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二戰中日軍部隊里到處都是十幾歲的年輕士兵,他們用稚嫩的小手,提着沉重的步槍在戰場的角落裡奮力地拼殺着,他們不該成為法西斯戰爭的犧牲品,並且犧牲沒有任何價值,因為這場戰爭從根源上就是赤裸裸的不義戰爭、侵略戰爭!
從人類文明誕生起,戰爭便一直環繞在我們身邊。眾所周知,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法西斯軸心國都是極其瘋狂的,在他們的眼中只有侵略和戰爭,
法西斯國家希望通過戰爭來達到自身安全度過經濟危機的目的。
在人類歷史上,日本是唯一一個經歷過原子彈爆炸的國家。自從日本無條件投降以來,日本總是把自己包裝成原子彈爆炸的“受害者”,對於美軍用原子彈轟炸日本的原因和歷史背景卻隻字不提。
1931年到1945年期間,由德意日三國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給全世界人類帶來了極大的災難。戰爭範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6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捲入這場戰爭之中。1945年之後,法西斯軸心國中只剩下了一個日本。
在人類戰爭史上,日本人對戰爭的瘋狂和渴望也是極其少見的。然而,戰後對納粹的追責、清算至今仍未停止。日本百般抵賴侵略歷史,篡改教科書,重要領導人多次參拜靖國神社等無恥行為一次次地衝撞着國際公理和正義的底線。
一直妄圖覬覦中國的日本島國,在二戰時期的表現駭人聽聞,可謂是“狠起來連自己都殺”。日本軍國主義狂熱分子在二戰末期大肆宣揚在國內實行“一億玉碎”計劃。所謂“一億玉碎”,是日本在二戰末期眼看大勢已去,提出的喪心病狂的“本土決戰”計劃,指在盟軍進入日本島後,日本上億民眾將拒絕投降,以生命來守護祖國家園。
一旦這個計劃真的實現,大和民族恐怕會面臨滅族之災。其實,日本就是“十億玉碎”,也照樣要戰敗。不過,日本在挨了美國的兩顆原子彈後,再也不敢冒這麼大的風險了,於是在1945年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這個瘋狂的計劃,最終也沒有被實施。
那麼,日本“一億玉碎”計划到底是怎麼樣的呢?為什麼日本最終放棄了這個計劃呢?這個計劃真的有傳說中那麼令人髮指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場充斥着血腥陰謀的計劃吧!喜歡本期文章的小夥伴可以點贊收藏防止下次迷路哦!
計劃的背景
位於美國夏威夷群島中的珍珠港是美國在太平洋最大的軍事基地,也是日本妄圖佔領東南亞的主要障礙。1941年,二戰進入了一個緊張的階段。一方面入侵蘇聯的德國困在了俄羅斯的冰天雪地之中,另一方面隨着中國各地熱火朝天的抗日戰爭讓日本有苦難言,急需掠奪南洋的戰略物資來補充日益龐大的軍需物資。
雖然美國尚未參戰,但是一直擔任着反法西斯聯盟的兵工廠。除此之外,早在1940年,美國就凍結了日本在美的全部資產,停止向日本進行石油輸出,譴責日本對中國的侵略行為,並一直催促日本從中國撤軍。一連番的動作讓日本對美國懷恨在心。
懷揣着儘快佔領南洋諸島的目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制定了襲擊美國太平洋艦隊的“珍珠港計劃”。為了迷惑美國人,在襲擊之前,日本一方面假模假式地跟美國進行着“和平”談判,另一方面則是快馬加鞭地對突襲的主力部隊進行秘密訓練。
1941年12月7日凌晨,珍珠港的美國士兵們沉浸在基地一片和諧之中,根本不知道接下來等待着他們的將會是一場血雨腥風。美國的軍艦和飛機一排排整齊地停靠在珍珠港中心周圍,此時,日軍第一批執行攻擊珍珠港任務的飛機已經穿雲破霧,向珍珠港席捲而來。
