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排出5里地,進場3小時,1小時買單,毫無疑問,華南地區首家Costco開市客開業,又被深圳人擠爆了。
1月12日,深圳Costco正式開業。
儘管是工作日,但是並不妨礙深圳人的熱情,開業當天等待進場的隊伍從室內停車場延伸到戶外廣場。

“大排長龍”都不足以形容深圳Costco開業當天的盛況,現場火爆程度可以說堪比“春運”,巧合的是,這天也正好是春運開始搶票的第一天,可以說是非常應景了。

在現場排隊的深圳人,可謂是提前體驗了一把春運的熱鬧景象。


根據南方+記者從Costco方獲悉的信息,截至開業當天,深圳Costco會員開卡數量超14萬人,銷售額刷新了中國開市客開業當日銷售額數據,拿下了全球第一和全國第一。

01、在中國的第六家店,狂攬1791萬元會員費
事實上,Costco還未正式開業前,就已經在深圳賺了第一桶金了。
作為一家倉儲式會員超市,開客市和山姆一樣,進場需要交一筆會員費,開業前有會員優惠價,一張卡為199元。

在1月4日的媒體見面會上,開市客中國大陸區總經理章曙蘊在接受採訪時就透露,深圳龍華店會員註冊人數已超9萬人。
按照199元的價格來計算的話,還未開業,深圳Costco已經狂攬1791萬元會員費了。
有了深圳前海山姆旗艦店“被擠得進不去”的前車之鑒,可以說此次Costco開市客華南首店的開業現場已經能預料到不遑多讓。

這次開業的Costco開市客深圳店,是開市客在中國大陸開設的第六家門店,位於深圳龍華區,總面積4.45萬平方米,擁有近1.5萬平方米的購物空間。

有意思的是,同為倉儲式會員超市,“友商”山姆會員店就開在4公里外,兩大會員制超市巨頭為了搶佔市場,大有一種正面硬剛的態勢。
都是倉儲式超市,賣的東西也差不多,Costco的策略就是,比山姆更實惠,性價比更高。

不得不說,最樸實的商戰,永遠是價格戰,誰的價格越低越佔優勢。
很顯然,Costco的策略無疑是成功的,開業當天人頭攢動的場景,就是最好的證明。
客流多到把Costco開市客附近的道路都堵成了“麻花”,鮮艷的紅色在導航路線上異常顯眼。

不僅進門排隊,到了二樓停車場也要排隊,停車場內既沒有通風也沒有電風扇,在冬天的深圳,甚至被悶出了汗。


甚至把小板凳都搬來了,看來是有備而來
聽門口的保安說,有人凌晨四點就來排隊,搶佔最前的位置了。

不僅外邊被擠爆,裡邊也被買爆了。

02、2萬元一箱的茅台秒空,“0配”愛馬仕包16分鐘搶光
那些凌晨4點來排隊的人,都在鬧哪樣?
都說無利不起早,事出必有因,這一波早起的“鳥”都奔向同一個目的,那就是茅台。
因為限量供應,而且一人只能買一箱,所以競爭異常激烈。

在深圳的Costco里,銷售的是2022年份的茅台酒,20499.9元一箱,一共有6瓶,也就是單瓶價格高達20499.9/6=3416.65元。
開業僅半個小時,Costco開市客就給會員們發來了信息稱,茅台已經售完了。

你以為在超市裡豪擲2萬買一箱茅台是深圳人的實力,那你就錯了。
4隻不用配貨的愛馬仕包包,價格從16-18萬不等,16分鐘內已經被搶空。
1081元/盒的牛肉也被搶完。
頂流IP“草莓熊”在開業不到20分鐘的時間裡,同樣被一搶而空,價值1999元的大號草莓熊幾乎人手一個。


與山姆靠美食出圈不同,Costco則是靠奢侈品牌火出圈的。

比如BURBERRY 、Versace 的衣服,LV、Prada、Chanel的包,甚至是MCM和Tory Burch這樣的輕奢,也都出現過在Costco的貨架上。

深圳的Costco店也有多個國際奢侈品牌,比如阿瑪尼服飾、歐米茄手錶等,還有鑽石、黃金等飾品。

根據Perfect Price的調研顯示,在國內的Costco奢侈品區成交額足足比海外高出了75%。
早在2019年Costco首店開在上海,愛馬仕包包被一搶而空之後,就有不少人質疑:在超市裡買奢侈品靠譜嗎?
如今到了2024年,似乎越來越少人在意這個問題了。

因此,這些“下凡”的奢侈品,可謂是讓中產們陷入狂喜。

就像有網友問,茅台這個價格又不是最低價,有什麼可搶的?
就有Costco的擁躉者回復:“只因保真。”
但是,儘管消費者趨之若鶩,卻有部分品牌一直都在極力和Costco撇清關係,表示兩者沒有直銷關係。

