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現在世界上有着幾十個國家,這些國家在面對很多事情時基本都有着自己的立場。在發生戰爭時,每個國家的立場都是不太一樣的,比如當年的朝鮮戰爭中就有着很多國家的身影,我們國家也派出了軍隊去支援朝鮮。
當時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對戰雙方是志願軍和聯合國軍,我們都知道志願軍是我們國家的,那麼聯合國軍是有哪些國家呢?聯合國軍中是有42個國家的,這中間美軍佔據着主導地位,其他國家大部分是屬於跟隨者了。
當時聯合國軍準備參與朝鮮戰爭中,提出的宗旨是“有兵力的國家出兵、有錢的國家出錢、有武器的國家出武器”。根據資料記載可以發現當時聯軍中有17個國家是參戰國,還有2個隱形參戰國和4個國家派出醫護人員。
聯軍中派醫護人員的國家
為什麼聯軍中派出醫護人員的這4個國家不算是參戰國呢?因為他們派出的醫護人員打的是國際紅十字會的旗號,也就是說他們除了救治聯軍中的傷員,也救治志願軍和朝鮮中的戰俘傷員。那這4個國家分別是丹麥、瑞典、挪威和意大利,可以說這4個國家沒有實際的參戰行為,他們負責的是戰爭中的醫療援助。
丹麥其實並不願意參與到打仗中的,但是迫於美國的壓力,丹麥人提出他們出一條破舊的運兵船,在被美國否決後立馬撤回了意見。不過丹麥在看到別的歐洲國家都很積極,有點不好意思不加入,最後決定走民事途徑,以紅十字會的名義出了一條醫療船。後來在戰爭中醫療船上的船員對於在很多來看病的傷員中沒有戰俘而覺得失望。
瑞典當時也派出了醫療隊,而且他們國家的醫療隊是戰爭中第一家派出來的。不過瑞典人是很聰明的,他們不願意直接到戰場上去,所以選擇了相對比較安穩的後方開設了醫院。這樣說起來瑞典確實不能算朝鮮戰爭中的直接參戰國,還有就是挪威也是派出了醫療隊,不過又和瑞典的醫療隊有點區別,因為挪威派出的是軍隊醫護人員。
雖然他們在去韓國時已經歸挪威的紅十字會管理,不過可能因為他們之前是軍隊的醫護人員。他們開設的醫院是在靠近前線的地方,所以他們除了收治聯軍中的傷員,也救治了100多名志願軍和人民軍的戰俘。說起來意大利的醫療隊是最符合紅十字會性質的,因為他們開設的醫院最終救治的大部分是韓國的百姓們。
奇葩國印度和中國開戰
我們可以看到這幾個派出醫療隊的國家開設的醫院基本都是在後方,醫療隊也都是以紅十字會的名義派出的,所以自然不能算是參戰國了。但是印度又和這些國家不一樣了,雖然印度也派出了醫療隊,但是他們直接是軍隊屬性的。從資料記載中能發現印度的醫療隊是空降兵醫療隊,也就是說這支醫療隊是屬於一線戰鬥部隊。
那印度是怎麼成為朝鮮戰爭中和中國對戰的一方呢?說起來原因也是比較奇特的,就是印度覺得自己是個中等強國,在國際事物中是有發言權的。當印度自以為自己是一個大國的行為受到了美國的輕視,在美國看來印度只是個剛獨立的殖民地。在朝鮮戰爭中印度剛開始想保持中立態度,不過美國卻用強硬的態度要求印度出兵。
當時印度是很猶豫的,一方面印度認為出兵了就是在世界各國面前承認自己只不過是個小國,這是很丟臉的;另一方面印度又怕得罪了美國。最終印度總理想出了一個方法,那就是派出軍隊中的第60野戰救護隊作為醫療隊,這個決定在印度國內引起了國防部的反對不過最終印度還是派出了這支醫療隊到朝鮮戰爭中。
那印度的醫療隊為什麼說是參戰了呢?首先這支醫療隊不是以紅十字會的名義派出的,不久後就被編入到英軍的隊伍中。其次就是這支醫療隊在後來的戰鬥中還參與過跳傘行動,在美軍方面拍下的照片中能看到這支醫療隊和美軍的戰鬥隊一起從飛機上跳傘到戰場中。在後來的很多場戰爭中都能看到這支醫療隊的參與。
