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大事!事發於12月12日凌晨前今日要聞,國內10件好事

2024年12月11日23:52:04 軍事 1047

大事大事!事發於12月12日凌晨前今日要聞,國內10件好事 - 天天要聞

每天一起跟大家看新鮮新聞,懇請您動動手指,為小編送上一份免費的關注與愛心。您的支持是小編不懈更新的動力。

大事大事!事發於12月12日凌晨前今日要聞,國內10件好事 - 天天要聞

今天是2024年12月12日星期四!今日要聞有:

1、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再獲突破

我國自主研製的AG600大型水陸兩棲飛機近日在海南三亞完成冷卻通風及過熱探測環境溫度測量試驗試飛,為適航取證工作奠定重要基礎。作為我國首款大型特種用途飛機,AG600在滅火救援領域展現出強大實力,不僅能在20秒內汲水12000千克並多次往返火場,還可在50米低空進行水上救援,單次最多可救助50名遇險人員,充分展現了中國航空工業的創新實力。

大事大事!事發於12月12日凌晨前今日要聞,國內10件好事 - 天天要聞

大事大事!事發於12月12日凌晨前今日要聞,國內10件好事 - 天天要聞

2、重慶首座跨高速懸灌梁合龍成功

西渝高鐵斑竹院特大橋跨渝廣高速連續梁順利實現合龍,這座由中鐵十四局承建的特大橋全長1137.181米,採用(48+80+48)米連續梁跨越設計和掛籃懸臂澆築施工技術。作為重慶範圍內首座合龍的跨高速公路懸灌現澆梁,標誌着西渝高鐵建設取得重要進展。該線路建成後將與多條高鐵線路形成互聯互通,有效提升西部地區交通便利性,助力區域協調發展和鄉村振興。

大事大事!事發於12月12日凌晨前今日要聞,國內10件好事 - 天天要聞

大事大事!事發於12月12日凌晨前今日要聞,國內10件好事 - 天天要聞

3、智慧水利新篇章:南水北調穿黃工程數字化升級

南水北調中線穿黃工程作為工程"咽喉",採用中國首創的雙層襯砌隧洞設計,形成獨特的"夾心餅乾"結構,確保隧洞穩定性和安全性。工程配備12000多個攝像頭,打造數字孿生系統,實現全線實時監測和遠程調控。系統具備數據分析、模擬預測功能,可快速應對突發事件,自動生成應急措施。北京總調度中心通過系統可遠程精準調控各節制閘,展現了數字技術在現代水利工程中的創新應用,開啟智慧水利新篇章。

大事大事!事發於12月12日凌晨前今日要聞,國內10件好事 - 天天要聞

4、上海出入境人數創新高

2024年1至11月,上海口岸出入境總人數突破3310萬人次,同比增長91.3%,其中免簽入境外國人達137.7萬人次。浦東虹橋兩大機場國際航班量和客流量持續攀升,空港口岸出入境人員達3090餘萬人次,郵輪口岸出入境旅客超130萬人次,彰顯上海國際樞紐地位。

大事大事!事發於12月12日凌晨前今日要聞,國內10件好事 - 天天要聞

大事大事!事發於12月12日凌晨前今日要聞,國內10件好事 - 天天要聞

5、上海發布史上最嚴室外控煙令

上海九部門近日聯合發布全國首個省級層面的室外控煙文件,針對民眾反映強烈的室外二手煙問題制定具體管控措施。文件明確要求八類重點場所加強控煙管理,包括在排隊區域增設健康提示、開展控煙培訓、安排專人巡查等。同時通過加強控煙志願者管理、開展健康宣教等方式,深化"室內全面禁煙、室外不吸游煙、吸煙請看標識"的控煙行動,推動形成"室外不隨處吸煙"的社會共識,共同營造無煙健康環境。

大事大事!事發於12月12日凌晨前今日要聞,國內10件好事 - 天天要聞

6、大灣區再添"海上巨龍"

12月11日,國家重大工程黃茅海跨海通道正式通車。這一橫跨黃茅海的交通大動脈全長約31公里,其中跨海段約14公里,設有高欄港大橋、黃茅海大橋兩座主橋。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後首個開工的跨海通道工程,採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時速100公里,將進一步完善大灣區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助力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大事大事!事發於12月12日凌晨前今日要聞,國內10件好事 - 天天要聞

大事大事!事發於12月12日凌晨前今日要聞,國內10件好事 - 天天要聞

7、我國海上風電再創世界之最!

