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海灣戰爭打醒世界,中央軍委緊急開會,江澤民:快叫劉華清

2025年01月01日19:02:06 軍事 1789

1991年,兩件大事改變了人類世界的格局:第一是美國海灣戰爭,第二則是蘇聯解體

這兩件事有沒有關聯呢?現在來看是有的。

蘇聯行將就木之際,美國卻在海灣地區大秀肌肉,打出了一場劃時代的戰爭。美國把全套蘇式裝備的百萬伊拉克軍隊打得毫無還手之力,這無疑摧毀了蘇聯最後的自信。

這場戰爭雖然有40天,但其實前15天就決出勝負,後來的時間都是單方面的屠殺。

美國的信息化戰爭對於小國來說只是看個熱鬧,但對於聯合國五常來說,這次秀肌肉也是一種警告——美軍和各強國有了代差。

1991年海灣戰爭打醒世界,中央軍委緊急開會,江澤民:快叫劉華清 - 天天要聞

英法是西方陣營,他們反應較小,蘇聯正忙着解體,無暇去管軍隊。唯有中國在這次戰後召開了多次高級會議,嚴肅討論了解放軍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問題。

中共中央主席召開軍委會議,尋找改革方面的專家,江澤民直接點名:“快把劉華清找來”。

劉華清是海軍的老司令,50年代開始干海軍,曾討論過中國最早的航母建造計劃。他在80年代去過西方交流,懂西方的裝備,也對信息化戰爭有研究。

中央軍委在劉華清將軍的建議下,改變了很多固有思維,全軍開始重視技術研究,為後來的軍事科技騰飛打下基礎。

那麼海灣戰爭前,中國的內外環境是怎樣的?江主席看重的劉華清將軍有怎樣的故事?後來我軍的發展又有什麼變化呢?

1991年海灣戰爭打醒世界,中央軍委緊急開會,江澤民:快叫劉華清 - 天天要聞

【一】

海灣戰爭:一場打醒世界的戰爭

熟悉改革開放歷史的人都知道,20世紀末,中國定下了“以經濟發展為中心”的調子,其他工作都要為經濟服務。

如果某項事業和經濟發展相違背,則要往後靠。

這一時期中國的形象變了,首先是70年代末,小平同志向東南亞各國保證不再輸出革命,並在80年代相繼關閉國際電台,停止海外資助。

其次,中國開始吸納投資,甚至連日本、美國的資本都來者不拒,表現得非常開放。

全世界都在肯定中國的變化,但國內一些政治家和軍事家還是憂心忡忡,他們認為世界大勢不會因為中國的改變,而變得“溫柔”。

因為這些聲音主張應該重視國防,客觀看待中西方“短暫親密”的關係,在當時的國內算是比較“刺耳”,所以遭到了很多人批評。

1991年海灣戰爭打醒世界,中央軍委緊急開會,江澤民:快叫劉華清 - 天天要聞

80年代後期,中越爆發南沙海戰,解放軍開的還是50年代設計,60年代初建造的護衛艦。雖然我軍和越南打得有來有回,海軍將領們依然感嘆我們的裝備落後時代太多。

彼時這些聲音沒什麼人應和,相反,政府內甚至批評海軍不該這個時候打仗,還要處分一些將領。

多虧軍委副主席楊尚昆為海軍辯護,說:

“起碼南沙一些島嶼保住了,我們是打贏了的。”

