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聯合聲明矛頭對準中國,中西脫鉤態勢明顯,中方如何應對?

2024年06月15日17:53:08 軍事 1897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6月15日)是非常關鍵的日子,一方面是七大工業國家首腦峰會結束;另一方面是所謂的俄烏問題和平峰會要召開,和平峰會在瑞士日內瓦舉行,有80多個國家參加,可以說是承前啟後。

G7聯合聲明矛頭對準中國,中西脫鉤態勢明顯,中方如何應對? - 天天要聞

昨天(6月14日),七大工業國家首腦峰會發表了聲明,其中有一大段是針對中國

我看了一下,幾乎無所不包,把西方國家對中國戰略敵意的焦點闡述無遺,而且從篇幅上來說,這是歷次七大工業國家首腦峰會中針對中國篇幅最長的一次。

有哪些問題呢?

第一個問題是從一開始就劍指中國,指出所謂的向俄羅斯提供武器軍工產業的零部件,其實是在幫助俄羅斯侵略烏克蘭

第二個問題是針對所謂的“產能過剩”。美國現在正在炒作這個議題,歐盟也開始接上。之前我跟大家講的電動車,美國對華徵收了100%的關稅,歐洲現在也威脅要徵收38.1%的關稅,而且到7月4日之前完成談判。

第三個問題是南海台海以及其他中國核心國家利益。

最後又回過頭來,形成“閉環”,把俄烏戰爭拿出來說事,呼籲中國放棄對俄羅斯的支持等。

在當今世界格局中,中國與西方之間產生了結構性的問題。

比如說中國和俄羅斯的雙邊貿易問題,中國認為沒有直接向俄羅斯供應武器,但中俄之間軍民兩用,雙邊正常的貿易往來無法阻止。現在美國人說不行,這形同於給俄羅斯賣零部件,給予支持。

我一再說了,我賣菜刀給你,你拿去威脅別人,能怪我嗎?但在這次的七大工業國家首腦峰會得到了其他六個國家的統一支持。

坦率地講,七大工業國家中,法國是中國目前在西方陣營當中最依賴的一個國家之一。

還有德國,在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高關稅的問題上,法國的車企沒起好作用,但德國是嚴厲反對,而且德國總理朔爾茨剛來過中國,中國給了他許多的籌碼和訂單。

還有意大利,儘管整個政府已經改變,但意大利依然支持。至於日本加拿大英國更不用說了。所以問題比較嚴重,而且問題的嚴重性還在於昨天(6月14日)我提到的其他國家,比如印度土耳其阿根廷和巴西。巴西剛剛跟中國簽署了六點共識。

當然,這個聲明,尤其是裡面一大段指責中國的內容,是在七大工業國家的主席聲明裡面,跟其他國家無關。但那些國家顯然也在場,會有什麼感想,持何立場?尤其是一些跟中國立場相似的國家,比如巴西,情何以堪?

這裡面第一個問題是西方陣營更加擰成一塊。坦率來說,這在三年之前,即2021年7月,拜登上台後在英國首次召開七大工業國家峰會,整個態勢發生變化。

自那時起,中國的國際環境實質性的惡劣,這也證實了香港全球化中心在2020年時所做的全球十大預測。當時我們預判2021年是中美關係集中惡化的元年。

今年有過之無不及,而且會跨越今年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即使是特朗普上台,他也一定會接過衣缽,就像拜登在3年半前接過特朗普主義的衣缽。

雖然美國之間內部可以打得不可開交,但在對華的問題上,不但是基本一致,而且是相當一致。因此,我再次提醒大家要放棄幻想。

第二個問題更加嚴重,美國的拉幫結派已經擴展到了外圈,擴展到了一些發展中國家和中國立場相似的國家等。

包括在俄烏問題上,印度的立場比較曖昧,但現在七大工業國家劍指中國,直接拿中國出來說事,印度是什麼立場,作何感想,情何以堪?這也是下一步我們要觀察的。

第三個問題是我個人提出所謂的放棄幻想,中國與包括七大工業國家首腦峰會在內的西方陣營,看樣子這一頁已經翻過去了。

G7聯合聲明矛頭對準中國,中西脫鉤態勢明顯,中方如何應對? - 天天要聞

對我們這些長期一路陪伴過來的人來說,是有很多唏噓之感。比如說1999年,當然是25年之前,那個時候的時空環境和現在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當時在科隆舉行,由德國主辦的七大工業國家首腦峰會,第一次吸納了俄羅斯,從七大工業國家變成八大工業國家,只是後來在2014年,俄羅斯由於克里米亞事件被趕出去了。

當時德國總理施羅德對記者說了一段話,希望在八國之外,還能夠有個九國,把中國吸引過來。當時,有記者同仁上報中央,中央清醒地意識到,中國不會加入西方的“富國俱樂部”,而是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

中國希望能夠逐漸介入到國際遊戲規則的制定,或者說至少是從部分的遊戲規則重新塑造。

這個機會顯然不是在七大工業國家首腦峰會,而是2008年,由於當時美國的兩房危機導致了全球金融危機,從而產生的二十國領袖峰會。

其實二十國領袖峰會這個機制早已存在,只不過在2008年11月15日,時任美國總統小布什把這個機制重新撿起來,在華盛頓舉行。

當時中國和美國高度配合,但這個情況顯然翻過去了,二十國領袖峰會形同虛設,殼還在,魂已丟。

無論是被馬克龍稱為“腦死亡”的北約,還是七大工業國家首腦峰會,現在又死灰復燃,而且不斷地注入新的強心針。

G7聯合聲明矛頭對準中國,中西脫鉤態勢明顯,中方如何應對? - 天天要聞

西方陣營的決策機制以北約和七大工業國家首腦峰會為代表和載體,而在這個過程當中,中國跟這種決策機制基本上完全脫鉤。

這種態勢非常明顯,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當然,後面的原因很複雜,有單方面的,有雙方的,有客觀的,也有主觀的。由於各種原因,我們在這裡不再展開。

問題是我們要放棄幻想,下一步該怎麼辦?

