅速死灰復燃。
4月10日,伊朗外長阿卜杜拉希揚突然現身阿曼,與美方代表進行了8小時密談。流出的談話要點顯示,德黑蘭願意凍結60%鈾濃縮活動,換取美國解除部分石油制裁。但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的回應只有大寫單詞:“DECLINE(拒絕)”。
戰備時鐘仍在滴答作響。五角大樓已將“波斯鐵砧”行動窗口設定在5月15日至6月10日——這段時間波斯灣地區能見度最佳,適合精確制導武器發揮最大效能。而伊朗革命衛隊定於5月27日開始的年度軍演,恰巧包括“核設施遭襲”想定演練。
在特拉維夫的某間安全屋內,以色列摩薩德前局長哈勒維對當前局勢的總結令人脊背發涼:“這不是會不會打的問題,而是打完後怎麼收拾殘局。”當B-2轟炸機的引擎在迪戈加西亞島轟鳴時,全世界都在等待一個答案:這次會不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