快到8點時,日軍的第一批飛機對島上主要軍事設施展開了喪心病狂地襲擊。經過45分鐘的持續攻擊,美軍的數百架飛機和艦船幾乎全部被炸毀。8點40分,沒有遇到任何抵抗的日本飛機順利完成突襲任務,開始準備返航。
8時55分,珍珠港駐守的美軍陷入一片慌亂之中,日軍的第二批執行任務的100多架飛機,配合著原先在港內埋伏的潛艇給混亂的美國士兵們以致命的打擊,整個基地片刻間陷入火海中濃煙四起。9點30分,耗時一個半小時的“偷襲珍珠港計劃”到此終結。
日本以極小的代價讓美國陷入了極大的戰爭災難漩渦中。次日,羅斯福在國會上把12月7日定為國恥日,隨即國會以全票通過了決定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
隨着美國也參與到二戰中來,戰爭也漸漸地落下帷幕。而日本軍隊在各大戰場上屢戰屢敗,失敗已成定局。日本在盟軍的緊追不捨下,逃得潰不成軍,現在等待他們的只有戰敗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同年在東京灣天皇簽下了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中國抗日戰爭宣告結束。
大家猜猜日本究竟為什麼這麼快就投降了呢?原來是因為美國“給了”日本兩枚原子彈,使得日本實在不敢再一次冒舉國覆滅的風險,所以才繳械投降。但是在侵華戰爭終結之際,戰敗已定的情況下,日本軍國主義者還打算不惜一切代價對抗到底,全世界就只剩下日本還不肯投降,拚死抵抗。美國在結束歐洲戰局之後,立馬投入到了太平洋戰場,進一步加重了對日本的打擊。
與此同時,中國全體軍民也向日本在戰場上發起了反攻,此時的日本可以說是四面楚歌,連連敗退,曾經氣焰囂張的日本人已經陷入了完全被動的局面。但此時的日本人,依然不甘心結束戰爭,在日本軍官的煽動下,日本組建了諸多的自殺隊,準備拼個你死我活。
更喪心病狂的是,日本還搞出個“一億玉碎”的計劃,打算讓一億的日本人全部武裝起來,與全世界為敵,接下來日本開始了不斷地自殺性攻擊,這導致了美國受到了極大的損害。
美國人面對日本人的玉碎計劃有點不知所措,而囂張的日本人也認為這種瘋狂的行徑,肯定能對美軍造成威脅。不僅如此,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表演的瘋狂自殺式襲擊準備在中國戰場上以同樣的方式上演。
日本軍隊企圖在盟軍登島之後利用剩下所有國民的生命與他們進行最後的殊死搏鬥,因此,即便日本最終敗下戰來,他們也要付出慘烈沉重的代價,因此在“一億玉碎”的計劃面前,盟軍無奈只能停下進攻的步伐,進入了緊張的戰略部署階段。
日本現已成為了過街的老鼠,誰走過去都想踢一腳,巨大的壓力使得孤軍戰鬥的日本只能採取防守措施。然而,戰爭拖得越久,其軍需物資也會越來越匱乏。眼下所有的線路交通已被盟軍徹底切斷,物資補給無法抵達前線。於是為了保證戰爭所需要的戰備充足,有日本軍官提出把島上所有14歲以下的孩子都殺了,這也是“一億玉碎”計劃中慘無人道的一條政策。
即使面對這樣的情形,日本依舊不願意放棄“一億玉碎”的計劃,日本人的自殺謝罪就是所謂的“玉碎”計劃,這個計劃就是通過全體日本軍民和盟軍最終魚死網破。日本懷揣着即便是全軍覆滅也要讓美蘇付出代價的瘋狂想法,這種根本不考慮民眾生死的做法也體現了日本軍國主義的血腥和瘋狂。
計劃的內容
我們先從字面上來看日本的“一億玉碎”計劃,“一億”應該是指日本全體國民總人數。但實際上,即使在二戰開始前,日本的人口總數也不夠八千萬。所謂的“一億”,只不過是日本殖民統治根深蒂固的想法。
雖說在日本本土的人口只有七千五百多萬,但朝鮮、台灣、偽滿等地區在日本看來都是它的殖民地。加上所有殖民地的人口剛好勉強湊夠一億人,而日本心裡打的小算盤就是將所有殖民地人口都算在裡面。