奇葩國印度拉攏中國
為什麼說印度是一個奇葩國家呢?因為印度在那個時期的行為是印度代表在聯合國為中國說話的同時印度的軍隊在朝鮮戰場上和志願軍對戰。比如說1951年印度代表在聯合國反對通過宣布中國為侵略者的決議時,印度的這支醫療隊正和美軍一起猛攻志願軍。後來印度在給中美牽線重來談判時,印度的醫療隊和英軍一起對戰志願軍。
其實從我們國家的各種關於朝鮮戰爭中的記載能看到,印度在這場戰爭中更多時候是扮演着中間的一個橋樑。就是說那個時候中國和西方國家之間的溝通大部分是通過印度完成的。要知道在朝鮮戰爭開始沒多久後,面對美軍的囂張態度,印度幫中國給美國傳達過一句話,說的是如果美軍越過了三八線,那麼中國不會坐視不管。
其實在那個時候,印度為了幫助新成立的中國恢復聯合國的席位是做了很多努力的。在這件事上印度對中國是有着很大的幫助作用,雖然當時聯合國中的大部分國家是支持新成立的中國進入聯合國的,不過印度在這過程中是說了不少利於中國的好話,也做了不少事幫助中國的。在對戰中印度也是經常在中國和敵國之間代為傳話。
其實印度在當時國際上的位置相當於是標準的兩面派了,一方面印度覺得自己是一個大國,想成為亞洲的老大,中國作為印度周邊最重要的領國,印度總理一直想和中國搞好關係。另一方面印度不滿西方國家,它本身受到英國的影響又很大,也不敢太得罪美國,所以印度就成了中間的牆頭草,兩邊都想討好卻沒做到。
聯軍中出兵未成功的國家
在朝鮮戰爭的記載中,西方國家一直是把印度算成參戰國的,對於西方國家來說,印度和我們一起參與了那麼多場戰鬥,說它不是參戰國那不是在開玩笑么?其實在聯合國軍中有那麼幾個國家是屬於準備出兵,卻被美國不要的國家。說到這裡肯定就有人奇怪為什麼當時美國要拒絕這個準備出兵的國家成為自己的幫手呢?
我們先說巴西,要知道巴西可是在二戰中就一直跟隨着美國,二戰中給美軍提供了軍事基地,也一直積極的出兵參戰。當朝鮮戰爭開始後,巴西也表明了積極的參與態度,還承諾願意給聯軍提供自己掌握的各種手段。巴西後來在戰爭中也是一直跟美國說它在準備出兵,結果是戰爭結束巴西也沒出兵。
除了巴西還有其他的幾個小國家也是比較搞笑的,都跟美國說要出兵最後也沒參戰。比如說哥斯達黎加在得知要參戰時,很是高興的要出一個步兵連,但是美國在得知這支隊伍是招的志願者,沒訓練也沒武器時,就拒絕了。美國人當時認為如果讓哥斯達黎加的這支志願者隊伍去參戰,那不就是在現場上去拖後腿么。
還有薩爾瓦多也跟美國表明要去參戰,不過這個國家說只要美國給出錢出槍,他們肯定會派一個營去參戰。美國在聽到這裡後也拒絕了,因為當時聯軍中的其他國家都是自己出錢出武器的,對美國來講想讓它出錢,那是不可能的。後來美國聽到巴拿馬出47個人參戰也需要他們去出錢出槍,也趕緊撇開關係不用他們參戰了。
其實細算下來朝鮮戰爭中參與的國家是很多的,如果這幾個小國家都參戰了,那麼志願軍面對的就是22國聯軍了。當然了沒有這幾個國家志願軍面臨的就是17國聯軍,再加上2個隱形參戰國印度和日本。
在這中間印度真的稱得上奇葩國家了,印度在朝鮮戰爭中想成為一個老好人,一邊極力拉攏中國,一邊派軍隊和中國開戰。要知道印度派出的醫療隊是在一線戰場上了,最後還有着27人傷亡的記錄,真的是得不償失。
印度其實還是沒有認清楚自己在國際中的位置,如果印度沒有自以為是的想彰顯自己的影響力,就不會在歷史上被人們稱為奇葩國家了。要知道印度在當時那個時代是沒有很大影響力的,只能說印度的做法終究是兩面不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