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可靠性下降,又被烏軍電子戰干擾:俄軍20多枚導彈沒擊中目標

2024年01月14日18:35:05 軍事 1600

據“新華社”報道,當地時間1月13日,烏克蘭政府宣稱該國蘇梅州、波爾塔瓦州和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等地再次遭到俄羅斯軍隊空襲,俄軍發射了數十枚導彈和多架自殺式無人機,烏克蘭防空部隊攔截了其中7枚導彈(應該是8枚),另有超過20枚導彈因遭到烏軍電子戰系統干擾而沒有命中目標。

性能可靠性下降,又被烏軍電子戰干擾:俄軍20多枚導彈沒擊中目標 - 天天要聞

在對《烏克蘭真理報》以及全國聯合新聞廣播發表的評論里,烏克蘭空軍發言人尤里·伊格納特中校表示,除了被烏軍防空火力攔截的8枚導彈外,俄軍在空襲中發射的20多枚導彈都沒有擊中目標,“這意味着什麼?它們一定是落在田野里的某個地方,在半空中爆炸了,或者是受到了烏克蘭電子戰系統的影響。”

性能可靠性下降,又被烏軍電子戰干擾:俄軍20多枚導彈沒擊中目標 - 天天要聞

尤里·伊格納特中校稱俄羅斯導彈的性能和可靠性正在不斷下降,並宣稱烏克蘭軍情總局局長布達諾夫中將也持類似觀點,即俄軍導彈的效率在降低,無法到達目標,自殺式無人機也有這種情況,“我們希望這種趨勢在未來能夠持續下去,可能有什麼東西在發揮影響”

在1月13日的空襲中,到底是不是有超過20枚俄軍導彈,也就是大多數俄軍導彈沒有抵達目標,就因為自身故障或者遭到電子干擾而墜毀,我們不得而知。但俄軍導彈的可靠性似乎確實在不斷降低,稍早一些,1月10日,俄羅斯媒體報道稱,1枚KH-555空射巡航導彈墜落在了俄羅斯南部伏爾加格勒附近,這種事故正變得越來越頻繁,俄羅斯媒體認為這與制裁有關:

性能可靠性下降,又被烏軍電子戰干擾:俄軍20多枚導彈沒擊中目標 - 天天要聞

俄羅斯軍工企業無法再獲得某些西方生產的軍民兩用零部件,被迫使用俄羅斯或其他國家生產的零部件,很明顯,這些替代產品在性能和可靠性上,都無法滿足嚴格的軍用標準。

分析人士則認為,除了制裁導致無法獲得高規格零部件外,俄羅斯軍工企業在質量控制等方面很可能也出了問題,俄羅斯軍工業甚至比“部分動員”更早就進入了戰時狀態,完不成國防部訂單的話,相關企業負責人將面臨刑事訴訟;而工人們雖然能拿到較高的工資,但沒有休假,幾乎每天都要上班,緊張工作來完成俄羅斯國防部的訂單,在這種情況下,不管是出於疲勞還是不滿,都會導致工人們生產效率的下降,甚至故意出現工作失誤,俄軍的緊張需求也促使俄羅斯國防部在接受訂貨時,不會執行嚴格檢驗標準,就像對那些幾乎可以被稱為廢品的老舊炮彈一樣。

性能可靠性下降,又被烏軍電子戰干擾:俄軍20多枚導彈沒擊中目標 - 天天要聞

至於烏克蘭軍隊是否使用電子戰系統成功干擾了俄軍巡航導彈,我們同樣不得而知。《金融時報》的報道認為,在電子戰領域,俄軍要領先於烏軍,原因是俄羅斯軍隊在戰前就向電子戰領域投入了大量資源,烏軍總參謀部負責電子戰和網絡戰的伊萬·帕夫連科上校承認,俄軍能夠利用電子戰有效干擾烏軍發射的“海馬斯”火箭彈和“神劍”炮彈,俄軍在空襲時也使用電子戰系統製造虛假目標並試圖藉此暴露烏軍防空系統位置。

不過,烏軍在電子戰方面並非一味被壓制,2014年後的頓巴斯戰爭中烏軍就吃夠了俄軍電子戰優勢的苦頭,除了在電子戰領域投入資源外,還獲得了西方的支持,烏克蘭軍隊成功找到了俄軍電子戰系統的弱點,在對克里米亞等地俄羅斯軍事目標進行打擊時,成功李永樂這些弱點,並抑制了俄軍電子戰裝備的工作。

性能可靠性下降,又被烏軍電子戰干擾:俄軍20多枚導彈沒擊中目標 - 天天要聞

制裁很難一下子就達到目標,但卻在不斷發揮作用,尤其是針對俄羅斯軍工業。通過拆解繳獲的俄軍裝備和導彈等,可以發現,相比西方產品,俄軍武器和導彈更加粗糙,大量使用西方製造的軍民兩用甚至民用零部件,這必然導致性能和可靠性的下降,要知道,很多精密零部件,軍用標準要比民用或者工業用標準嚴苛許多,尤其是可靠性要求,後者很難滿足惡劣環境下的穩定性需求。

同理,大量使用電子零部件的電子戰設備就更是如此了,說俄羅斯軍工業製造的反炮兵雷達在前線只能運作兩周,絕不是空口無憑。俄羅斯在電子工業領域的落後,會直接反映在武器裝備上。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針對中國的對等關稅,放開了五分之一,涉及1000億美元 - 天天要聞

特朗普針對中國的對等關稅,放開了五分之一,涉及1000億美元

美國時間4月11日晚,特朗普終於還是偷偷服了軟,美國海關和與邊境保護局,偷偷的修改了關稅規則,針對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智能手錶、以及半導體相關等電子產品,不再徵收“對等關稅”,直接豁免了,其中也包括了中國地區的產品,之前高高在上的125%的對等關稅,直接不收
個稅起征點太低?14億人月入超5000元有多少?終於有了答案! - 天天要聞

個稅起征點太低?14億人月入超5000元有多少?終於有了答案!

在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背景下,個稅起征點調整成為了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當前,越來越多的聲音呼籲上調個稅起征點,以減輕中低收入者的負擔,同時促進消費和經濟增長。那麼,在中國14億人口中,月收入達到5000元的人數究竟有多少?而個稅起征點又應上調至多少才更為合理呢?
上漲!4月13日豬價來了…… - 天天要聞

上漲!4月13日豬價來了……

從供需基本面來看,4月份,市場存在看跌的心態!一方面,生豬供應水平增加,4月標豬出欄對於去年6月母豬存欄,由於去年5~11月份,母豬存欄逐月增加,本月,適重標豬供應水平進一步改善,供應寬鬆的基本面持續!不過,機構預估,4月份,集團豬企出欄計劃或將增加3.25%
氧化鋁“瘋狂過山車”:歷史新低後將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氧化鋁“瘋狂過山車”:歷史新低後將何去何從?

Wind數據顯示,4月11日,我國氧化鋁平均現貨價格指數(下稱“氧化鋁現貨價”)連續四天跌破3000元/噸關口,以2895.00元/噸報收,創下自2023年8月10日以來的新低。期貨市場上,氧化鋁主連合約於4月9日創下其上市以來的新低(2663元/噸)後,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