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烏翻臉!澤連斯基拒交礦產,美國出手王炸,狠戳烏克蘭要害

美俄談判結束後,美烏關係出現明顯裂痕,兩國已經翻臉就差掀桌子。烏總統澤連斯基拒絕美國提出“資源換援助”協議,將烏克蘭一半資源給美國。如果俄烏衝突真的結束,很可能在形成這種局面,即資源屬於美國,領土屬於俄羅斯,債務屬於歐盟,榮耀屬於烏克蘭。

針對澤連斯基拒絕美國“資源換援助”協議,對待不聽話的傀儡,美國不再客氣。特朗普直接炮轟為“喜劇演員”和“騙子”,措辭激烈程度非常罕見。同時,特朗普團隊直接放話,要求澤連斯基“立即”離開烏克蘭並移居法國,以免妨礙與俄羅斯的和談。直白點說,就是美國放棄澤連斯基,而美國效率部部長,被稱作為馬建軍的馬斯克,稱澤連斯基已被“開除”,不再是烏克蘭領導人。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消息,美國副總統萬斯在談到俄烏衝突時明確表示,俄羅斯具備壓倒性軍事優勢,歐洲軍火庫瀕臨枯竭,暗示繼續援助已無意義,這番表態徹底擊碎烏克蘭對西方軍援的幻想,這相當於直接揭歐洲老底。

俄羅斯相對烏克蘭有着壓倒性的實力優勢,繼續援助烏克蘭已無意義。他還強調,歐洲的軍火庫已經見底。這表明美國現在更傾向於推動俄烏停火,而非繼續向烏克蘭提供新的援助。萬斯表態,美國傾向於推動俄烏停火,而不是繼續提供新的援助給烏克蘭。

就結束俄烏衝突問題上,歐洲跟美國分歧非常嚴重,再加上美國將歐洲排除在美俄談判框架中,直接讓歐洲很惱火。針對美國總統特朗普連日羞辱澤連斯基,歐洲表現跟美國截然不同做法,儘力安撫澤連斯基,並宣稱向烏克蘭防禦投資1350億美元。

部分歐洲國家正考慮在維和框架下向烏克蘭派遣部隊,在烏克蘭組建近三萬的歐洲“保障”部隊,部署在烏東戰場前線以外地帶,重點依靠空中力量對俄羅斯形成震懾。英法兩國表現最積極,英國直接表達出向烏克蘭關鍵城市、港口和重要國有基礎設施,部署颱風戰鬥機等。

隨着,美國暫停對烏克蘭軍事援助,這讓烏軍部隊在前線作戰捉襟見肘,單靠歐洲壓根無法提供安全保障。萬斯表態,對澤連斯基而言,則是雪上加霜。澤連斯基曾表示,失去美國支持,烏克蘭處境將會 “十分困難”。更令基輔焦慮的是,美國暫停"愛國者"防空系統攔截彈補給,導致烏軍現有反導體系陷入癱瘓。現在美國暫停提供援助,烏軍部隊陷入全面危機。

面對美方極限施壓,澤連斯基展現出非常強硬,但壓根沒有任何實際作用,無非就是拉攏歐洲,組建歐洲軍的倡議試圖重構安全依賴體系。現實困境是,俄軍已控制烏克蘭約20%領土,再加上烏克蘭將全部資源集中作戰前線。戰場上失敗,令基輔在談判桌上幾無迴旋餘地

軍援是關鍵問題。澤連斯基近日抱怨,烏克蘭還急需20套“愛國者”反導系統攔截彈。美國就是卡着不給,一旦沒有美國提供武器彈藥,比如“愛國者”攔截彈,烏克蘭的處境將極為艱難。面對着俄空軍攻勢,烏軍根本無法抵擋。

目前,美國想要最大程度地榨取烏克蘭的價值,將烏克蘭的資源據為己有。戲劇性的是,在美方特使緊急斡旋後,澤連斯基態度出現180度轉變,表態願就“投資與安全協議”展開全天候談判,同時,美國施壓基輔進行談判,採取極限施壓策略,讓烏克蘭按照美國意思跟俄羅斯談判。

美國通過向烏克蘭提供援助,既可削弱俄羅斯的實力,又能在歐洲維持自己的影響力。然而,當美國發現繼續援助烏克蘭無法帶來足夠的利益,或者說烏克蘭不再完全聽從自己的指揮時,就會毫不猶豫地調整策略。

當前局勢發展印證國際關係的冷酷法則——沒有永恆盟友,只有永恆利益。對於烏克蘭來說,美國態度轉變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美烏之間矛盾和美國對烏克蘭態度的變化,反映國際關係中利益至上的原則。美國 “極限施壓” 手段,既是對烏克蘭威懾,也是想要在結束俄烏衝突後,將好處全部收入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