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要“幫忙”調解,印度拒絕:克什米爾爭端是個雙邊問題”

【文/觀察者網 邵昀】

美國總統特朗普稱美方“斡旋”了印度和巴基斯坦衝突,並放話將繼續“幫助”兩國就克什米爾問題達成解決方案,但印度對此並不買賬。5月12日,印度駐新加坡高級專員希爾帕克·安布爾(shilpak ambule)接受彭博電視台採訪表示,克什米爾爭端是個“雙邊問題”,印度拒絕任何外部“調解”。

當被問及美國在印巴停火協議中扮演的角色時,安布爾說:“對印方而言,克什米爾是一個雙邊問題,而非國際問題。”他補充:“對我們來說,‘調解’這個詞不適用於克什米爾問題。”報道評價,這代表印度“拒絕”了美方的調解呼籲。

按照安布爾的說法,停火協議之所以達成,是因為巴基斯坦軍事行動負責人與印方軍事行動負責人“取得了聯繫”,且印方已經實現了“摧毀恐怖分子營地”的目標。他堅持,談判完全是在印巴之間進行的。“外交確實會進行,我們也會與對方官員進行對話,但這是為了闡明我們的立場,以及我們對巴基斯坦的要求。”

巴基斯坦軍方則稱,是印度首先提出讓局勢降級。據巴基斯坦《論壇快報》12日報道,巴基斯坦三軍新聞局局長喬杜里11日在新聞發布會上應詢回復稱,巴基斯坦從未提出過停火請求。他說:“5月6日和7日晚……印方提出了停火請求,巴基斯坦的回應也很明確:我們只有在作出應有的回應後,才會進一步溝通。”

安布爾接受採訪 彭博電視台節目截圖

此前,在持續數周的緊張局勢之後,印度和巴基斯坦於5月10日達成停火協議,同意立即停火。但在印巴兩國宣布之前,特朗普就率先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這一消息,並稱停火協議是在“美國斡旋”之下達成的。

當地時間11日,特朗普進一步在其自創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發文稱,他為美國“幫助”印巴兩國“做出這一歷史性的英勇決定而感到自豪”。特朗普放話,他會大幅增加美國與印巴的貿易往來,並與印巴合作,“看看是否能在‘千年之後’,就克什米爾問題達成解決方案”。

這在印度國內引發了強烈批評,因為印度一直以來反對將克什米爾問題“國際化”,巴基斯坦則一直尋求國際社會對此問題的干預。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分析稱,印度自認經濟實力比巴基斯坦更強,在印度看來,特朗普此舉相當於將兩國“並列”對待,是巴方的巨大外交勝利,也是對莫迪政府形象的打擊。

“我們不需要美國或任何其他國家的干預來找到克什米爾問題的解決辦法。”印度反對黨“濕婆軍”議員普里揚卡·查圖爾維迪(priyanka chaturvedi)說。另一名反對黨議員、來自印度國民大會黨的馬尼什·特瓦里(manish tewari)主張,必須讓特朗普明白,“克什米爾並不是什麼聖經里的‘千年恩怨’”。

本輪爭端起源於4月22日發生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一起槍擊事件,事件導致導致至少26人死亡、46人受傷,當中大部分是遊客。印方指控,該事件與巴基斯坦方面有關,稱巴基斯坦長期“支持跨境恐怖主義活動”。對此,巴方已多次回應,並明確否認。

當地時間5月7日凌晨起,印度空軍發動代號為“硃砂行動”(operation sindoor)的空襲行動,打擊巴基斯坦和巴控克什米爾地區境內9處目標。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證實,作為回應,巴方擊落了5架印軍戰機。這是自2019年以來印度首次對巴基斯坦發動襲擊,也被認為是二十餘年來雙方最嚴重的一次交火。

當地時間12日下午,印度和巴基斯坦軍方負責人將就停火協議進一步舉行會談。儘管10日協議達成後第一夜,仍有報道稱雙方存在違反停火協議的行為,但到12日,停火協議基本得以維持。印度軍方12日在一份聲明中說,過去一夜,印控克什米爾地區“沒有報告任何事件”,“這是最近幾天以來的第一個平靜夜晚”。

不過,據消息人士稱,印巴之間關鍵的《印度河用水條約》實際上“未成為停火談判的一部分”,條約的履行依然處於停擺狀態。有專家擔心,該條約會成為誘發新一次危機的“潛在導火索”之一。

《印度河用水條約》由印巴雙方1960年在世界銀行牽頭下籤訂,條約就印度河及其支流的水資源在印巴之間的分配作出了規定。巴基斯坦是該條約的主要獲益方,獲得上述河流約80%的總水量。巴基斯坦此前表示,印度任何阻止巴方用水的做法都將被視為“戰爭行為”。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