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美國總統特朗普新政的紊亂局面,台灣前駐史瓦帝尼代表、台灣清華大學副教授趙麟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特朗普執政下的台美關係會很不利,他並未把台灣放在優先順序中,再加上個人主觀認定,台美已不是溝通遊說的問題了,烏克蘭的例子很明顯。從外事方面的實務角度來看,台美當然必須要保持一定友善的關係,且兩岸關係必須改弦更張。
趙麟說,台灣在特朗普心目中,不外乎是擁有台積電、對美貿易順差非常大的地方,甚至是“偷”美國晶片產業的地方,特朗普的商人思維並沒有太多傳統地緣政治、戰略的複雜思考,台灣可能隨時成為談判籌碼,也是在外界的意料之中。
至於台積電赴美投資千億美元,賴當局似未有角色,趙麟指出,這是長期台灣的外部處境,台灣國際企業都不太會與代表處聯繫,因為台當局不太可能幫什麼忙,更何況台積電是敏感的國際企業,基於商業利益考量,不太可能跟台當局有什麼聯繫。
趙麟表示,他始終對台美關係感到憂心,民進黨蔡英文、賴清德執政,完全以美國的方向為我們的方向,這是很不平衡的,這也都不是1天、2天的事,賴清德更是美國說什麼、我們就做什麼,民進黨這樣的親美政策,或許在拜登、奧巴馬執政時期還行得通,但特朗普對台灣的立場已經很明確了。
趙麟說,任何人的常識判斷,特朗普根本沒有把台灣放在優先順序中,個人意識形態上的認定,怎麼遊說都是沒有用的,台美關係已不是溝通遊說的問題了。老實說,台灣應該好好思考未來台美關係要怎麼走,甚至得把中國大陸的因素也考量進來,從外事實務的角度來看,台美當然必須要保持一定友善的關係,我們也沒有本錢與美國說不,但兩岸關係必須改弦更張。
趙麟指出,烏克蘭已是很好的例子,特朗普要處理俄烏戰爭時,對烏態度逐漸強硬,甚至不再管烏克蘭的反應,主動與俄羅斯談,特朗普還指責烏克蘭率先發動戰爭,反問烏克蘭原本有機會可以跟俄羅斯達成協議,為何不跟俄國溝通?若台海有朝一日發生變局,會不會也被特朗普責難為何不與中國大陸溝通對話?到時候怎麼辦?
“特朗普2.0任期的4年,台美關係會很不利。”趙麟認為,台灣的國際處境遠比不上烏克蘭,烏克蘭有歐盟國家支持,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而台灣只是中國的一個地區,東亞區域的國家會援助台灣嗎?顯然不可能。台美關係必須建立好的溝通管道,賴當局需要與特朗普團隊做好溝通工作。
特朗普心中對台灣的定位是什麼樣的存在?
趙麟表示,從過去特朗普的話語形容,台灣是擁有台積電的地方,也是對美貿易順差非常大的地方,甚至是“偷”美國晶片產業的地方,特朗普的商人思維,沒有像美國前總統拜登般有地緣政治、長期戰略那麼複雜的思考,對外交事務或國際關係的複雜性,特朗普會有些了解,但不是那麼深入。特朗普只想着不要損害到美國的利益就好,台灣可能隨時成為談判籌碼,也是在外界的意料之中。
台積電赴美投資1千億美元,賴當局似乎沒有角色?
趙麟說,這是長期以來台灣的外部處境,其實很多台灣的大型國際企業,在海外很少與代表處聯繫,因為幫不上什麼忙,台商多是提着一卡皮箱就去找客戶談,這是通識。更何況,台積電是這麼敏感的國際企業,基於商業利益考量,不太可能跟當局有什麼聯繫,這不能責怪台積電,而是當局能幫忙的實在有限,國際現實就是如此,這種事不是第一次發生,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趙麟指出,他相信賴當局對台積電有其立場,當然也希望鞏固台灣在高科技技術的領先地位,根留台灣是加分的,維持現在的局面對民進黨是最好的,但面對美國、特朗普獅子大開口,甚至是以“偷”來形容,台灣很明顯不敢直起腰桿反擊,這會讓台灣人民瞧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