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打了快一年,更加佩服毛澤東57年前對蘇聯的建議,真高明

2023年02月04日18:41:03 軍事 1795

2022年2月24日,20萬俄軍以大縱深戰術,從三個方向向烏克蘭發動進攻,而這也標誌着俄烏戰爭的爆發。

俄烏戰爭打了快一年,更加佩服毛澤東57年前對蘇聯的建議,真高明 - 天天要聞

在很多人看來,這場戰爭將以烏克蘭的脆敗而告終。畢竟俄羅斯被認為是世界第二軍事強國,擁有眾多先進裝備以及上百萬訓練有素的軍隊。在第二次車臣戰爭、格魯吉亞戰爭以及敘利亞戰爭中,俄羅斯軍隊都證明了自己。

相比之下,烏軍要遜色太多,無論是兵力、武器還是後勤,都遠不如俄軍。而從國力上看,腐敗、東西兩地的內耗,也讓烏克蘭的國力進一步衰弱,彷彿一所踹一腳就能倒塌的房子。

戰爭一開始,俄羅斯確實表現出一副氣吞萬里如虎之勢。在短時間內,烏克蘭就丟失了十餘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很多觀察家預測,烏克蘭將在幾周內(至多一個月)向俄羅斯投降。甚至美國、德國、法國等西方國家都準備放棄烏克蘭,意圖將澤連斯基救往國外,成立流亡政府。

但是令人瞠目結舌的是,俄軍的攻勢很快被阻止,變得舉步維艱。隨後,曾被認為不堪一擊的烏軍竟反戈一擊,讓俄軍連連敗北,從基輔哈爾科夫赫爾松,俄軍被打得灰頭土臉,戰線一再後退。直到去年年末才穩住了陣腳,戰場再次陷入焦灼。

俄軍的前身曾是蘇軍,看着昔日的巨人在烏克蘭的爛泥塘中苦苦掙扎,真讓筆者五味雜陳。明明武器、人數都一度佔優,為何俄羅斯直到現在還沒有拿下烏克蘭呢?事實上,毛澤東早在57年前,也就是1956年,已經給當時的赫魯曉夫提出了一個建議。而這個建議,直指蘇俄系部隊的弱點。

俄烏戰爭打了快一年,更加佩服毛澤東57年前對蘇聯的建議,真高明 - 天天要聞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世界分為社會主義資本主義兩大陣營。隨着鐵幕的落下,蘇美對抗的局面正式形成。隨着新中國的建立,民主力量迎來了另一個的主心骨。

隨着北約的建立,美國和西方國家的侵略氣焰越來越咄咄逼人。在二戰中,蘇聯見識了美國恐怖的工業實力,對於北約可能的入侵感到十分憂心。因此,蘇聯在歐洲組建了華沙公約組織

由於美國的強勢,蘇聯認為有必要尋求中國的幫助,將華沙組織和《中蘇同盟友好條約》結合起來。當中國、朝鮮越南受到侵略,蘇聯便抽調遠東兵力予以支援;若蘇聯的歐洲部分遭到了西方國家的入侵,中國也應予以支援。

1955年,彭德懷在參加會議回國途中經過了莫斯科,赫魯曉夫和朱可夫以中蘇軍事合作問題與他進行了會談。

對於中蘇如何協同作戰的問題,遠在北京的毛澤東給予了答覆:

“中國的戰略方針是積極防禦,絕不先發制人。”

對此,朱可夫卻不以為然,他指出中國積極防禦已經過時,在目前條件下的戰爭,以核武器實施突擊具有決定性意義,現在戰爭不同於以往常規武器戰爭,不能聽任對方先動手。彭德懷和朱可夫兩位元帥爭執不下,赫魯曉夫認為此事可以從長計議。

1957年,毛澤東訪問蘇聯,赫魯曉夫再次提出了這個問題。對此,毛澤東將話說得更明白了:

“如果帝國主義國家發動進攻,你們不要還擊,可以先撤退,一直撤退到烏拉爾山,那時中國會幫助蘇聯同志的。”

毛澤東的一番話,讓赫魯曉夫頗感驚訝、不置可否。

俄烏戰爭打了快一年,更加佩服毛澤東57年前對蘇聯的建議,真高明 - 天天要聞


中蘇之間對於反侵略戰爭該如何進行,分歧很大。蘇聯主張主動進攻,將侵略扼殺於萌芽之中;而中國卻認為應該後發制人,利用中蘇兩國巨大的戰略縱深將敵軍拖垮,然後再行反擊。

