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一個衛國戰爭時代的段子:
“達瓦里希!發現目標,裝填魚雷!”
“薩沙,你老毛病又犯了!咱們現在T-34裡面!”
雖然只是個段子,但對於當年蘇聯紅海軍來說,這樣的戰場,確實不算太誇張。
甚至,蘇聯海軍步兵(морской пехоты),還曾經被稱為“蘇軍最強陸軍”。
像大名鼎鼎的“二戰王牌狙擊手”、蘇聯英雄瓦西里·扎伊采夫,就曾是一名紅海軍的小會計。
現實中,雖然瓦西里是大山裡出來的鄉下青年,但也並非西方合拍電影《兵臨城下》里那種大字不認幾個的半文盲,而是一名具有中專學歷並取得了會計資格的知識青年,戰前原本是一個紅海軍的“文職人員”。
戰後,扎伊采夫主動退役,服從政府分配來到了烏克蘭的一家紡織廠工作,擔任中層幹部,後來又調任到了基輔裁縫機廠當廠長,並定居在了那裡,直到1991年12月15日逝世於基輔家中,享年76歲(這個時間....)
退役後,瓦西里曾親筆寫過兩本關於狙擊術的教材,至今仍被俄羅斯軍隊用作經典教科書。
電影男主與原型,看瓦西里本人的眼神,明顯不是一般人
而在《兵臨城下》中,他竟然被描繪成了一個從山溝里“無縫銜接”到了斯大林格勒戰場,沒見過世面的鄉巴佬獵戶。
電影里還特意用一些“細節”表現了瓦西里的半文盲狀態——寫封信件,還要不停地問政委單詞怎麼拼。
《兵臨城下》里政委,瓦西里的女搭檔也教過他學文化
而現實中的瓦西里·扎伊采夫同志,這樣的一個原本坐辦公室的海軍文職人員,主動申請去前線後,竟然在陸戰中打爆了幾百個德國人。
要說蘇聯水兵上岸後之所以這麼強悍,很大程度上,就跟參戰人員素質較高有關。
這方面,蘇聯延續的是沙俄時代傳統,沙俄則是參照了早前的大英帝國,相較其他軍種,海軍的門檻高,待遇也好。
另外一個非常尷尬的原因是,衛國戰爭早期,蘇聯曾被納粹德軍打得相當被動,失去了眾多西部港口;與此同時,一大批蘇聯紅海軍的艦艇不是被擊沉就是被困港內動彈不得,根本無法像像美日或英德海軍那樣,在遠海上打出什麼氣貫長虹的艦隊決戰。
那麼,沒辦法駕駛船艦出擊的水兵們只好上岸,一部分被劃入了海軍步兵部隊(這是原本紅海軍自帶的一個兩棲兵種),另一部分則被編成了“海軍射擊兵”。他們將一部分艦炮拆下轉移到部分高地上充當岸炮使用,甚至一些人直接被訓練成了坦克手,開始在陸上英勇地和侵略者作戰,從克里米亞的賽瓦斯托波爾保衛戰一直打到了柏林總理府!
勝利日“不朽軍團”遊行中,普京總統手裡拿的就是他老爹的照片,普京爸爸在衛國戰爭中,曾經是一名海軍步兵
那時的蘇聯海軍共有五個“區艦隊”,分別為:北太平洋區艦隊、紅旗阿穆爾河區艦隊、裏海區艦隊、多瑙河區艦隊、平斯克區艦隊。這五個區艦隊均參加了二戰,除了遠東的北太平洋和阿穆爾(黑龍江)區艦隊外,另外三個都有大量紅海軍上岸打陸戰。
這些穿着海魂衫打陸戰的紅海軍們,總能讓德軍措手不及。他們不但技術過硬,體格也更強壯(海軍伙食好),而且作戰勇猛,無所畏懼,總會爆發出強悍的戰鬥力,以至於引起了德軍的極大恐慌,直接將這些穿海魂衫的“陸軍”稱為了“條紋惡魔”。
就這樣,海魂衫成為了蘇軍英勇無畏的象徵,更被認作了蘇軍精銳部隊的一大元素,並一直延續到了俄羅斯聯邦時代。
如今的俄羅斯海軍步兵,字面上基本等同於其他國家軍事力量中的“海軍陸戰隊”。
而且,俄羅斯海軍步兵還有傘兵編製,也裝備陸軍裝甲等重型武器,以適應多種情形的陸戰需要。
目前,俄軍海軍步兵包括太平洋艦隊所屬的第55師,以及北方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所屬的海軍步兵獨立旅,以及黑海艦隊和裏海分艦隊的海軍步兵獨立團,規模還是可以的。
跟蘇聯時代差不多,當今的俄羅斯海軍步兵,仍舊屬於一個陸地戰場上的重要角色。
曾經的兩次車臣戰爭、2008年的俄格戰爭和敘利亞戰場上,都有他們勇猛的身影,戰績相當不賴,都給敵人造成過巨大陰影。
只是....到了烏克蘭戰場上,似乎...情況有點不那麼“哈拉少了”。
畢竟,佔了整個地球陸地面積的11.4%的俄羅斯,地域遼闊,周邊環境又特別複雜。進入相持階段後,俄軍兵員就開始相當吃緊了,那些“精銳”的海軍步兵們再能打,也不能全拉到西部戰場上跟烏軍作戰,大部分,還得留下來守家。
