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衝突:以色列沒有打醒阿拉伯人,反而讓中國人更清醒了!

本文信源來自權威報道【財聯社】【環球網】【光明網】(詳細信源附在文章末尾)。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文|麥子

編輯|麥子

“以色列活生生地將加沙地帶變成了人間煉獄”。

5月22日,加沙地帶衛生部門發布了聲明。

這場持續近兩年的戰火,已經吞噬了超過5.3萬名巴勒斯坦人的生命,兒童與青少年佔比高達62%,受傷人數也突破15萬人次。

加沙80%的建築淪為廢墟,230萬居民被迫流離失所,超過90%的倖存者都在依賴國際人道主義援助維持生計。

這樣觸目驚心的場景並未引起阿拉伯人的警醒,反倒讓中國人被打醒了。

出現這樣的境況究竟是為何?

第一段

5月16日,以色列又宣布要對加沙進行了新一輪大規模軍事進攻,叫作“基甸戰車”。

以色列軍方發言人公開宣稱,將“徹底清除加沙北部的哈馬斯存在”。

雖說他說出的目標是針對哈馬斯,想要“解救人質”。

但是巴勒斯坦的平民生活區也同樣置身其中,許多平民也都面臨著生存危機。

他們採用極端的戰術,出動戰機與坦克,對加沙中部地區展開了將近瘋狂的地毯式轟炸。

在行動的第一天,便有300多個平民因此而喪失了生命。

在此之後,內塔尼亞胡又表示他們的軍隊將大規模進入並接管整個加沙地帶。

更令人震驚的是,5月20日,以色列軍隊無視國際法準則,公然向一支由23國組成的國際調查團開火。

當時,調查團的車輛正在前往衝突現場進行調查,卻遭到以軍的攻擊,迫使車輛不得不緊急倒車逃離。

這樣公然違反《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的行為,暴露他們試圖掩蓋戰爭罪行的企圖,也引發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

以色列國防軍的“人口置換”計劃也已經浮出水面,他們想要通過摧毀供水系統、切斷電力供應,迫使巴勒斯坦人“自願”離開加沙。

美國媒體還報道,特朗普政府還在計划著將上百萬巴勒斯坦人從加沙地帶永久遷往利比亞。

如若這樣的計劃得以實現,那麼巴勒斯坦的領土便要變得更加支離破碎。

早在去年2月,巴西總統便站出來聲稱以方的行為是種族滅絕。

現如今,以色列的軍事行動也正在一步步地演變為系統性的種族滅絕。

巴勒斯坦面臨這樣的局面不禁讓人為以色列的行為而感到不滿。

回想當初猶太人因為受到納粹德國的攻擊而死傷慘重,他們跑到這裡求他們收留自己。

善良的巴勒斯坦人出於人道主義原則,選擇了接納他們,還同意他們劃地建國。

然而現在的以色列卻將槍口又對準了他們,不禁讓人難以接受。

這就好比一個流浪漢為了生活,選擇向一個住着大房子的人求助。

在房子主人的應許下,流浪漢住了進去,可誰能想到流浪漢站穩腳跟之後便想要解決房子主人,獨佔這個房子。

可是面對着以色列這樣的暴行,同時阿拉伯世界的國家的反應卻有些讓人失望。

阿拉伯世界的反應

沙特阿拉伯雖然在口頭上對以色列的行為予以譴責,但在實際行動中,卻仍然維持着與美國的軍售合作關係。

美國作為以色列的堅定支持者,長期向其提供軍事援助和政治庇護。

沙特等國與美國的緊密聯繫,使得它們在巴以問題上難以採取強硬立場,不好一直站在巴勒斯坦的背後。

阿聯酋、巴林等國此前曾與以色列簽署了代表着關係正常化的《亞伯拉罕協議》。

在衝突期間這些不僅沒有受到影響,雙方之間甚至還加大了能源貿易往來。

這樣的行為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巴勒斯坦人民苦難,無疑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阿拉伯世界在巴以問題上的整體影響力。

作為中東重要力量的伊朗,雖然在去年突襲過以色列,也一度向巴勒斯坦的反抗組織提供過軍事支持。

但是從今年年初開始,為了防止地區的緊張局勢升級,選擇暫停了軍事行動。

伊朗的這一決定,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阿拉伯陣營對以色列的制衡力量大幅削弱。

阿拉伯世界內部的遲疑,使得它們難以形成統一的力量來對抗以色列的惡行,只能隔得老遠來進行“勸架”。

畢竟以色列背後還有着美國的支持,如果自身的實力都難以保證,何來實現自己以及阿拉伯世界的發展。

面對着巴勒斯坦所經歷的苦難,作為旁觀者的中國人也能夠對此產生共情。

國人的共情

中國人民親身經歷了被侵略、被壓迫的痛苦歲月,深知國家主權和人民生命安全被踐踏的滋味。

回顧中國的近代史,從割讓香港島給英國再到抗日戰爭時期,無數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我們也曾經歷過四處躲藏炮彈攻擊的生活,也曾渴望過有人來主持公道、前來解救自己。

但是最終能救自己的還是只有自己,一步步地靠着自己變得強大,才迎來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正是因為有過這樣慘痛的歷史遭遇,當看到巴勒斯坦人民在以色列的壓迫下,家園被摧毀、生命被踐踏時。

中國人民能夠深刻體會到他們的苦難,從而產生強烈的共情,都在希望他們可以變強保護自己。

而這種歷史共情也轉化為了堅定的外交行動。

巴以衝突以來,中國多次向加沙地區提供了緊急人道主義援助。

援助物資涵蓋了醫療設備、食品和藥品等急需物資,為緩解當地民眾的生活困境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幫助。

5月21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還對此表示,我們將會堅持站在公平正義這邊,為推動停火止戰做出更多的努力。

曾經淋過雨如今要為別人撐起傘,中國又一次展現出了大國擔當,在為和平發展做出貢獻。

結語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唯有團結自強、堅守正義,才能打破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

希望巴以衝突的戰火可以早日平息,巴勒斯坦人民受傷的心可以早日得到安慰,也希望不再有無辜的人受到傷害。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內容信息來源:【財聯社】【環球網】【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