作為大軍事家、大戰略家,毛澤東對於積極防禦是有自己看法的。蘇軍武器精良、數量龐大,但毛澤東對於他們的弱點卻洞若觀火。

沙俄以來,俄羅斯就是一個軍事大國,但同時也是個經濟上的弱國。俄羅斯大地雖然廣袤,但大多為苦寒之地,遠遠比不上西歐和北美平原。因而在物質力量上,蘇聯是遠遠不如美國、西歐的。而這也直接表現在後勤上。

二戰之中,美軍豐衣足食、火力兇猛,從來不用擔心食物與彈藥問題。其強大的運輸能力,甚至有餘力為前線的士兵提供冰淇淋與蛋糕。與美國相比,蘇聯的後勤能力就要遜色太多了。在蘇德戰爭中,蘇軍只能吃摻雜着木屑的黑麵包。俄羅斯人嗜酒,但只有死亡率極高的進攻人員才能領到一點伏特加

美國參戰後,蘇軍的後勤才有所改觀。按照蘇聯士兵的說法:“他們是吃着美國的午餐肉打到柏林的。如果與美軍為敵,又有誰給我們提供罐頭呢?”

二戰之後,蘇聯的後勤也確實不盡人意。例如在阿富汗戰爭中,蘇聯後勤連乾淨的飲用水都無法保證,出現了大量肝炎病例,嚴重影響了蘇軍的戰鬥力。反觀美軍,其飲用水都是採購於東南亞的礦泉水,成本是13.37美元/500毫升瓶,大約100人民幣。不僅保證了飲用,甚至在小小的前哨站中,可以保證士兵每天能洗個澡。由此可見,在後勤方面,蘇軍和美軍的差距是很大。

毛澤東之所以反對蘇聯的先發制人政策,就是因為東方在物資上還比不上西方。主動進攻,是非常不利的。朱可夫的積極進攻理論,只有在大幅度改善後勤能力基礎上,才有可實施的空間。

因此在毛澤東看來,未來與北約的戰爭,依然是一場以弱擊強的戰爭。而在以弱擊強方面,共產黨有着豐富的經驗,從大革命時期的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抗美援朝戰爭。人民軍隊無不是以弱擊強,經常需要要以寡擊眾。

我軍之所以能夠克敵制勝,取得勝利,很大程度要歸功於毛澤東軍事思想的精華,那就是“不講究一城一地的得失,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敵人有生力量。”

早在紅軍時期,毛澤東就主張“大踏步後退,誘敵深入、集中兵力、各個擊破。”

俄烏戰爭打了快一年,更加佩服毛澤東57年前對蘇聯的建議,真高明 - 天天要聞

1930年10月,蔣介石魯滌平領十萬大軍大舉進攻我贛南根據地。當時紅軍不過只有3萬人,武器裝備十分低劣,很多士兵甚至只能拿梭鏢

敵強我弱,形勢嚴峻。如此大規模的反“圍剿”該如何打,紅軍的指戰員們都打不定主意。有人認為,應該用游擊戰的一套辦法來對付敵人;另一種意見則是主動進攻,趁南昌、九江空虛,直接拿下大城市。

但是毛澤東卻認為,兩種意見都不正確。如今贛南根據地有9座縣城,人口200多萬人,紅軍有着廣闊的迴旋餘地和戰場,不應丟下這些根據地,採取游擊戰;另一方面,我軍也不能進攻大城市,畢竟紅軍人數太少、裝備不夠先進。

因此毛澤東認為,面對強敵決不能分散,而是要集中,不是先向敵人進攻,而是先退卻後進攻,退到根據地作戰。

一開始,紅軍的指戰員們對於毛澤東策略十分不理解,生怕打壞了自己的“罈罈罐罐”。但在毛澤東一再堅持下,紅軍最終決定退回根據地腹地,與敵主力進行周旋。

果然不出毛澤東所料,魯滌平的部隊進入根據地後,被我軍不斷調動和襲擾,胖的拖瘦,瘦的拖死。不僅沒有捕捉到我軍主力,反而疲憊不堪。雖然佔領了多個縣城,但卻始終無法找到紅軍主力。

為了尋找我軍,魯滌平兵分八路,試圖分進合擊。然而這卻正中毛主席的下懷。於是毛澤東、朱德集中兵力,在龍岡設伏,將張輝瓚的上萬部隊團團圍住,並在短時間內全殲敵軍、活捉了張輝瓚。

