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傷亡過百,導彈只是警告,非致命一擊!俄槍口抬高一毫米?

2022年10月11日13:42:31 軍事 1236

烏克蘭境內至少12個主要城市,在同一天遭導彈襲擊。

烏克蘭空軍發言人,俄軍從裏海黑海發射至少83枚導彈,烏防空系統擊落其中43枚。

空襲造成14死,97傷。

乍一聽,數字代表傷亡人數過百,但如果算巡航導彈數量的話,這個傷亡數字似乎不匹配。

如果要以大規模人員殺傷為目的,精算攻擊地點、場所的話,一枚導彈極可能造成比這個高得多的數字。

從這個角度說,俄方這次反擊,並非以人員殺傷為導向,畢竟是向人口密集的大城市發導彈。

烏克蘭傷亡過百,導彈只是警告,非致命一擊!俄槍口抬高一毫米? - 天天要聞

普京在與安全委員會開會時說,襲擊是根據國防部的建議,按照總參謀部的計劃,針對烏克蘭陸海空能源、軍事指揮與通訊設施進行大規模打擊。

“大規模”是跑不了的,但針對的是設施,要消滅烏方發動打擊的能力。

烏克蘭傷亡過百,導彈只是警告,非致命一擊!俄槍口抬高一毫米? - 天天要聞

烏方不斷強調導彈落入居民區、操場、兒童遊樂園等場地,似乎是針對平民設施。

目前來看,導彈落入更多的是空曠地,炸穿馬路下面城市水管,導致部分街區水漫金山,說明導彈有選擇地避開了人員最密集的民居或行政大樓

烏克蘭傷亡過百,導彈只是警告,非致命一擊!俄槍口抬高一毫米? - 天天要聞

從已有的視頻和照片來看,更多是路上車輛燃燒,以及大樓玻璃震碎一地的場景,沒有看到導彈直接扎進建築物,把大樓撕成兩片的場景。

仔細比較會發現,這和馬里烏波爾等戰場上所看到的建築物,像被狗啃過那種損毀是完全兩樣的。

從這個角度說,俄羅斯發泄了怒火,下導彈雨也是事實,但從造成的損毀來看,俄方還是在瞄準時,把槍口抬高了一毫米

本質上,這是警告,不是致命一擊

但這一定是俄烏之間新一輪惡性循環的重新啟動。

按普京的說法,是對基輔長期“恐怖活動”的回應,包括但不限於對克里米亞大橋的襲擊

烏克蘭傷亡過百,導彈只是警告,非致命一擊!俄槍口抬高一毫米? - 天天要聞

普京說,這次報復行動是針對烏克蘭能源、軍事指揮和通訊設施。他說,烏特種部隊是大橋恐襲的策劃者、組織和實施者。他還指控烏克蘭涉嫌進行其他襲擊,包括針對俄電、氣運輸設施,謀殺俄、烏公眾人物等,一定包括被炸的杜金娜

烏克蘭傷亡過百,導彈只是警告,非致命一擊!俄槍口抬高一毫米? - 天天要聞

另外,普京還說,烏克蘭還企圖炸掉“土耳其溪”天然氣傳輸系統的一部分。

普京說,烏克蘭安全部試圖以俄羅斯庫爾斯克核電站為目標,襲擊高壓輸電線。

他說,這一切都有證據,有肇事者的證詞,如果烏克蘭繼續實施反報復,俄方將出嚴厲反擊。

這次,導彈雨,肯定還不算最嚴厲,也說明,普京對於實施更強硬的行動,還有後手。俄羅斯面對西方的圍剿,沒有退路。

對使用兵器的選擇,數量和級別,都有提升的可能。

就看烏克蘭方面怎麼選擇,是推升暴力回應的等級,還是認慫?

此時此刻,認慫絕不是烏克蘭的選項,民意逼得澤連斯基不會選擇政治自殺,西方也需要他繼續當槍手。

這個局,不能草草收場。

澤連斯基說,烏克蘭不會因此被嚇倒,發誓要讓俄軍在戰場上更痛苦

烏克蘭傷亡過百,導彈只是警告,非致命一擊!俄槍口抬高一毫米? - 天天要聞

空襲後,他和拜登進行了“富有成效的對話”,防空防務合作成為重中之重

而拜登也在通話中對澤連斯基保證,美國將繼續提供支持,同時譴責俄羅斯的“無意義攻擊”。

2月24號以來,美國已提供烏克蘭價值超過168億美元的軍援,經濟制裁已經到第八輪

俄、西方之間正在形成全方位“以暴易暴”的惡性循環。

俄羅斯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也放狠話,“除了保衛我們的人民、守衛國境之外,我們未來行動的目標應該是徹底剷除烏克蘭政治政權”。

烏克蘭傷亡過百,導彈只是警告,非致命一擊!俄槍口抬高一毫米? - 天天要聞

他說,俄羅斯對犯罪的反應只能是用一種為世界所接受的方式, “消滅恐怖分子”。

為世界所接受,這個難說,但烏克蘭問題,各國的看法,不見得一定會被美國西方帶跑!

