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面子夠大的,印度領導的聯合軍演,美俄都來了,到底圖什麼?

2024年02月22日18:45:39 軍事 1442

最近印度邀請全球50多個國家,舉行了一場超大規模的多國聯合海上軍事演習。據印度媒體報道,這場代號為“米蘭2024”的軍演,於當地時間2月19日拉開了帷幕,一直會持續到本月27日,來自50多個國家的35艘艦艇和50架軍機,將參加這場軍演。作為組織領導這場軍演的“東道主”,印度海軍派出了超豪華陣容,現役的兩艘航母“維克蘭特”號和“維特拉馬蒂亞”號一起出動。毫無疑問,印度海軍想藉著這個廣闊的舞台,對外好好秀一把“肌肉”,展示一下誰才是印度洋的霸主。

莫迪面子夠大的,印度領導的聯合軍演,美俄都來了,到底圖什麼? - 天天要聞

不過這場軍演最大的看點,可能並不是印度海軍亮出雙航母,而是美俄這對冤家,同時參加了這場軍演,這讓人有點不可思議。作為老冤家,美俄很少同時參加軍演,尤其是在俄烏衝突爆發後,美俄的軍事交流全面中斷,有美軍參加的軍演,俄羅斯不可能來;而有俄軍參加的軍演,美國也會避開。然而這一次,美俄同時出現在了印度主導的這場軍演中,確實比較罕見。據印度媒體報道,美國海軍派出了一艘“伯克”級導彈驅逐艦參加,而俄羅斯海軍則出動了“瓦良格”號導彈巡洋艦,雖然艦艇數量不多,但都是兩國海軍的主力艦艇。

莫迪面子夠大的,印度領導的聯合軍演,美俄都來了,到底圖什麼? - 天天要聞

除美俄外,日本和澳大利亞等國,也派出了重量級艦艇參加這場軍演。說實話,通過這場軍演,印度總理莫迪很長臉,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美國總統拜登和俄羅斯總統普京,爭相給莫迪賣面子,美俄討好印度,到底圖什麼?先說美國,最主要的目標就是拉攏印度,圍堵中國。這幾年,美國在積極推進“印太戰略”,這個戰略的核心事項就是遏制中國,鞏固美國在印太地區的霸權。為了能夠構築起一道圍堵中國的“牆”,美國滿世界拉人,其中印度是美國重點拉攏的對象。

莫迪面子夠大的,印度領導的聯合軍演,美俄都來了,到底圖什麼? - 天天要聞

美國人知道,印度與中國存在邊境之爭,兩國在多個領域存在競爭,和美國一樣,印度也有遏制中國的需求,正是瞅准了這一點,美國投其所好,討好印度,企圖把印度拉進對抗中國的陣營中來。而印度呢,也想藉著美國的力量,在中印博弈中,佔一點便宜。至於俄羅斯討好印度的理由,就更簡單了,向印度賣軍火。一直以來,印度是俄羅斯軍火的最大客戶,目前印度軍隊裝備的很多武器,是從俄羅斯採購的。但是最近幾年,隨着美印關係提升,俄制武器在印度這裡,受到了非常大的擠壓,銷量開始下滑。

莫迪面子夠大的,印度領導的聯合軍演,美俄都來了,到底圖什麼? - 天天要聞

作為俄羅斯賺取外匯的主要商品,軍火出口絕對不能出現問題。所以俄羅斯得想辦法,維護好印度這棵“搖錢樹”,不能把印度拱手讓給美國。所以儘管和美軍出現在同一場軍演中很尷尬,但是出於金錢的考慮,俄羅斯還是忍了。被美俄同時當成“香餑餑”,印度真的是賺麻了,不得不說,莫迪玩外交,還是挺有一套的。

莫迪面子夠大的,印度領導的聯合軍演,美俄都來了,到底圖什麼? - 天天要聞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針對中國的對等關稅,放開了五分之一,涉及1000億美元 - 天天要聞

特朗普針對中國的對等關稅,放開了五分之一,涉及1000億美元

美國時間4月11日晚,特朗普終於還是偷偷服了軟,美國海關和與邊境保護局,偷偷的修改了關稅規則,針對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智能手錶、以及半導體相關等電子產品,不再徵收“對等關稅”,直接豁免了,其中也包括了中國地區的產品,之前高高在上的125%的對等關稅,直接不收
個稅起征點太低?14億人月入超5000元有多少?終於有了答案! - 天天要聞

個稅起征點太低?14億人月入超5000元有多少?終於有了答案!

在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背景下,個稅起征點調整成為了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當前,越來越多的聲音呼籲上調個稅起征點,以減輕中低收入者的負擔,同時促進消費和經濟增長。那麼,在中國14億人口中,月收入達到5000元的人數究竟有多少?而個稅起征點又應上調至多少才更為合理呢?
上漲!4月13日豬價來了…… - 天天要聞

上漲!4月13日豬價來了……

從供需基本面來看,4月份,市場存在看跌的心態!一方面,生豬供應水平增加,4月標豬出欄對於去年6月母豬存欄,由於去年5~11月份,母豬存欄逐月增加,本月,適重標豬供應水平進一步改善,供應寬鬆的基本面持續!不過,機構預估,4月份,集團豬企出欄計劃或將增加3.25%
氧化鋁“瘋狂過山車”:歷史新低後將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氧化鋁“瘋狂過山車”:歷史新低後將何去何從?

Wind數據顯示,4月11日,我國氧化鋁平均現貨價格指數(下稱“氧化鋁現貨價”)連續四天跌破3000元/噸關口,以2895.00元/噸報收,創下自2023年8月10日以來的新低。期貨市場上,氧化鋁主連合約於4月9日創下其上市以來的新低(2663元/噸)後,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