在歷次戰鬥中,毛澤東不止一次地強調了不講究一城一地得失和積極防禦的重要性。

在解放戰爭初期,蔣介石集中193個旅,對我軍展開了所謂“全面進攻”。在幾個月的時間裡,蔣介石連陷我軍105座城市,其中包括張家口、長春等大城市。但毛澤東卻絲毫不以為意,反而十分欣喜。因此在這次重點進攻中,國民黨付出了71萬人的傷亡。平均每攻佔一座城市,就必須付出7000人的代價。

俄烏戰爭打了快一年,更加佩服毛澤東57年前對蘇聯的建議,真高明 - 天天要聞

如此一來,蔣介石部隊的數量大大減少,即使補充了兵源,也只有394萬人,和鼎盛時期的433萬人無法相比。由於還需要留下兵力防守新佔領的城市,因此蔣軍能夠投入進攻的兵力進一步減少。

無奈之下,蔣介石只好對我根據地發動重點進攻,即山東根據地和毛澤東所在的延安。

在延安方面,於是,蔣介石派遣自己的愛將胡宗南,集中25萬大軍,對陝甘寧根據地發動了所謂“重點進攻”,企圖直接攻佔延安,消滅西北解放軍,毀滅我軍的指揮中樞。

延安,是中央政府所在地,是毛澤東指揮戰鬥的地方。在延安,共產黨已經待了十年。雖然這裡地瘠民貧,卻在最困難的時候拯救了紅軍,拯救了革命。對於這裡的人民,這裡的山水,我們的領導人都是相當有感情的,是無論如何也不願意割捨的。

然而敵強我弱,以陝北根據地的3萬士兵,是無法和25萬敵軍相抗衡。因此,毛澤東當即決定,放棄延安。

對於很多戰友的不理解,毛澤東做出了解釋,他認為放棄延安不是壞事,反而是蔣介石全面敗亡的開始:

蔣介石阿Q精神十足,佔領了延安,他就以為自己勝利了。但實際上只要他一佔領延安,就是他輸掉一切的開始……

延安是一座世界名城,也就是一個沉重的包袱。他既然要背這個包袱,就讓他背吧。而且話說回來,你既然可以打到延安來,我也可以打到南京去。來而不往非也嘛!”

毛澤東一向認為,“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他說:

“蔣介石是個小氣鬼,一貫以佔地盤為勝利。一旦佔領一個小小的村莊,也是捨不得放手的。好吧!我們就把這些包袱一個一個給蔣介石背上。他背得越多就越走不動!那時,我們再集中力量,要打哪裡就打哪裡!人民很快就會看到,蔣介石佔領延安絕不是他的勝利,而是他失敗的開始。”

由此,從東北、華北、山東到西北戰場,彭德懷、林彪、粟裕等名將均貫徹了毛澤東不講究一城一地得失的戰略,大踏步讓出根據地,集中優勢兵力,與敵人打運動戰,連續打出青化砭、蟠龍、羊馬河、萊蕪、孟良崮、三保臨江四下江南等打勝仗。隨着國民黨軍的大量消滅,毛澤東才當機立斷,命令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揭開了戰略反攻的序幕。最終解放軍只用3年時間就推翻了蔣介石的反動統治。

俄烏戰爭打了快一年,更加佩服毛澤東57年前對蘇聯的建議,真高明 - 天天要聞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和蘇聯都面臨著西方反動勢力的圍剿。在如何應對入侵方面,中國和蘇聯在戰略上的分歧開始顯現。而這主要表現在朝鮮戰爭之上。

1950年6月25日,北朝鮮為了反擊南偽政權的騷擾,先發制人地揭開了朝鮮戰爭的序幕。北朝鮮軍隊,是一支以蘇聯建軍思想建立的部隊,崇尚進攻和大炮兵主義。

戰爭一開始,訓練有素、士氣旺盛的朝鮮人民軍勢如破竹、摧枯拉朽一般地碾壓了南朝鮮軍。美軍增援之後,朝鮮人民軍並沒有怯懦,反而主動進攻,讓美軍承受了多次失敗,打得美軍失魂落魄。開戰不過數月,美軍傷亡就達到上萬人。美軍不斷向釜山增兵,但卻始終無法打開局面,依然不斷落敗。

