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艘國產航母動力之爭:核動力還是繼續“燒鍋爐”?或許都錯了

2023年11月09日23:38:06 軍事 1360


第4艘國產航母動力之爭:核動力還是繼續“燒鍋爐”?或許都錯了 - 天天要聞

福建號航母下水

我國第3艘國產航母“福建號”已經下水500餘天了,很快就會進行首次出海試驗航行,網友們已經開始迫不及待的討論我國第4艘航母了,目前主流觀點是第4艘航母將會是美國尼米茲甚至福特級那樣的核動力超級航母,但也有小部分人認為將是和“福建號”同級的姊妹艦。但在班長看來,我國第4艘航母可能既不是核動力,也不是目前的蒸汽輪機,而是時下流行的燃氣輪機全電推進模式,理由主要有3個。

第4艘國產航母動力之爭:核動力還是繼續“燒鍋爐”?或許都錯了 - 天天要聞

核動力是10萬噸級別航母的最優選擇,但技術難度太大

第一是航母用核動力技術太過複雜,目前僅有美國和法國實際應用,這還不僅僅是技術的問題,凡是設計“核”的大型工業產品,各國都有極其嚴格且保守的發展風格,總之就是慎之再慎,一定要確保設計和使用萬無一失,不容絲毫差池,畢竟這方面的教訓太過慘痛了。回到航母或者水面艦艇核動力上,除了要有數年甚至一二十年的研製時間外,還要有長期的裝機實驗,在實驗船隻或非一線戰鬥船隻上試裝,通過長期使用觀察其可靠性以及收集暴露出的問題。

目前看我國並沒有水面船隻核動力的研製、建造以及使用經驗,目前曝光的一些小型核反應堆都是發電用途,並不能作為艦艇動力使用。我國唯一的核動力經驗是“長征”系列核潛艇,但法國人的經驗告訴我們,功率偏小的核潛艇反應堆並不適合驅動大型水面艦艇,美國人發展的大功率航母用核反應堆才是正路。但這一領域我們仍是空白,即便是數年後研製成功,以我國嚴格的核安全政策,也會在試驗船隻上進行至少3年以上的驗證,在一片空白的情況下貿然為10萬噸級的航母使用核動力,那是印度才能辦出來了事。

第4艘國產航母動力之爭:核動力還是繼續“燒鍋爐”?或許都錯了 - 天天要聞

英國航母的MT30燃氣輪機,體積非常小

第二是在美國、法國俄羅斯發展中大型航母時,除了核動力和蒸汽輪機外,最先進的燃氣輪機普遍功率較小、能耗較大、可靠性不足,並不適合驅動4萬噸以上的中大型航母。但現在情況完全不同了,得益於科技尤其是材料科學的進步,現在的燃氣輪機總體功效已經今非昔比。以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為例,該航母排水量超過6萬噸,竟然只用了兩台最大功率36兆瓦的MT30燃氣輪機和4台柴油發動機組便實現了全電推進下的27節最大航速(遼寧號約為30節左右)。

雖然英國人的燃氣輪機加柴油發動機的全電推進問題很多,但這只是英國人自己整合技術太差,並不能說這種動力組合不行。目前我國已經研製成功新一代船用燃氣輪機CGT40,該機為40兆瓦級別,只需要兩台即可滿足6萬噸級中大型航母,3-4台則可滿足8-10萬噸級超級航母動力需求。在核動力仍遙不可及的當下,燃氣輪機是最適合中國下一代航母的選擇。

第4艘國產航母動力之爭:核動力還是繼續“燒鍋爐”?或許都錯了 - 天天要聞

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經典的濃煙滾滾證件照

第三,我國航母現有的蒸汽輪機已經嚴重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該動力系統俗稱“燒鍋爐”。和燃氣輪機相比,蒸汽輪機體積堪稱“龐大”,而且需要搭配大型齒輪箱、鍋爐從冷卻到產生蒸汽需要時間長、經濟性差等等缺點,甚至有“遼寧號航母鍋爐點火到出海航行需要48小時”一類的誇張說法。雖然不至於48小時久,但從俄羅斯航母經驗可以看出,其航母從準備、鍋爐點火、艦上其他系統開機需要的時間至少是20小時以上。

第4艘國產航母動力之爭:核動力還是繼續“燒鍋爐”?或許都錯了 - 天天要聞

中國核動力航母設想圖,但這一設想仍需要較長時間實現

綜上所述,我國第4艘航母的話,核動力太過冒進、風險太大,蒸汽輪機太過落後,只有新一代大功率燃氣輪機和柴油發動機的聯合動力,搭配全電推進系統,才是最切實際、最穩妥最能縮小與美國核動力超級航母的方法。凡事講科學,要有冒險和創新精神,但脫離了科學規律的冒險,那最終結果可能會適得其反。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針對中國的對等關稅,放開了五分之一,涉及1000億美元 - 天天要聞

特朗普針對中國的對等關稅,放開了五分之一,涉及1000億美元

美國時間4月11日晚,特朗普終於還是偷偷服了軟,美國海關和與邊境保護局,偷偷的修改了關稅規則,針對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智能手錶、以及半導體相關等電子產品,不再徵收“對等關稅”,直接豁免了,其中也包括了中國地區的產品,之前高高在上的125%的對等關稅,直接不收
個稅起征點太低?14億人月入超5000元有多少?終於有了答案! - 天天要聞

個稅起征點太低?14億人月入超5000元有多少?終於有了答案!

在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背景下,個稅起征點調整成為了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當前,越來越多的聲音呼籲上調個稅起征點,以減輕中低收入者的負擔,同時促進消費和經濟增長。那麼,在中國14億人口中,月收入達到5000元的人數究竟有多少?而個稅起征點又應上調至多少才更為合理呢?
上漲!4月13日豬價來了…… - 天天要聞

上漲!4月13日豬價來了……

從供需基本面來看,4月份,市場存在看跌的心態!一方面,生豬供應水平增加,4月標豬出欄對於去年6月母豬存欄,由於去年5~11月份,母豬存欄逐月增加,本月,適重標豬供應水平進一步改善,供應寬鬆的基本面持續!不過,機構預估,4月份,集團豬企出欄計劃或將增加3.25%
氧化鋁“瘋狂過山車”:歷史新低後將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氧化鋁“瘋狂過山車”:歷史新低後將何去何從?

Wind數據顯示,4月11日,我國氧化鋁平均現貨價格指數(下稱“氧化鋁現貨價”)連續四天跌破3000元/噸關口,以2895.00元/噸報收,創下自2023年8月10日以來的新低。期貨市場上,氧化鋁主連合約於4月9日創下其上市以來的新低(2663元/噸)後,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