不過,由於統治時間較短以及文化傳統的差異,殖民地的居民斷然不會選擇跟着他們一塊去送死。而居住在日本國內的人民,雖然他們一直以來接受着至高無上的精神榮譽的灌輸,但在生死存亡之際,他們又能有多少人會誓死追隨天皇,走上必死的道路呢?所以說,日本軍方所謂的“一億玉碎”是根本實現不了的。而日本之所以提出這個計劃,其實也是一種討價還價的要挾手段。
無條件投降是對法西斯國家的唯一要求,而日本卻始終不願意接受。因為按正常情況來看,當時日本天皇最終肯定會被定義為戰犯,並且接受人民的審判。但由於日本天皇在日本的特殊地位,所以日本人斷然無法接受,即使投降也得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投降,比如放過日本“至高無上”的天皇,但他們提出的條件又是盟國無法同意的。
在雙方都不願讓步的情況下,日本提出了一億玉碎計劃,企圖通過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方式逼迫盟國讓步。與其借口日本想通過這個計劃威脅恐嚇盟國,不如說是它在給自己的要挾壯膽子。腦子清楚的人都知道這個所謂的“一億玉碎”計劃就是日本那麼一說,計劃如果真正實施下去,那麼日本這個國家從此也就不復存在了。但最終的結果就是,日本人的無賴戰術成功了。
日本的最終目標,是想要動員全體國民參與到戰爭中去,使美軍因精疲力盡而被迫停戰。日本的無數場戰爭在被稱作“陸軍之城”的廣島爆發,整個城市的人民都陷入了一種瘋狂的狀態。
日軍的負隅頑抗使得美國無奈之下只能修改曾經制定好的登陸日本的作戰方案。即為了減少盟軍的無意義的傷亡,也為了儘快逼迫日本投降,美國總統杜魯門下令對日本開展原子彈轟炸任務。可能美國人實在是害怕了日本人的自殺式襲擊,認為繼續打下去毫無意義,雙方消耗國體,所以乾脆給他來兩枚原子彈,不僅可以震懾一下日本,也正好試一試原子彈的威力。
但“小男孩”的成功投放並沒有使瘋狂的日本人清醒。1945年8月6日凌晨,在接到了轟炸命令後,美國轟炸機飛行員隊長與戰友們接受了一個多月的秘密訓練,在包括杜魯門總統在內的所有知情人看來,如果這枚“小男孩”投放成功,這場持續已久的戰爭有可能就此結束。
其實,在之前半個多月的時間裡,美國幾乎每天都會向日本各大城市投放勸他們投降的宣傳單,他們始終希望日本人能夠放下武器,無條件投降。但是在整個日本從上到下全都置之不理。
就在8月6日之前,美軍也曾經在廣島空投過宣傳單,告訴廣島的居民最近會有大規模的爆炸,建議儘快撤離。然而,儘管美國秉持着人道主發出警告,但日本人根本沒有放在心上過,一點點警示作用都沒起到。
凌晨2:45分,這枚“小男孩”的特殊炸彈離開了太平洋天寧島基地,消失在了茫茫夜空。早上8點左右,轟炸員駕駛着飛機抵達廣島上空,負責投彈的人大喊一聲“投擲”後,轟炸員立即駕駛着飛機快速逃離了現場。頃刻之間,天地間突然被一道刺眼的光鮮撕開一道巨大的口子。緊接着,一團深色的煙霧順勢飄向天空上方,漸漸地在天空中膨脹起來,形成了一朵罕見的蘑菇雲。
在巨型的轟炸之下,整個城市瞬間變成了一片廢墟。很多人還沒反應過來就已經在轟炸下灰飛煙滅,甚至都沒有能證明自己在這裡存在過的痕迹。更多的人因為爆炸的衝擊波導致了嚴重的併發症,只能在不久的將來痛苦地等待着生命的盡頭。據統計,在此次爆炸下整個廣島的死亡人數高達20萬,至此所有人都覺得戰爭馬上就要結束了。
廣島原子彈爆炸16小時後,美國總統就向全世界宣布在日本廣
島投放的是一枚原子彈。與此同時,再次對日本發出警告,儘快無條件投降,否則將會有更大的打擊。然而,讓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剛剛經歷了血雨腥風的廣島並沒有讓瘋狂的日本認清現實。他們始終認為美國僅僅只有一個原子彈,毀滅了區區一個廣島,沒什麼大問題,全日本的人民還可以隨時出來戰鬥。日本天皇再次拒絕在投降書上簽字。
這時的美國人才意識到,僅僅這一次襲擊並不能讓癲狂的日本清醒過來,於是美軍再一次啟動了瘋狂的大型轟炸,這次轟炸承載着對日本法西斯的新仇舊恨—飛機駛向了目標城市長崎。