乍看來,朝鮮人民軍屢獲大勝,統一朝鮮半島只是時間問題。從斯大林到金日成,都感到十分樂觀。但是毛澤東卻洞若觀火,立即做出指令,即調集38軍、39軍、40軍和42軍前往東北,組建東北邊防軍,並敲定粟裕作為司令。

毛澤東發現朝鮮人民軍解放了朝鮮半島90%的土地,但是殲敵不多,美軍的實力依然強大。朝鮮人民軍在主力壓在釜山一線,後方防備空虛,後勤線被極度拉長。一旦美軍憑藉強大的海空優勢在後方登陸,切斷後勤線,後果將不堪設想。

一開始,毛澤東一再提醒金日成要注意美軍在後方的登陸,因此建議朝鮮方面同意解放軍進入朝鮮,把守各個港口,維護人民軍的後勤線。

由於沒有得到答覆,毛澤東決定未雨綢繆,建立東北邊防軍,隨時準備入朝作戰。因此他敏銳地意識到,一旦美軍繼續增兵,朝鮮局勢將會出現根本性的逆轉。朝鮮整個國家就有可能不保,而我國的國土將直接暴露在美國人的槍口之下。

其後的發展果然不出毛澤東預料,美軍在仁川登陸,幾乎全殲了朝鮮人民軍主力,局勢瞬間逆轉。如此一來,毛澤東下的那步暗棋終於獲得了奇效。已經改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的26萬大軍在彭德懷的指揮下緊急入朝,這才穩住了陣腳。

朝鮮戰爭局勢的巨大變化,充分證明了毛澤東“不計較一城一地,注重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的高明。有人說“戰報可以騙人,但戰線不會”。然而實際上,戰線是會騙人。佔領地盤卻沒有殲滅敵人有生力量,反而是給自己背包袱。

但是對於毛澤東的戰略思想,蘇聯方面依然難以理解。在朝鮮戰爭中,中蘇兩方屢次發生分歧。第一次是在第一次戰役後,志願軍首挫美軍。蘇聯顧問斯蒂科夫要求志願軍乘勝南下追擊,收復失地。

俄烏戰爭打了快一年,更加佩服毛澤東57年前對蘇聯的建議,真高明 - 天天要聞


然而彭德懷卻頂着蘇方的質疑,反其道而行,讓出剛剛恢復的土地,將主力埋伏於北朝鮮的群山之中。麥克阿瑟不知是計,大舉北上,結果在東西兩個方向同時中了我軍的埋伏,大敗虧輸。隨後,志願軍一路追擊,順利收復了平壤,將戰線恢復到了38線。

不久後,第二次衝突到來了。第二次戰役勝利後,斯蒂科夫再次要求彭德懷繼續南下,將敵人趕下海。他表示:“哪有打了勝仗就停下來的道理。”然而彭德懷卻認為:“我軍雖然解放大片國土,但美軍主力並未被消滅。相反,我軍後勤線從數十公里已經延長到數百公里,繼續進攻反而不利。”

而事實證明,美軍將領李奇微確實掌握了我軍後勤不足的弱點,發動了所謂磁性戰術、火海戰術,利用空中優勢打擊我軍的後勤線。我軍一旦貿然出擊,後果將不堪設想。

戰爭是軍事思想最好的試金石,北朝鮮貫徹了蘇聯先發制人、窮追猛打的戰略思想,最終在美軍優勢的軍事實力下一敗塗地;反觀我軍,貫徹了毛澤東“不講究一城一地之得失”的戰略原則,最終擊敗了不可一世的美軍,甚至一度解放了漢城

以強擊弱,先發制人當然可以。但若是要以弱擊強,毛澤東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更為妥當。然而可惜的是,蘇聯人無法理解毛澤東的戰略思想,依然嗜土如命、依然機械地貫徹不計代價和後果的主動進攻原則。而這一點,也顯現在如今的俄烏戰爭之中。

俄羅斯進攻烏克蘭,看上去似乎是以強擊弱。但實際上,俄羅斯的真正對手不是烏克蘭,而是其背後的北約。這場戰爭,是俄羅斯與北約的戰爭,是以弱擊強的戰爭。以主動進攻的方式攻打強的一方,其效果自然是差強人意的。

一方面,俄羅斯後勤能力低劣的老毛病再次發作,前線多次出現衣食不足、彈藥缺乏的醜聞。與之相對的,卻是擁塞數十公里的運輸車隊,難以將補給運到前線。其後俄羅斯發動部分動員,動員兵甚至需要自購裝備。