軍委最後討論決定不處分海軍榆林基地,並把戰鬥指揮官陳偉文晉陞為少將

那已經是1988年,我國很多領導人還未意識到解放軍和海外強國的巨大差距,以及這種差距可能帶來的威脅。

中國有幾百萬大軍,有數萬輛坦克,幾千架戰鬥機,按照20世紀的傳統戰爭觀念,這樣的軍力是能應對任何挑釁的。

結果就在1991年初,美國用海灣戰爭打醒了全人類,也叫醒了中國。

1991年海灣戰爭打醒世界,中央軍委緊急開會,江澤民:快叫劉華清 - 天天要聞

1991年1月中旬,因為伊拉克拒不執行聯合國撤軍決議,美國帶着聯合部隊發起“沙漠軍刀”行動。

美軍以隱形轟炸機巡航導彈為先鋒,對伊拉克發起空襲。巡航導彈攻擊了伊拉克的防空系統雷達網,隨後美軍戰機從航母起飛,密集對伊軍轟炸。

隱形戰機如入無人之境,制導武器定點擊殺,伊拉克軍政部門重要目標全部被炸毀。

伊拉克空軍起飛迎敵,但美軍電子戰飛機讓伊軍戰機成為瞎子,在預警機的幫助下,美軍飛機反而可以從遠處發射導彈將敵機擊落。

美軍對伊拉克的空襲前後長達一個月,伊拉克全國癱瘓,蘇式的空軍裝備、防空火力成為擺設,幾乎沒有獲得任何戰果。

轟炸結束後,美軍地面部隊開始進攻,阿帕奇直升機和M1A1坦克協同進攻,伊軍的“中東鋼鐵洪流”變成豆腐,毫無還手之力。

地面戰鬥短短10天,伊拉克軍隊精銳盡喪,傷亡10萬人,薩達姆宣布投降。而作為進攻方,美國和聯軍僅僅傷亡100多人,其中很多還是誤傷。

伊拉克前線的各國觀察員把戰報和研究報告交給本國,各大國都驚訝於美國這場戰爭的“代差”。解放軍也得到了海灣戰爭的報告,中央軍委立刻召開會議,氣氛非常嚴肅。

1991年海灣戰爭打醒世界,中央軍委緊急開會,江澤民:快叫劉華清 - 天天要聞

【二】

人民海軍先驅:劉華清將軍

海灣戰爭爆發時,鄧小平同志已經退居二線,江主席召開中央軍委會議,解放軍海陸空三軍代表、黨政軍老幹部、軍工、外貿代表都參加了會議。

但其實在開會前,江主席已經第一時間找來軍委副主席劉華清,兩人開了閉門會議

劉華清是鄧小平專門在80年代末提上中央軍委的老幹部,彼時的他已經年過古稀,已在海軍裝備學領域深耕了幾十年。小平同志曾評價:“他懂裝備,懂現代化,對軍隊很重要。”

雖然當了海軍司令,但劉華清不是海軍出身,他是陸軍出身,且長期擔任政工幹部。劉華清加入海軍也是順應建國後的軍隊需要,可以說是“半路轉行”的。

劉華清,湖北大悟人,1927年11歲時參加革命,是軍中著名的“紅小鬼”。後來他參與了紅軍的反圍剿、長征,一直從南方走到陝北

抗日戰爭時期,劉華清作為政工幹部跟隨八路軍進入華北打游擊,在晉冀魯豫地區頑強鬥爭,建立了敵後根據地。

1991年海灣戰爭打醒世界,中央軍委緊急開會,江澤民:快叫劉華清 - 天天要聞

劉華清的長處是搞政治工作,抗戰時他主業是拉攏地方勢力,分化敵人,發展敵後力量。

解放戰爭爆發後,劉華清跟着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後來參加淮海戰役,專門負責對被俘的蔣軍進行轉化教育,讓他們轉變為解放軍的力量。

