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四川瀘縣是全國100個“千年古縣”之一,這裡的龍橋、龍舞、龍雕非常有名,瀘縣也因此被譽為“龍城”。那麼,駐守在這裡的武警四川總隊瀘州支隊瀘縣中隊官兵是如何過年的?他們的新年又體現出哪些“龍城”特色呢?2月17日的《新春走基層·軍營春早》,我們跟隨記者去感受一番。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雨壇彩龍的傳承人正在為官兵們傳授舞龍的表演技巧。金銀兩條彩龍伴隨着鏗鏘的旋律翻騰跳躍,做出卷、轉、游、盤、穿、纏、翻、滾等動作,栩栩如生。

雨壇彩龍傳承人張家銀表示,戰士穿着軍裝舞龍,感覺更震撼。所以,雨壇彩龍太極圖或者是龍翻滾的時候,將士們的吼聲和氣勢特別棒。

揮舞龍頭的這個小夥子叫許偉傑,來自廣東潮汕,是中隊一班的班長。從小在家鄉受到舞獅和英歌舞等傳統非遺文化的熏陶,小許對舞龍有着濃厚的興趣。許偉傑說:“我作為龍頭,要把底下的兄弟伙激情激發起來,給大家傳達好,大家相互發力,把整個龍舞出氣勢,舞出神采。”

像舞龍一樣,在工作中,許偉傑帶領的班級也團結一心充滿幹勁。班級因成績突出榮立過集體三等功,許偉傑本人還被總隊表彰為優秀共產黨員。他說:“部隊裡面就需要這種精氣神,就是要有血性、有擔當。”

這個春節,瀘縣的龍文化吸引了不少外地遊客。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抹“迷彩色”成為假日里獨特的風景。在縣城車站、商業區和人員密集場所,許偉傑和戰友們不間斷展開巡邏防控,平均每人每天要走20多公里。

巡邏中,官兵發現一名4歲的小男孩和家長在逛街時走散。索性男孩兒記得媽媽的電話號碼,官兵們很快與男孩母親取得了聯繫。
除了及時處理巡邏途中遇到的各類突發情況,不少群眾也會主動找到武警官兵尋求幫忙。

王大媽家住5樓,但因為腿腳不好,樓下的一堆年貨讓王大媽犯了難,於是想到請來附近的官兵幫忙。
對於官兵們來說,群眾每一件瑣碎的小事都是實實在在的大事,群眾的認可就是沉甸甸的榮譽。華燈初上,龍城新年的萬家燈火也化作官兵心裡獨有的春節記憶。
來源: 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