另一方面,俄軍痴迷於一城一地的得失,因為多佔土地就是勝利。一開始,俄軍確實佔領了烏克蘭20%的國土,還將佔領的四州之地公投入俄。但是俄軍卻沒能殲滅烏克蘭的主力,敵93旅等精銳部隊依然在各個戰場活蹦亂跳。

俄軍以20萬之眾,卻要防守上千公里的戰線,防守上捉襟見肘、進攻上兵力不足。不僅進攻停止了,反而還面臨烏克蘭的反擊。最終烏克蘭集中有生力量,連續發動基輔、哈爾科夫和赫爾松反擊,奪回了大量國土。如今俄烏戰爭已經持續快一年,雖然烏克蘭打成了一攤爛泥,但俄軍也難說樂觀。

在面臨北約擠壓之時,俄羅斯被迫迎戰。但在未做萬全準備的情況下,貿然發動全面的進攻戰,這或許並非最好的選擇。

俄軍如今的窘境,更讓人佩服毛澤東積極防禦的大智慧。俄烏戰爭也給我們提了個醒,雖然時代變了,但戰爭的靈魂卻依然沒變。即使過了大半個世紀,他的思想依然熠熠生輝。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交易泡湯?巴拿馬發現多處違規,港口經營權或被撤銷,長和回應了 - 天天要聞

交易泡湯?巴拿馬發現多處違規,港口經營權或被撤銷,長和回應了

幾天前,針對長和實業旗下的港口公司對巴拿馬港口合約的履行情況,巴拿馬政府進行了相關審查,發現長和集團在2021年續簽巴拿馬運河港口合約時,存在多項違規行為,其中一點是巴拿馬方未收到合約規定的12億美元,巴拿馬政府將對批准續簽合約的官員進行調查,並把審計結果提交
來真的了!特朗普低估中國決心,美股蒸發6.5萬億 - 天天要聞

來真的了!特朗普低估中國決心,美股蒸發6.5萬億

近日,美國突然對全球180多個國家加征關稅,尤其是對中國商品稅率直接提高104%。可是,加征關稅不僅沒讓美國佔到便宜,反而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短短兩天美股市值就蒸發了6.5萬億美元,要知道這可相當於德國一年的經濟總量。
華東某院大待崗! - 天天要聞

華東某院大待崗!

不過繼承就是單純好奇,怎麼這行,前兩天還是忙得腳不沾地,項目一個接一個,加班熬夜那是常態,怎麼突然說沒項目就沒項目了,甚至到了實在沒活兒分給大家,乾脆讓大家直接回家歇着的地步!
奧斯福耗資百萬,投建粉末噴塗生產線! - 天天要聞

奧斯福耗資百萬,投建粉末噴塗生產線!

日前,福建奧斯福電力系統有限公司(下稱“奧斯福”),粉末噴塗生產線,在漳州市長泰區發展和改革局,進行縣級權限內企業境內投資項目備案。此次粉末噴塗生產線的建設,旨在進一步優化公司產品結構,提高發電機組外殼等關鍵部件的噴塗質量和生產效率。
商務部:將6家美國企業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 - 天天要聞

商務部:將6家美國企業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

答:近年來,護盾人工智能公司、內華達山脈公司等6家公司不顧中方強烈反對,或參與對台軍售,或與台開展所謂軍事技術合作,嚴重損害中國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中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等法律,依據
關稅風暴 美對華加征104%關稅,如何守護你的錢袋子? - 天天要聞

關稅風暴 美對華加征104%關稅,如何守護你的錢袋子?

當聽到美國對華商品加征高達104%的關稅時,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這只是一個抽象的數字遊戲,與自己的生活毫無關聯。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關稅的變動,尤其是如此高的稅率調整,將深刻影響到每一個人的生活成本和消費選擇。
大家提前做好準備,若不出意外,4月以後,國內將迎來4個變化 - 天天要聞

大家提前做好準備,若不出意外,4月以後,國內將迎來4個變化

近些年,國內很多人都感覺到賺錢越來越艱難了。而在進入到2025年之後,大家都希望中國經濟能夠步入快速增長軌道。同時,消費、出口、投資這三駕馬車,將助力經濟穩步增長。只有這樣,實體經濟才能進入繁榮周期,老百姓的收入就能夠“穩步增長”。而從現在情況看,國內投資和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