中午轟炸飛機抵達長崎的上空中,這次襲擊導致長崎市10萬多人在當日傷亡或者失蹤。數以萬計的死傷民眾終於喚醒了日本天皇的良知,他終於對美國的原子彈產生了恐懼,害怕還會有更多的原子彈最終降落在日本的土地上。1945年8月,日本天皇最終發布投降詔書,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
這場波及全世界的大戰終於畫上句號了。不可一世的日本軍部在吃了兩顆原子彈後,再也沒有力氣繼續抵抗,只有投降這一條路可以選擇,那麼“一億玉碎”計劃自然就沒有實行,而就算日本全體國民全副武裝,在武裝齊全的美軍面前,損失慘重的只可能會是日軍。
接下來作為日本同盟國的德意兩國,已經繳械投降,只有日本獨自在拚命抵抗,所需戰略物資的供應鏈均被切斷,經濟和工業遭到毀滅性打擊。美、蘇兩國在瓜分完歐洲之後,同時劍指東亞,以達到在全世界各個戰略要地布局的目的。蘇軍也很快在中國東北地區開始了大掃蕩,朝鮮半島和日本本島都在蘇軍虎視眈眈之下。
中國也對侵華日軍展開席捲殘雲般的清剿,失去海空軍優勢的日軍,基本已經沒有了回國的退路,如果不投降,就一定會被堅決地消滅。而且中國軍隊會加入對日本本土的進攻,畢竟以無可替代的地理位置,會成為美、蘇要求協同作戰的理想目標。
在當時世界三大國的合力夾擊下,日本本土雖然還有大量
的軍隊,但已經被圍困成為了一座孤島,戰鬥所需的物資無法提供,就算全民皆兵展開爭奪戰,都只會遭到更為猛烈的打擊,也必然在對方優勢的炮火下,血流成河,最終會被砸扁、碾碎,直至徹底的摧毀。
計劃的影響
日本為何能夠實行“玉碎”計劃,這與明治維新之後,日本的武士道精神逐漸演變成了法西斯主義,為了滿足國內發展的需求,對鄰國展開了領土和資源的掠奪;而在此過程中,日本軍國主義思想早已根植于軍隊和人民心中;這個百年狂熱的計劃,即使遭遇重大失敗,也很難被阻止。
導致發動侵略戰爭的軍國主義思想,是以天皇主義和武士道精神作為核心,天皇是日本所有民眾信仰的的神明,在崇高的武士道精神面前,其他的日本人生命如草芥一般,隨時隨地都可以棄如敝履。
日本軍國主義骨子裡的信仰始終是“人民為天皇而戰”,但是天皇和政府卻以人民的英勇就義作為他們之間交易談判的籌碼”,為了所謂的天皇,日本數不勝數的稚嫩少年無辜慘死他鄉,而挑起這場戰爭的罪魁禍首最終卻逃過了法律和道德的審判和制裁。
那些可憐的民眾到死都不會知道這場巨大的陰謀,日軍又怎麼會和民眾說出他們的卑劣行徑呢?他們只會用單單的幾句話迷惑民眾,不僅如此,日本的天皇陛下還向全國臣民昭告,鼓勵更多民眾參軍建國立業,因而,在迷惑性的“玉碎計劃”之下,日本的海軍、陸軍新兵一度達到了全軍70%以上。
而此時的日本天皇卻早早地在背地裡將自己的後路準備好了。他找人修建了一座地下宮室,裡面應有盡有。他打算待盟軍攻進來的那一天就躲進去,繼續做他的天皇,讓那些百姓替他受死。
日本政府到了二戰後期,知曉戰敗已成定局,而他們能夠做的就是通過犧牲本國人民此等卑劣戰術來贏得更多的籌碼,這些籌碼目的就是為了保全日本高高在上的天皇和高層的最終利益。
所以說,“一億玉碎”計劃從根本上就是一個騙局,他們用所謂的的武士道精神和民族責任感,來給國民不斷洗腦,當國民一腔熱血的衝上戰場陣亡後,他們的性命則一文不值,到死連個棺材都沒有,這就是日本的“一億玉碎”計劃。
當年日本為“一億玉碎”計劃做了很多的準備,最終美國的兩顆原子彈讓日本徹底從自己的美夢中驚醒,他們的計劃對美國來說無關痛癢,最多只是帶來美軍一些傷亡。日本的“一億玉碎”不了了之,從某個層面上來看,日本還要感謝美國。
結語
二戰中日軍部隊里到處都是十幾歲的年輕士兵,他們用稚嫩的小手,提着沉重的步槍在戰場的角落裡奮力的拼殺着,他們不該成為法西斯戰爭的犧牲品,並且犧牲沒有任何價值,因為這場戰爭從根源上就是赤裸裸的不義戰爭、侵略戰爭!
好了,本期內容到這裡就要和大家說再見了!屏幕前的你們看完文章後對日本這個瘋狂的計劃有什麼感受呢?把你的想法果斷地留在評論區吧!下期我們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