結果,今年6月的時候,駐紮在遠東地區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的俄海軍太平洋艦隊第155獨立海軍步兵旅,開始招募50-65歲的退休大爺組建老虎志願兵營。
據悉,經過1個月訓練後,這些老大爺們將會戴着獨具俄熊特色的“海軍步兵”貝雷帽,穿上象徵精銳部隊的海魂衫,拉到烏克蘭戰場上“發揮餘熱”。
不過,雖然他們年紀上尷尬了些,但換個角度想想,這些老大爺們,很多都經歷過蘇聯歲月,也挺符合那種堅韌,低需求和高度服從性的“海軍步兵”品格。
還有一次,也挺尷尬。
前陣子,在哈爾科夫方向,烏克蘭軍隊追擊倉促撤離的俄軍時,俘獲了一些俄羅斯坦克兵。經過審訊得知,他們原來是在波羅的海艦隊開軍艦的,經過半個多月的訓練後,作為海軍步兵拉到了烏克蘭戰場開坦克。
水兵上岸打陸戰,屬於蘇聯/俄羅斯的光榮傳統,效果一直非常不錯。但這般“丟手藝”的,確實很不常見。
有意思的是,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樣,隨着衛國戰爭中蘇聯紅海軍的名聲遠揚,海魂衫也成了英勇無畏鋼鐵硬漢的象徵,除了海軍相關兵種,其他作戰單位,也非常喜愛條紋元素的軍裝。
比如,空降兵的藍色的貝雷帽+藍白條紋海魂衫的穿搭。淺藍與白色相交的條紋,指代的就是藍天白雲。
閱兵式上的蘇聯空降部隊的傘兵
閱兵式上的俄羅斯傘兵
再加上一套現代化裝備,確實給人一種“條紋壯漢”特別精銳,戰鬥力爆棚,很不好惹的感覺。
還有綠色條紋的,是俄羅斯邊防部隊。
除了綠條紋的海魂衫,俄邊防部隊同時搭配了綠色的帽子。
可能,這是當年的設計者聯想起了邊境上那廣袤的大森林吧。
穿紅條紋帶小紅帽的,則是俄羅斯國家近衛軍。他們的角色,有點類似於咱們的武警部隊。
此外,橙色海魂衫+橙色貝雷帽,是俄羅斯緊急情況部下屬力量,他們的日常工作就是處理意外事故和災害搶險等等。
如今的俄聯邦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就是在上世紀90年代做俄羅斯緊急情況部負責人的時候,乾淨利落地處理了烏法煉油廠事故,進而引起了莫斯科方面的更多關注。之後在“貴人”的不斷提攜下,仕途平步青雲,即便他沒有經歷過任何前線實戰,卻順利獲得了大將軍銜。
俄羅斯緊急情況部負責人時的紹伊古,經常不畏風險,親臨事故現場指揮
不過,長期以來,特別是俄羅斯最新兩輪軍改之前,很多時候,俄軍們穿衣服特別不講究,尤其是那些前線軍人,都很愛走“混搭風”。
以至於有網友做出了這麼個“梗”。
即便是跟大領導合影,也穿得五花八門。
第二次車臣戰爭時,代總統普京視察前線
這個梗還說,如果你遭遇到一群軍服穿得亂七八糟,裡面還露着一抹海魂衫的俄熊,這類的“混搭毛子”,那絕對是一等一精銳,身經百戰的老兵了。戰鬥力和他們手中的伏特加成正比。
穿上海魂衫,今晚空降洛杉磯
當然,上述都是戲言而已。
在接連的兩次軍改後,精銳的俄軍已經穿這樣了。要不是手裡的俄制武器,你說這是美軍,都有人信。
敘利亞戰場上的俄軍特種部隊
還有2014年,克里米亞的“小綠人”,也一改之前俄軍土得掉渣的“乞丐軍”形象。
下圖是赫爾松街頭站崗的俄軍。從露出的條紋海魂衫判斷,他就應該是位“海軍步兵”。
然而,雖然如今俄軍衣服穿的統一,不顯得土氣了,但最近戰場的表現,卻是比較一言難盡。
不過,目前就輕易下結論,似乎仍舊為時尚早。
畢竟,從歷史上看,俄羅斯/蘇聯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它能承受巨大的傷亡,付出難以想象的代價而保持不崩潰。
二戰時法國幾十萬傷亡的損失就舉國投降了,但蘇聯傷亡數千萬卻堅持到了勝利!
每次,它幾乎全都是被逼到了最不“哈拉少”的時候,才會突然雄起暴兵,再用極大的代價,把對方耗死。
這個國家打仗可能不是很漂亮,戰損通常都比對手要多得多,但它就是能一直跟你打下去,死扛到底。
而美歐那邊是不是能夠接得下來,就得另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