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話題,烏軍換帥,瑟爾斯基,何許人?
在俄烏衝突即將進入第三個年頭的時候,烏克蘭軍方高層有了新的變動。在2024年2月1日,就有公開消息說澤連斯基準備換掉烏軍總司令扎盧日內,如今這一隻靴子總算落地了。就在2月8日,烏總統官方網站發布消息,正式任命陸軍司令瑟爾斯基為武裝部隊總司令。
澤連斯基還專門為此發表了講話,表示自己已經和包括扎盧日內在內的烏克蘭三軍高級指揮官進行過溝通,稱他很感謝扎盧日內在這兩年的工作,並提議讓後者卸任後成為國家領導層的一員。關於為何要更換最高統帥,他也給出了解釋,大意是,烏軍在這兩年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是在南方戰場還是沒有取得較大的戰果,而民眾也對此信心不高。在2024年,烏軍還需要更大的勝利,所以軍隊需要變革。
這樣看起來,澤連斯基的理由是很充分的,畢竟前線的勝敗關乎他和烏克蘭的切身利益。不過這個瑟爾斯基又是何許人,為何能替代扎盧日內成為新的武裝部隊總司令?
說起來,這位烏軍的新任總司令,並非是純正的烏克蘭血統。據公開資料顯示,瑟爾斯基生於1965年,俄羅斯族。那個時候蘇聯還未解體,俄烏還是一家,這位出生於俄羅斯弗拉基米爾州諾溫基鎮的將軍,少年時代也曾是蘇聯公民。後來他於1982年從莫斯科高等軍事指揮學院畢業,並加入蘇聯軍隊。
蘇聯解體後,在俄烏兩國政府的協調中,當時在烏軍中服役的瑟爾斯基選擇加入烏克蘭國籍,並繼續在烏軍服役,在此後的時間裡,逐步成長為烏軍高級將領。2019年他正式進入烏軍高層,擔任武裝部隊聯合作戰參謀長,並於同年8月開始擔任烏軍的陸軍司令,2020年晉陞上將。
據澤連斯基的介紹,這位陸軍上將在這兩年的俄烏衝突中,展現了卓越的防禦作戰領導能力,基輔的防禦戰就是他指揮的,而且澤連斯基也相信瑟爾斯基同樣能夠承擔起烏軍的進攻任務。
說起來,臨陣換將是兵家大忌,可是澤連斯基依舊做了。把沸沸揚揚的傳言變成了現實,而關於背後的原因,各方觀點不一。有的人說這是總統和總司令兩人之間矛盾不可調和的最終結果,二人的矛盾主要體現在對於前線戰事的戰略分歧,譬如在阿夫傑耶夫卡的戰役上,澤連斯基要求不斷增兵死守,試圖將這個地方變成第二個巴赫穆特。而扎盧日內則主張能守則守,不能守則保存實力。
此外,在是否繼續動員國內民眾參戰的問題上,扎盧日內主張再動員50萬民眾參戰,澤連斯基卻對此表示反對。因為這不僅是一個數字問題,也是一個財政問題。公開資料顯示,俄烏衝突以來,烏軍的規模已經擴大到了近90萬,雖然是戰爭的需要,卻也是實實在在的財政負擔。
除了這些問題之外,兩人之間的矛盾似乎還體現在政治上,在這場俄烏衝突中,扎盧日內作為軍方第一人,獲得了“鋼鐵將軍”的稱號,2023年底的民意調查顯示,烏克蘭民眾對扎盧日內的支持率約為90%,遠高於澤連斯基的62%,這就足以說明後者的威望正在受到威脅。
或許正是這些原因,促使澤連斯基最終下定決心要替換掉扎盧日內。當然,他自己不會這樣說,給自己找了理由也相當正式,除了前面提到的民眾對烏軍現在的戰果頗有微詞,以及2024年烏軍要有新的變化之外。
在烏克蘭總統官網上,澤連斯基還給出了其他的7條理由,大意是:
西方的武器必須公平有效的運送到戰爭第一線的部隊手中;部隊後勤運輸問題需要得到解決,不能再像阿夫傑耶夫卡那樣讓無人機困在倉庫里;每個將軍都需要了解前線的戰況和作戰的需求;必須精簡烏軍總部過多的人員和不合理的人數;軍隊需要建立有效的輪換制度;加強部隊的訓練質量,提高部隊的作戰能力;將組建新的無人機部隊,並任命新的指揮官。
這幾條理由大部分都是針對烏克蘭部隊的,但其中有一條或許就是針對扎盧日內的。即“西方的武器必須公平有效的運送到戰爭第一線的部隊”,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答案也很簡單,那就是烏軍內部存在的貪腐問題,已經十分嚴重,最後獲得的錢財都進了那些軍官的口袋裡。
烏國防部消息,1月29日,烏軍發生一起食品貪腐案,涉案金額100多萬美元;1月27日,烏國安局也查到一起軍商勾結貪污案,涉案金額約4000萬美元。在國家危急時刻,軍方接連發生重大貪污案,作為總司令的扎盧日內恐難辭其咎。而這樣的情況在整個俄烏衝突期間並非個例,也並非近段時間才出現的情況。可謂是“前方吃緊,後方緊吃”,澤連斯基以此為借口拿掉扎盧日內也就無可厚非。畢竟後方吃肥了,前方將士就要挨餓。
綜合各方消息來看,烏克蘭已經完成了軍方高層的更換,不管背後有何原因,這已經是既定事實。但是這位新上任的瑟爾斯基能否撐起烏軍的大局,實現澤連斯基心中的“偉大反攻計劃”,又能否加強烏軍的訓練,加強烏軍戰鬥力。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有一點是可以確認的,那就是俄烏衝突短時間不會結束。畢竟,澤連斯基換將的目標之一就是繼續進攻。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這位新任司令在澤連斯基眼中是一位善於防守的將軍,他的上任又將如何影響前線戰局,且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