中國的國運和崛起,人民生活的改善以及中華民族的復興需要一個開放、順暢的國際環境。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西方顯然正在拉攏和中國有共同立場的國家。這些國家會不會被西方完全拉過去另當別論。現在世界上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們不會小家子氣地反對這些國家與西方的“聯姻”,但不能損害中國的利益。

中國跟這些國家同樣也可以有聯手的工作,但是陣營在哪裡?

陣營有好有壞。一方面,如果有陣營,就有互相抗衡的實力;但另一方面,陣營太明顯就是一個老冷戰的死灰復燃。

對中國來說,顯然需要有朋友和“盟友”的支持。我們雖然不結盟,但我們仍然需要“盟友”。

這些“盟友”會不會是俄羅斯、伊朗巴基斯坦以及我們周邊那個搞核武器的小國呢?大家可以論證。所有的這些論證都需要對中華民族未來的長治久安、長遠發展有利。

當然,西方國家並非鐵板一塊,並不是說七大工業國家首腦峰會發表了對中國充滿敵意的主席聲明,包括法國、德國加入其中,我們就無所作為。

西方的陣營在形成,中國在中間能夠以點突破,比如說法國,當然這中間存在很多變數,6月30日法國重新進行選舉,馬克龍的政治前途也未可知。

我認為這是一個帶有哲學意義的戰略問題,值得我在節目中提出。正如莎士比亞四百多年前所說的“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雖然“be”不一定翻譯成“是”,可以翻譯成“存在”和“本體”,當然我們可以暫且翻譯成“是還是不是,它是一個問題”。而對中國外交戰略背後的哲學來說,值得有識之士一起來思考。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6月18日俄烏最新:具有決定性作用的戰場 - 天天要聞

6月18日俄烏最新:具有決定性作用的戰場

2024年6月18日,俄烏戰爭進入第846天。 先來看看戰場上的情況。 哈爾科夫前線,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消息來源都報告說,在赫利博克(Hlyboke)內部發生了激烈的戰鬥,目前定居....
美海軍對記者說:跟胡塞武裝交手疲憊還扛不住 - 天天要聞

美海軍對記者說:跟胡塞武裝交手疲憊還扛不住

以前都是胡塞說打了山姆多少艦艇,有殖人就死不承認,說是假的,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山姆的美聯社記者去現場採訪後怎麼說的,他說幾十年來,山姆海軍一直把前毛熊、現大毛和東方兔列為對手,並做好了與之爆發激烈衝突的準備。
台灣正被美國塑造成下一個珍珠港?警惕老美台海誘戰 - 天天要聞

台灣正被美國塑造成下一個珍珠港?警惕老美台海誘戰

長期以來,二戰時期的“珍珠港事件”一直存在一個“陰謀論”的說法,即當時的美國政府為了能夠動員國內社會輿論早點參戰,向日本“禁運”石油,最終逼得日本跳腳,突襲珍珠港,有一些外界說法把它稱為“羅斯福的苦....
國家能源集團、國網、大唐、中廣核等多家能源央企高管變動! - 天天要聞

國家能源集團、國網、大唐、中廣核等多家能源央企高管變動!

近日,國家能源集團、國家電網、大唐、中廣核、中國電建、中國華電等多家能源央企高管發生變動。這些變動不僅是對企業運營管理的全新調整,更反映了國家對能源行業發展的戰略布局。在這些央企高管的更迭中,一批具有豐富經驗和卓越能力的新任領導者走馬上任,他們將為能源行業的發
戈壁傳奇:中國導彈靶場背後的英雄史詩 - 天天要聞

戈壁傳奇:中國導彈靶場背後的英雄史詩

戈壁鑄劍:中國導彈靶場建設的傳奇故事“死在戈壁灘,埋在青山頭。”這句口號,曾經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科研人員和軍人,在荒涼、惡劣的戈壁灘上,為中國的國防事業默默奉獻。而這背後,隱藏着一段關於中國導彈靶場建設的傳奇故事。
賴清德黃埔校慶“洗滌軍心”?碰瓷馬英九加碼鬧騰 - 天天要聞

賴清德黃埔校慶“洗滌軍心”?碰瓷馬英九加碼鬧騰

台軍陸軍官校16日舉行黃埔建校百年校慶活動。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與台防務部門負責人顧立雄均親赴現場。賴清德還作為“三軍統帥”致辭。不過令輿論倍感意外的是,賴在發言中竟將炮口對準“前任的前任”領導人馬英九,宣稱不能夠接受“首戰即終戰”的“投降
【荷蘭】七月份第一個星期荷蘭新內閣宣誓就職 - 天天要聞

【荷蘭】七月份第一個星期荷蘭新內閣宣誓就職

據荷蘭組閣人范茲沃爾稱,由荷蘭四個黨派組成的新內閣將於 7 月第一個星期宣誓就職,並按照傳統,和國王在海牙工作王宮前的台階上合照。同一星期,第二議院可以與新首相斯科夫就新內閣的計划進行辯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