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早日實現6+6模式,國產第4艘航母可能已經開建?

2024年02月07日16:15:05 軍事 1035

最近看新聞,自從中國在2012年服役首艘航母后,美國人就開始時刻關注中國航母的發展,2023年底,美國國會發布報告宣稱,中國已經擁有2艘航空母艦,第3艘也即將服役,第4艘可能已經開始建造,目的是為了早日實現6+6模式,即6個航母戰鬥群和6個兩棲作戰打擊群。美國為什麼會這麼說,下面我們細細道來。

為了早日實現6+6模式,國產第4艘航母可能已經開建? - 天天要聞

1978年,改革開放後,隨着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錢袋子也開始鼓起來,經歷過1996年的台海危機後,我們痛定思痛,決心大力發展海軍建設,一定要把台灣收回來。2005年後,中國的海軍戰艦開啟了“下餃子”模式,一批又一批的新型驅逐艦護衛艦開始下水服役實力大大增強。到2012年,“遼寧”號首艘國產航母服役後,美國人徹底坐不住了,開始認真研究中國,並且認為在未來的三四十年里,唯一能與美國對抗的國家也只有中國。

正因為如此,美國現在有人認為中國已經開始了第4艘航母的建造。一旦擁有4艘航母,意味着中國可以在一年之中,能夠保持一個戰略方向隨時能夠擁有一個航母戰鬥打擊群,處於前沿海域部署狀態;或者保證兩個戰略方向在一年中大多數時間裡都有航母戰鬥打擊群處於前沿部署狀態。

為了早日實現6+6模式,國產第4艘航母可能已經開建? - 天天要聞

美國人推測,未來中國的海軍可能是6+6模式,即6個航母戰鬥打擊群和6個兩棲作戰打擊群,在西太平洋印度洋上,甚至更遠的阿拉伯海,隨時保持1個航母戰鬥打擊群和2個兩棲作戰打擊群,以保證自己在海外的國家利益。按照美國人評估的這個規模,中國至少還需要建造3艘航母和2艘兩棲攻擊艦。目前來看,兩棲攻擊艦肯定能在2030年前完成,目前已經有了4艘075型兩棲攻擊艦,另外的2艘076型兩棲攻擊艦,也已經在醞釀中。目前問題主要是在航母。

為了早日實現6+6模式,國產第4艘航母可能已經開建? - 天天要聞

中國的首艘航母是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級2號艦改建而來,1988年下水,1992年停工閑置,後來我們把它買下,改造成“遼寧”號。按照航母服役50年的說法,該艦預計在2038年退役。舷號17的“山東”艦是中國的第二艘航母,是根據“遼寧”號的經驗,自行建造的帶滑躍起飛甲板的航空母艦。已經進行海試即將服役的“福建”艦是中國的第3艘航母,採用了全新的設計建造理念,直通甲板,3條電磁彈射器,載機預估在70架左右。

為了早日實現6+6模式,國產第4艘航母可能已經開建? - 天天要聞

那麼美國人為什麼會評估中國的第4艘航母已經開建呢?作者猜測可能是美國人認為中國的“遼寧”號預估在2038年退役,而“福建”艦的建造時間從設計到建造到下水試航已經過去了8年,中國要想有接替“遼寧”號的航母,那麼,第4艘航母應該開建了。美國人的猜測是有一定道理的。更重要的是美國人認為,在建的第4艘航母很可能是“福建”艦的姊妹艦,不大可能有過多地改進,因為自己的“福特”號航母在這方面吃過大虧。如果當初,美國在尼米茲級10號航母上作適當改進,就不會讓全新理念建造的“福特”號花費了5年時間都沒有形成全部的戰鬥力。

為了早日實現6+6模式,國產第4艘航母可能已經開建? - 天天要聞

總結一下,不管有沒有第4號航母的建造存在,我們都應該高興,畢竟現在的中國早已不是被列強可以隨意欺負的了!我們會建設一支強大的海軍!保衛祖國,保衛人民!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俄外交部發言人:德總理試圖淡化對烏供應遠程武器問題 - 天天要聞

俄外交部發言人:德總理試圖淡化對烏供應遠程武器問題

當地時間5月18日,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就德國總理默茨有關“不計劃向烏克蘭提供‘金牛座’巡航導彈”的表態作出回應。她指出,此類聲明不應被輕易採信,認為其真正目的是將該話題從公眾視野中淡化。扎哈羅娃稱,表面上看,這似乎表明德國希望以和平
美國加州突發爆炸 - 天天要聞

美國加州突發爆炸

據新華社消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棕櫚泉市一家生育診所外17日發生爆炸,造成1人死亡,至少4人受傷。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認為,這是一起針對該診所的“蓄意恐怖主義行為”。據美國媒體報道,爆炸事件中的死者為案件嫌疑人。爆炸發生於當地時間11時許,棕櫚泉市中心附近的“美國生殖中心”單層建築嚴重受損。棕櫚泉市長羅恩...
印度航天又成功了66% - 天天要聞

印度航天又成功了66%

當印度全國正在忙着慶祝在印巴衝突中再次“大勝”的時候,印度“領先全球”的航天事業自然也要來湊熱鬧。當地時間5月18日上午,一顆“EOS-09”雷達成像衛星”載着印度十四億人的勝利喜悅飛向了浩渺的太空,然後——飛丟了。
印巴衝突誰才是真正的贏家? - 天天要聞

印巴衝突誰才是真正的贏家?

#紅旗HS7 PHEV#印巴衝突誰才是真正的贏家?文/齊志峰2025年5月的印巴衝突如同一場短暫而激烈的風暴,來得突然,去得也快。這場被軍事專家稱為"20多年來最嚴重的印巴對抗"在短短三天內便戛然而止,留下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在這場高技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