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軍情哥
常言道,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這句話特別適合印度,因為這個國家似乎忘記了1962年的沉痛教訓,其正醞釀著對中國發動一次空襲,以此來扭轉“印弱中強”的國際形象。
但這種想法實在太幼稚了,不僅行不通還有可能讓印度付出慘烈代價。
最近《今日印度》發表文章稱,印度應當就藏南衝突事件給中國上一課,像巴拉科特空襲一樣,對中國實施空襲。
所謂巴拉科特空襲指的是,2019年2月份的空襲。當時約40名印度中央後備警察部隊成員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遇襲身亡。印軍指責,巴基斯坦境內的恐怖組織——“穆罕穆德軍”是兇手。隨後印空軍出動多架戰機襲擊了位於巴境內“穆罕穆德軍”的營地。
這起明顯帶有侵略性質的空襲,不但沒有取得任何成果,反而導致印軍一架飛機遭擊落,一名印度飛行員被巴基斯坦給活捉。但當巴基斯坦將這名飛行員送返印度之後,局勢才算緩和。
這是一次失敗的空襲行動,其中暴露了印空軍存在很多問題。
首先,情報工作準備不足,結果鬧出了國際笑話。
當時印軍出動了12架幻影戰機空襲“穆罕穆德軍”的營地,但興師動眾的只是炸毀了一些樹木和一隻烏鴉,可見這次空襲的盲目性。這都是情報工作沒有做全做好導致的惡果,如今印軍依然沒有補足這個短板。
其次,缺乏體系化遠程打擊能力。
例如“外科手術”式空中打擊能力是各大軍事強國必備的一項技術,在實施該行動之前,對當事國空軍的情報偵察、空中指揮、空中保障能力要求極高。
但印軍這次空襲行動,基本上走了一遍“外科手術”式遠程打擊行動的作戰流程,結果卻不盡如意。這說明,印度空軍的體系化遠程打擊能力還有待優化和提升的空間。
第三,印度飛行員臨戰經驗不足。
在對巴基斯坦有關目標實施空襲時,12架幻影戰機竟然高空發射導彈,結果打偏了。要知道被轟炸的目標可沒有任何防空火力,按道理印軍飛行員就應該駕駛戰機實施低空轟炸,但他們卻沒有這麼做。這隻能說明印軍飛行員臨戰經驗不足。
正因為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得印軍這次空襲,更像是走過場秀肌肉,結果給了巴基斯坦擊落的機會。
而與印軍相比,中國空軍無論是在飛行員訓練、體系化遠程打擊能力和偵查方面都要優於印軍。例如我們在中印邊界線部署了空中預警機、雷達站可以提前探明印軍的行蹤軌跡,還部署了殲16、殲11BG等重型戰機,應對印軍的幻影戰機綽綽有餘。
在“中強印弱”的情況下,印軍還想空襲中國軍隊無異於自取滅亡。
值得注意的是,現代戰爭對後勤補給要求非常高,但印軍的後勤補給能力很低,前線印軍不僅無法實現定期輪換,只能在中印邊境靠着意志力硬撐着,結果導致不少人被凍傷凍死。這樣一支“缺食少穿”的軍隊,如何是“現代化能力極強”的解放軍的對手呢?
而且,我軍還裝備了研發了大量的無人作戰裝備,可以請印軍嘗一嘗現代化戰爭的滋味。
最後必須要指出的是,在中印邊界問題上,我軍始終保持着“克制和理性”的姿態,踐行着兩國通過“談判化解糾紛”的原則。這些都是為了防止中印其戰爭,讓第三方國家得利。但我們的“容忍克制”在印度媒體和一些反華分子的眼中成了“軟弱可欺”,使得他們挑釁中國的力度越來越大。
而中國軍隊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這次解放軍在處理印軍在我藏南地區越線挑釁時,給予了其沉重的教訓,我們就是想告訴印度國內那些反華分子,不要在中國門前舞刀弄槍,中國不吃這一套。
既然我們可以在一清二白的情況下擊退侵略朝鮮的16國聯軍,擊潰美蘇曾經支持的印軍,那麼擁有現代化裝備的解放軍,更就能擊敗一切反動勢力。
總之,我們中國從不輕言開戰,一旦開戰絕不會讓敵人打出第二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