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美國“里根”號航母打擊群完成了“2017年以來美國航母首次訪問韓國”的使命,在日本海與韓國和日本艦艇舉行了大規模聯合演習後南下到達日本東部海域。
10月5日,“里根”號航母打擊群接到命令重返朝鮮半島附近海域。美國航母打擊群在朝鮮半島的重新部署非常不尋常。
這是美國在東亞製造又一個烏克蘭的計謀。
10月4日,朝鮮發射了一枚射程達4600公里的中遠程彈道導彈,越過了日本上空。這次發射的導彈已經是10天內的第五次。
4600公里完全可以覆蓋距離朝鮮半島3500公里的美國軍事基地關島。朝鮮這次試射就是告知美國,現在不僅可以打擊駐韓駐日美軍基地,而且可以打擊美國部署的第二島鏈的中心關島。
美韓聯軍立即向朝鮮半島東部海域發射了4枚地對地導彈予以回擊,並派出戰鬥機展開精準轟炸演習,揚言美韓完全有能力從源頭上打掉朝鮮發射的彈道導彈發射裝置。
這次軍事的升溫,有美國挑起的痕迹。拜登上任後,拋棄了特朗普與朝鮮和談的路線,認為朝鮮不可能放棄核武。
特朗普執政時期美朝談判達成默契與共識,朝鮮暫停試射中遠程彈道導彈,全面停止核試,美韓則不在朝鮮周邊舉行專門針對朝鮮的大型聯合軍演。
拜登一改特朗普的承諾,恢復了美韓聯合軍演,甚至在朝鮮周邊舉行了美日韓大型聯合軍演。
美國率先破壞平衡,朝鮮隨即頒布了新的核武政策,明確宣布了自己為擁核國家,而且聲明在任何艱難環境中都絕對不會解除核武裝。
這就等於關上了核武談判的大門,而這次射程達4600公里的中遠程彈道導彈的成功發射,預示着如果搭上核彈,美國的本土也不安全了。
事發後,美國不是在平息事件,或是尋求談判,而是繼續拱火。4日,美國總統拜登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通話,拜登對岸田文雄強調了美國對日本堅定的支持。
當天在九州以西實施了航空自衛隊與美海軍陸戰隊共計12架戰機的聯合訓練。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防長奧斯汀、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分別與日韓高層進行了通話,確認遏制朝鮮軍事威脅,需要美日韓三邊安全合作。
美國還將“里根”號航母打擊群調回朝鮮半島附近海域,這種不尋常的舉動可能有三個企圖。
一、在東北亞挑起事端,形成又一個戰區。
美國一直在中國周邊挑事,希望製造一個如同烏克蘭戰事的、可以拖累中國經濟的戰區。
東南亞國家受到俄烏衝突的教訓,並且與中國的合作有巨大的利益,沒有響應美國的鼓動。
印度雖然加入了美國主導的四國機制,但俄烏衝突後,表現出中立的態度。而且大量購買俄羅斯能源,在金磚國家和上合組織的活動中與中俄合作良好。
現在,在美國的刺激下,朝鮮表現出強硬的立場,日本韓國感到了危險,紛紛尋求美國的支持。拜登又看到了機會。
從兩次世界大戰來看,歐洲是個火藥庫,東北亞也是。周邊大國林立,牽一髮而動全身,中俄日韓朝美都不是省油的燈,如果發生戰事,朝鮮半島就是戰場。
俄烏衝突將歐洲、俄羅斯拖垮了,再一次的朝鮮戰爭,臨近中國,國際資金就會感到不安全,要撤資,戰區將會影響供應鏈,能源的穩定,影響企業的信心。如果能拖垮中國,美國何樂而不為。
二、東亞和東南亞是美國的心病
中國巨大市場和健全的供應鏈促使東亞和東南亞已經是世界製造業中心,全球製造業都在往這個區域投資,謀求發展。
現在,美國在尋求製造業回歸,美國的製造業供應鏈已經遠遠不如中國。這是美國一直頭痛的地方,現在美國和歐洲都深陷惡性通脹,經濟低迷。東南亞卻表現出高增長的態勢。
中國周邊這麼好的環境,美國是羨慕嫉妒恨。要打斷這片區域的發展趨勢,最好的辦法就是戰爭。俄烏衝突才半年,歐洲就徹底崩了,連正常的取暖都是問題了。
美國當然不會放過在中國周邊掀起一場戰爭的機會。徹底將東亞和東南亞經濟圈打殘。
三、即便不能達到目的,也能給中國添亂,並形成中國與西方對峙的局面
俄烏衝突已經將俄、歐、美捲入,中國既沒受影響,還得到了歐洲撤出的資金和外遷的製造業,以及俄羅斯廉價的能源。
長此以往,中國經濟將最早走出困境,而美國的高通脹還在持續。對美國來說,不能讓中國的經濟環境太安穩。
朝鮮發射中遠程彈道導彈讓日本韓國驚恐,美國要幫助盟友與朝鮮對抗。局勢一旦緊張,一點火星就能打起來。中國、俄羅斯一定會參戰,那麼歐盟就必定站隊美國。西方對付中俄的聯合陣線就組建成功。
日本因為台海局勢的變化,早已躍躍欲試,要對付中國。韓國擔心朝鮮也只能倒向美國。在美國鼓動下,局勢將越發緊張,朝鮮只能表現得更加強硬。
美國已經可以沒有任何心理障礙的炸毀“北溪”天然氣管道,為了更大的利益——拖垮中國,一定有決心再次製造朝鮮或者韓國難以忍受的事端,於是戰爭就會不期而至。中國就得再次抗美援朝。
美國的險惡用心已經昭然若揭,中國不能允許美國在周邊製造事端,更不能允許在周邊發生戰爭。這樣對中國付出的經濟代價太大,也中了美國的計謀。
中國花了幾十年建成的東亞東南亞經濟圈已經讓世界的中心在東移,這樣的成果不容美國的干預和破壞。如果讓美國得逞,後果不堪設想。
中國不能讓周邊出現一個烏克蘭,現在已經不是抗美援朝那麼簡單,戰事一啟,經濟、金融、供應鏈都會受到影響,還有一些國家會借勢倒向美國,東南亞也會亂起來。
如今,歐洲的戰事有長期化的趨勢,美國達到了目的。在東亞再造一個烏克蘭是美國下一步目標。
中國需要拿出非凡的勇氣和高超的智慧來制止這場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