目前形勢下,雙方都退無可退。

其實,聽起來,俄羅斯官員的話都不算新奇,但背後說明的是,烏克蘭極端分子是不會允許美俄之間有任何商談或交易的可能

最近,拜登被問到是不是會在即將舉行的印尼G20峰會上,與普京會面,拜登居然說,不一定,到時候再看。

烏克蘭傷亡過百,導彈只是警告,非致命一擊!俄槍口抬高一毫米? - 天天要聞

他竟然沒有一口拒絕,沒有給普京加一堆“屠夫”之類的負面形容詞,這讓烏克蘭和其他各方的極端分子超級警惕,生怕事情出現轉機

這解釋了用克里米亞大橋爆炸作為第一槍,誘發俄羅斯不得不強烈反應,讓拜登與普京的會面破局,挾持俄烏局勢沿着極端勢力所設定的軌道繼續演變

所以,拜登這次只能以一種既定的腔調批俄羅斯:美國和盟友、夥伴將持續讓俄羅斯付出代價,“讓俄羅斯就其戰爭罪行和暴行負責,並向烏克蘭提供安全、經濟和人道援助”。

美國國內有深層政府Deep State,圍繞烏克蘭問題的則有深層勢力,包括烏克蘭國內納粹組織、來自歐洲等地的極端分子,以及美國國內的戰爭得利者等

但凡俄美之間稍有緩和,俄烏之間稍有轉機,深層勢力就會出手

從某種程度說,他們才是真正要誘使俄羅斯用核武器這個大殺器的人。

渾水摸魚,水越渾,魚越大。

這是俄烏衝突的一個規律,也是目前最無解、最無奈的地方。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盧秀燕祝江啟臣選台中市長心想事成,未正面回應是否參選國民黨主席 - 天天要聞

盧秀燕祝江啟臣選台中市長心想事成,未正面回應是否參選國民黨主席

中國國民黨籍台中市長盧秀燕5月12日出席豐原區多所小學活動中心興建工程聯合動土典禮,與有意參選下屆台中市長的藍營民代江啟臣同台。盧秀燕致辭時特別提到,明年要地方選舉,在座包括民代、里長都對台中市校園活動中心建設有所奉獻,明年有些人要爭取連任,有些要選縣市長,在此祝福大家心想事成。台中市教育局12日舉辦“...
台軍“海馬斯”火箭昨首次試射,專家:如同“移動靶標”難逃敗局 - 天天要聞

台軍“海馬斯”火箭昨首次試射,專家:如同“移動靶標”難逃敗局

5月12日,台軍“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在屏東縣九鵬地區完成首次實彈射擊。台軍此前向美國採購29套該系統,2024年首批11套已交付。有綠媒對此次試射大肆炒作,宣稱這是具備遠程打擊能力的“海馬斯”首次在島內公開實彈演練。然而,在實彈射擊過程中多次出現信號異常情況,台軍方對此稱是“增進排除故障能力”,引發群嘲。據...
印尼突發!“4名軍人、9名平民死亡” - 天天要聞

印尼突發!“4名軍人、9名平民死亡”

據路透社5月12日報道,印尼軍方官員對當地媒體說,印尼西爪哇省12日在處理過期軍用彈藥時發生爆炸,造成13人死亡。這是該國一年多來發生的第二起涉及過期彈藥的事件。據報道,軍方發言人克里斯托梅·西安圖裡告訴印尼羅盤電視台,遇難者中有9人是平民
高光時刻牽動世界目光,三大喜訊見證中國崛起新征程 - 天天要聞

高光時刻牽動世界目光,三大喜訊見證中國崛起新征程

中國,牽動世界目光。近日,重磅喜訊傳來,神州大地洋溢着喜悅氛圍,民眾心中滿是歡欣鼓舞,恰似新春佳節般的熱鬧與歡騰。三項重磅喜訊成果,不僅深刻影響國際格局,更彰顯中國智慧與擔當。5月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俄羅斯聯邦聯合發表《關於進一步深化中俄
時刻準備出征,他們把被褥裝入行軍背囊 - 天天要聞

時刻準備出征,他們把被褥裝入行軍背囊

暮春時節,記者走進正在野外駐訓的空軍某部宿營地。班排宿舍內,“豆腐塊”不見了,每張床上只放了一個行軍背囊,被褥、床單等物品均收入其中,個人戰鬥攜行具則整齊擺在床下。“內務設置越簡約高效,戰備狀態越貼近實戰。”該部領導告訴記者,這段時間,他們深入學習新修訂的共同條令中“內務設置應當根據不同戰備狀態統一...
總台記者觀察丨哈馬斯釋放美以雙國籍士兵 以方堅稱未承諾停火 - 天天要聞

總台記者觀察丨哈馬斯釋放美以雙國籍士兵 以方堅稱未承諾停火

據以色列多家媒體12日報道,以國防軍已於今天中午暫停對加沙地帶的炮擊,準備為哈馬斯釋放以色列士兵艾丹·亞歷山大開闢“安全走廊”。據以色列陸軍電視台消息稱,亞歷山大已於當天晚些時候在加沙南部的汗尤尼斯被釋放。以色列士兵艾丹·亞歷山大在美國新澤西州長大,擁有美國以色列雙重國籍,被認為是扣押在加沙地帶的最後...
《士兵突擊》從裝甲步兵團到A大隊,對許三多真的是好事嗎? - 天天要聞

《士兵突擊》從裝甲步兵團到A大隊,對許三多真的是好事嗎?

在《士兵突擊》最開始的許三多,人家是在702團服役的,從最早的紅三連草原五班再到鋼七連的三班,後續獨自留守鋼七連長達一年多的時間,直到後續成功通過演習又來到了A大隊,成了一名A大隊的特種兵,看起來,許三多也完成了自己的逆襲,可當我們冷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