1949年建國後,劉華清當了西南軍區軍政大學政治主任,1952年被調往大連擔任海軍學院政委。由此開始,劉華清才和海軍結了緣。

當時,劉華清已經36歲,一輩子不會游泳,他認為海軍也只是自己的一站,不會是歸宿。

但在1954年,劉華清被派往蘇聯學習海軍。當時解放軍的海軍完全是空白,派出去的幹部必須從頭學起,從海軍歷史,到海軍管理、指揮,還有海軍裝備。

劉華清在蘇聯四年,回國時已經是海軍的專家。他加入北海艦隊,從此在海軍幹了半輩子,我軍早期“岸防海軍”的理念就是他提出來的。

1991年海灣戰爭打醒世界,中央軍委緊急開會,江澤民:快叫劉華清 - 天天要聞

60年代末,劉華清調任國防科委,管理武器裝備的研究和製造。

中國海軍後來的主力成都級、江南級護衛艦,空軍的殲6和諸多改型,就是劉華清這些留蘇的軍官和技術人員設計建造的。

當時劉華清還研究過西方的航母體系,70年代順應毛主席的號召,他研究過造航母的可能性,但最終因為技術原因而沒能實現。

1980年,劉華清應邀訪問美國,參觀了美國航母。這是他繼當年訪蘇後,又一次和世界先進水平的軍隊接觸,而美國武器的水平讓劉華清非常震撼。

他看到美國的航母、導彈、艦載機、直升機,其水平都超越蘇聯,領先我國幾十年。當時訪問團有人開玩笑說:“美國送我們一艘,我們都開不走。”