對於Costco里奢侈品的供應方,在美國律師協會的旗艦出版物的《 ABA Journal 》里有提到過兩種方式,一種是來自於奢侈品經銷商,一種是來自於灰色進口市場。
不過,品牌方極力撇清關係也能理解,畢竟打折多了就會損害品牌價值,奢侈品的“奢”就註定品牌方是做富人生意,沒有品牌方是願意打折的。
就像這幾年,奢侈品頻頻漲價,達到了近乎瘋狂的程度,以至於被不少網友調侃:“買基金炒股不如買包”。

在過去的三年中,香奈兒的漲價次數高達8次,LV更是在最近的3年間陸續漲價超過10次,就連一向漲價比較溫和的愛馬仕,也在2022年下半年將部分產品漲價了30%。


既然奢侈品頻頻漲價勸退大眾,那麼在經濟下行時期,中產們自然也就捂緊錢包,不慣着了。
所以,大家紛紛湧入了Costco和奧特萊斯,在消費降級下,消費者更追求“質價比”,就是用更少的錢,享受品質的生活。
不是貪多便宜,而是圖個省心放心,還能兼顧品質。
所以,也並不是大家不消費了,而是大家都變聰明了,開始精打細算地過日子了。

03、沒搶到茅台,紛紛退卡?
不得不說,前期Costco確實靠着1499元茅台這款稀缺商品引流了一波人。
聯商網高級顧問團成員王國平接受採訪表示過,“Costco開店時用低於市場價的茅台猛拉,直接衝擊1000多萬的銷售額。第二波則由奢侈品方隊出馬,最後其實才是烤雞等自有商品。”
靠着1499元的茅台和不用配貨且低於市場價的奢侈品,Costco在大陸每開一店,就火一店。

Costco抓住了購買消費者心儀產品(例如53度飛天茅台)的心理,不斷造勢,從而引爆熱度。
不過,如今Costco也正在被這種流量反噬,期間有人因為沒搶到茅台,在排隊辦理退卡。

“開業前地推人員大肆宣傳開業當天有1499的特價茅台賣,然後不少人都辦理了會員卡,結果開業後並沒有特價茅台賣,一箱6瓶均價3400多!”

也有網友表示Costco店在虛假宣傳,大家衝著便宜的茅台去,結果卻沒有賣。

不止是深圳店,在上海和杭州的Costco店,都曾出現過一批退卡潮。
在杭州的Costco店,有網友去了後表示有一種農村大集的既視感。

而且衛生狀況堪憂,食物殘渣都在桌子上也沒有人來收拾。

甚至有網友表示Costco還不如山姆。

而在上海的Costco店,排隊退卡的消費者則表示“每次要排隊兩小時、三小時,像這種環境接受不了。”

“排隊排那麼久,過來交通也不是很方便,而且東西也不好搬。”
看來Costco想要在大陸市場與山姆抗衡,搶奪存量的中產份額,還需要持續提升服務水平,給消費者們帶來更好的購物體驗才行。
畢竟相距4公里的兩大會員制超市巨頭,很少會有人開兩張差不多的卡,所以“零和競爭”是必然。


04、和山姆“近身廝殺”
儘管大家更熟悉山姆,但其實Costco才是倉儲式會員超市的“鼻祖”。
Costco在全球有45年經營歷史,在全球擁有超過800家門店。但是在國內僅有6家門店,而山姆是在國內布局最久,也是目前市場當仁不讓的倉儲會員店“頭部玩家”,目前擁有48家門店。
根據商業觀察家的數據顯示,山姆會員店在過去幾年對外披露的中國續卡率都超過80%,而Costco開市客在中國的續卡率僅有60%。

儘管每開一店,Costco就引爆一次熱度,但是它在線上業務卻始終不溫不火,甚至比不上山姆。
Costco開市客目前的配送為第三方服務商(挑挑購物)配送。不過這項服務僅在蘇州、無錫、南通、寧波、杭州、南通六個城市才有,上海、深圳還未開通。
根據網友的反饋,Costco的配送服務不僅發貨慢,隔日達也有些超時,甚至商品還要加價6%,都是吐槽居多。

而山姆因因為背靠沃爾瑪,所以具本土化改造的優勢,所以山姆是圍繞門店建立前置倉,而Costco是以門店為總倉,所以在配送時效上會慢很多。
前置倉,就是把商品配送到倉庫,將倉庫設置在離消費者更近的地方,讓周邊的用戶能夠更快接收到最新鮮的商品。

不過Costco在中國的門店太少了,還達不到建立前置倉的程度,所以接下來Costco的擴張步伐會在國內加快。
要知道,山姆在籌備前置倉時,在中國已經擁有20家門店,而且還是在2018年才開始測試的。
此外,在營銷上,Costco也明顯比山姆遜色很多,山姆在親和力上表現會更強,更貼近消費者,比如試吃環節,以及邀請網紅博主和小紅書達人進行商品的宣傳等。


Costco與山姆之間的競爭還會不斷持續,作為消費者的我們,也只能在旁邊靜靜圍觀,但無論怎樣,巨頭打架,利的是我們消費者。
只要把價格打下來,商品便宜了,我們開心了,何樂而不為呢。

對Costco在深圳開業,人流量爆滿,您怎麼看?會員制超市您喜歡去哪一家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發表您的意見或者看法,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