12月11日,由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自主研製的"明陽天成號"漂浮式風電平台在廣東陽江正式投運,作為全球單體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風電平台,首次實現在單個浮式基礎上搭載兩台8.3兆瓦海上風機,總裝機容量達到16.6兆瓦,創新採用雙機反向旋轉設計提升發電效率4.29%,並突破性實現無外部電源支持下的"黑啟動"技術,標誌着我國在海上風電領域的技術實力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大事大事!事發於12月12日凌晨前今日要聞,國內10件好事 - 天天要聞

大事大事!事發於12月12日凌晨前今日要聞,國內10件好事 - 天天要聞

8、高原綠電創世界之最!

西藏昌都八宿風電項目創造全球風電新高度,最高機艙海拔達5305米,刷新世界紀錄。項目配備20台5兆瓦風機,採用特殊環境設計應對高原極端天氣,投產僅月余即發電2242萬千瓦時。年發電量可達2.23億千瓦時,滿足23萬人用電需求,每年節約標準煤7.31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8.28萬噸,彰顯中國在清潔能源領域的創新實力和發展決心。

大事大事!事發於12月12日凌晨前今日要聞,國內10件好事 - 天天要聞

大事大事!事發於12月12日凌晨前今日要聞,國內10件好事 - 天天要聞

9、中國極地科考破冰船"雪龍2"號抵達南極大陸冰蓋!

我國自主建造的極地科考破冰船"雪龍2"號已抵達南極大陸冰蓋,執行第41次南極考察任務。這艘科考利器配備了全面的科研設施,包括用於觀測海氣界面的科學桅杆、保護探測設備的箱型龍骨系統,以及600平方米開放式作業甲板。船上設有多個專業實驗室,總面積達580多平方米,可進行生物、化學等多領域研究,標誌着中國極地科考能力邁入新階段。

大事大事!事發於12月12日凌晨前今日要聞,國內10件好事 - 天天要聞

10、突破性氣凝膠材料助力深空探測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近日傳來重大科研突破,吳長征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新一代熱絕緣氣凝膠材料。這種被稱為世界上最輕固體的材料,通過創新的表面合成技術,在纖維氣凝膠表面形成超連續納米晶層,賦予材料超強性能。實驗證實,該材料不僅能承受1500攝氏度高溫,還具備500倍自重的抗衝擊能力,在保持輕質特性的同時大幅提升了隔熱性能,為深空探測和新能源電池等尖端領域提供了關鍵材料支持。

大事大事!事發於12月12日凌晨前今日要聞,國內10件好事 - 天天要聞

感謝您的閱讀,歡迎評論區探討您感興趣的新聞!

大事大事!事發於12月12日凌晨前今日要聞,國內10件好事 - 天天要聞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針對中國的對等關稅,放開了五分之一,涉及1000億美元 - 天天要聞

特朗普針對中國的對等關稅,放開了五分之一,涉及1000億美元

美國時間4月11日晚,特朗普終於還是偷偷服了軟,美國海關和與邊境保護局,偷偷的修改了關稅規則,針對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智能手錶、以及半導體相關等電子產品,不再徵收“對等關稅”,直接豁免了,其中也包括了中國地區的產品,之前高高在上的125%的對等關稅,直接不收
個稅起征點太低?14億人月入超5000元有多少?終於有了答案! - 天天要聞

個稅起征點太低?14億人月入超5000元有多少?終於有了答案!

在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背景下,個稅起征點調整成為了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當前,越來越多的聲音呼籲上調個稅起征點,以減輕中低收入者的負擔,同時促進消費和經濟增長。那麼,在中國14億人口中,月收入達到5000元的人數究竟有多少?而個稅起征點又應上調至多少才更為合理呢?
上漲!4月13日豬價來了…… - 天天要聞

上漲!4月13日豬價來了……

從供需基本面來看,4月份,市場存在看跌的心態!一方面,生豬供應水平增加,4月標豬出欄對於去年6月母豬存欄,由於去年5~11月份,母豬存欄逐月增加,本月,適重標豬供應水平進一步改善,供應寬鬆的基本面持續!不過,機構預估,4月份,集團豬企出欄計劃或將增加3.25%
氧化鋁“瘋狂過山車”:歷史新低後將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氧化鋁“瘋狂過山車”:歷史新低後將何去何從?

Wind數據顯示,4月11日,我國氧化鋁平均現貨價格指數(下稱“氧化鋁現貨價”)連續四天跌破3000元/噸關口,以2895.00元/噸報收,創下自2023年8月10日以來的新低。期貨市場上,氧化鋁主連合約於4月9日創下其上市以來的新低(2663元/噸)後,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