回國後,劉華清開始向中央建議發展高科技軍事裝備,但我國剛剛改革開放,在國策和經濟水平雙重限制下,軍隊的現有項目都紛紛下馬,發展新裝備更是遙遙無期。

80年代末,因為美國空襲利比亞的戰爭,小平同志重新重視起了武器裝備,劉華清被調到中央軍委,為武器研發出謀劃策。

1991年海灣戰爭後,劉華清因此和江主席面對面,對解放軍的未來進行了討論。

1991年海灣戰爭打醒世界,中央軍委緊急開會,江澤民:快叫劉華清 - 天天要聞

【三】

解放軍看到了危機,劉華清指出方向

劉華清將軍當時已經70多歲,在具體工作方面參與較少,但他還是有極為敏銳的戰略目光,並且有戰爭時代歷練出來的踏實和客觀。

然而,彼時解放軍的情況不容樂觀:除核武器和導彈之外,陸海空三軍的裝備全部是建國初引進蘇聯技術生產的,主戰武器,如坦克、戰機、戰艦,和美蘇的差距在30-50年。

就拿1991年海灣戰爭里美國使用的武器和技術來說,在制導導彈制導炸彈、巡航導彈方面,我軍都是空白。

在海空方面,三代戰鬥機、隱形轟炸機,更是空白。航母、電子戰飛機、武裝直升機、三代主戰坦克、預警機,解放軍都沒有,買也買不到。

其實在80年代,我軍和美國有軍事合作,正在穩步引進技術。但在1989年後,美國卸下偽裝,推動東歐劇變,並開始制裁中國,兩國的軍事合作全部結束。

解放軍本打算走建國初“引進-仿造-自研”的道路,卻因為技術問題,1990年起沒有結果了。

1991年海灣戰爭打醒世界,中央軍委緊急開會,江澤民:快叫劉華清 - 天天要聞

既然引進不成,那就只能自己研究,這是個漫長過程。

海灣戰爭後,江主席第一時間叫來劉華清,就是要研究現在解放軍的裝備要怎麼發展,要抓哪裡,要怎麼定計劃。

美國的裝備技術水平非常高,外行人看不出門道,更無從模仿。

但劉華清將軍抓住了重點——必須率先發展軍隊的基礎信息化設備,讓軍隊學習、適應信息化戰爭,並推動全軍的軍事思維轉型。

基礎信息化設備,也就是現代化的通信系統、定位系統、計算分析系統,這是打現代化信息戰爭的基礎。

這番理論,跟當時軍隊將領以及民間分析家們的意見都不同,因為大部分人只看到“器”的作用,主張買高科技武器然後仿造,但忽視了背後“信息化思想”的重要性。

1991年海灣戰爭打醒世界,中央軍委緊急開會,江澤民:快叫劉華清 - 天天要聞

信息化戰爭的基礎,是軍隊的信息化系統,不同軍種、不同武器裝備、不同編製之間的部隊不再有信息壁壘,指揮者的效率指數級提升,然後才有技術裝備的高效使用。

在劉華清的指引下,我軍在90年代開始轉向,內部繼續“消腫”,也就是裁軍。軍校、軍訓的科目轉變,增加信息化科目,減少20世紀早期的戰略、戰術部分。

在基層部隊里,大力向士兵宣傳新裝備知識,向一線軍官普及信息化指揮方式,並在演習里實操。

劉華清將軍還建議重啟自研武器,國防科委又得到撥款,很多下馬的項目重新開始研究,基礎信息設備發展很快。

那個時代,軍隊開始宣傳“新三打三防”,部隊學習什麼是隱形戰機、武裝直升機,學習怎麼防電子戰、防衛星偵察,而不是像以前一樣練刺殺,練槍法。

1997年,劉華清將軍退休,此時中國的巡航導彈、隱形戰機、衛星定位系統都在摸索之中,航母事業也開始起步,海軍遠赴烏克蘭購買“瓦良格”,即將開回中國。

2011年,劉華清將軍在北京去世,此時中國隱形戰機上天,航母下水,制導武器已基本成熟。關鍵是解放軍從上至下形成了信息化作戰系統,水平不亞於美國。

在1991年就能抓住軍隊的重點,勾畫出解放軍未來的方向,劉華清老將軍的專業嗅覺、戰略眼光都可見一斑。


文/商學野

參考資料:

1.《新軍事變革與中國的對策》,呂桂霞

2.《“中國現代海軍之父”——劉華清》,施昌學


1991年海灣戰爭打醒世界,中央軍委緊急開會,江澤民:快叫劉華清 - 天天要聞

1991年海灣戰爭打醒世界,中央軍委緊急開會,江澤民:快叫劉華清 - 天天要聞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印度號稱摔飛機之國,最近七十幾年內摔了2000多架飛機 - 天天要聞

印度號稱摔飛機之國,最近七十幾年內摔了2000多架飛機

從1996年到2025年,印度竟然摔了500多架飛機 !要是把時間線拉長,從1952年算到2025年,這個數字更是飆升到2300多架 ,妥妥的世界大國里摔飛機界的“扛把子”!關鍵是小國家想摔還沒那資本,有的國家一共就兩三架飛機,哪敢像印度這
王金平:支持盧秀燕選國民黨主席 - 天天要聞

王金平:支持盧秀燕選國民黨主席

中國國民黨籍前台民意機構負責人王金平今天以榮譽教授的身份到東海大學講課,適逢國民黨主席改選年,外界關注是否與黨籍台中市長盧秀燕見面,支持盧選黨主席?王金平說,他今天不會與盧秀燕會面,不過他先前就表態....
讓人大開眼界!殲10CE帶着餘威飛入馬來西亞,被圍的水泄不通 - 天天要聞

讓人大開眼界!殲10CE帶着餘威飛入馬來西亞,被圍的水泄不通

連圖紙都沒有?央視首次披露殲10研發細節,讓印度破防了印度破防了,因為兩件事。(印巴爆發激烈空戰,印度戰機損失高達5架,事後巴基斯坦公開感謝中國)一個來源於特朗普,其搶在莫迪之前,當眾宣布印巴達成停火協議,期間不忘自誇之所以有這樣的成果,完
聯合飛機首發鉑影T1400無人機,已啟動適航認證工作 - 天天要聞

聯合飛機首發鉑影T1400無人機,已啟動適航認證工作

北京商報訊(記者 關子辰 牛清妍)5月23日,聯合飛機集團的縱列式重載無人機鉑影T1400在2025世界無人機大會上亮相。目前,鉑影T1400已啟動適航認證工作,邁出了走向市場化的第一步。據介紹,鉑影T1400採用縱列式布局,最大起飛重量高達1400kg,最大載重650kg,最大航程超過900km。搭載雙130kw發動機與智能旋翼系統,最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