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宣布輸美鋼鋁加征25%關稅,美智庫:特朗普第一任期讓無數美國鋼鐵買家付出巨大代價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2月1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宣布對所有進口至美國的鋼鐵和鋁徵收25%關稅。特朗普當天表示,相關要求“沒有例外和豁免”。

在第一任期時,特朗普也曾簽署過鋼鋁進口關稅行政令,當時他曾給予部分貿易盟友豁免,並將進口鋁的關稅定為10%。

特朗普10日簽署行政令時表示:“在美國製造就是零關稅,我們不需要在加拿大製造,我們將保護工作機會。”

根據新的行政令,加征的25%關稅適用於美國進口的所有鋼鋁製品,包括來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相關產品,這兩個國家是美國最大的鋼鋁製品供應國。

特朗普的新關稅行政令是在印度總理莫迪2月13日訪問華盛頓之前發布的。據報道,特朗普的高級經濟顧問哈塞特(kevin hassett)在上周表示,印度“極高”的關稅阻礙了進口。特朗普此前曾批評印度是貿易方面的“濫用者”,同時主張互惠關稅。外界預計,關於貿易和關稅的討論,特別是減少進口關稅將成為莫迪訪問期間的焦點。

10日截至收盤,紐柯鋼鐵公司(nucor)和鋼鐵動力公司(steel dynamics)的股價分別上漲5.5%和4.9%;克利夫蘭·克利夫斯鋼鐵公司(cleveland-cliffs)的股價飆升近18%;美國鋼鐵公司(u.s. steel)的股價上漲近5%;鋁製品生產商美國鋁業公司(alcoa)則上漲約2%。

“當關稅廣泛適用於所有產品領域時,當然會產生短期影響。”美國鋼鐵製造商協會主席貝爾(philip bell)說,“當針對特定產品徵收關稅時,例如針對鋼鐵和鋁的關稅,對就業和消費者價格的長期影響還有待觀察。”貝爾還舉例稱,對一輛價值4萬美元的汽車所用鋼材徵收25%的關稅將使價格上漲1%或2%。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零售業分析師在本月早些時候的一份報告中表示,鋁和鋼用於多種產品,這也意味着,更高的進口關稅最終將影響到消費者。報告稱,鋼鋁金屬存在於電器、智能手機、棒球棒、鍋碗瓢盆、望遠鏡和戶外傢具中,甚至易拉罐汽水都可能受到影響。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經濟學教授考克斯(lydia cox)表示,目前尚不清楚消費者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感受到加征關稅的影響以及影響的程度如何,部分原因是這取決於製造產品使用了多少鋼或鋁。她表示,企業還應決定將哪些額外成本轉嫁給客戶,“如果50%的成本增加25%,那麼價格的(潛在)上漲將是相當大的”。

達特茅斯學院經濟學教授歐文(douglas irwin)表示,大量購買鋼鐵和鋁的企業和製造商將最先感受到價格上漲,“這不像你和我,作為一個家庭的成員,去五金商店去買一根鋼條”。

華盛頓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發布的特朗普第一屆政府的鋼鐵關稅分析發現,儘管創造了就業機會,但是讓無數美國的鋼鐵買家付出了巨大代價。“由於貿易保護措施,在美國購買鋼鐵的美國企業因此多支付了56億美元,這也意味着,鋼鐵行業每創造一個就業機會就要付出約65萬美元的成本。”上述分析如此表示。

彼得森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上述研究的作者之一赫夫鮑爾(gary hufbauer)表示,他預計新關稅不會創造很多新的就業機會,因為它們主要會取代其他國家用來限制對美國出口的現有配額。赫夫鮑爾補充說,以這種方式通過關稅升級貿易摩擦“會讓特定的美國產品和企業受到報復”。

“總而言之,美國下游產業將遭受損失,並導致美國製造業就業崗位出現凈損失,就像特朗普1.0時期發生的那樣。” 赫夫鮑爾說。

歐文則表示,這一次,機械設備製造企業約翰·迪爾、卡特彼勒和航空公司波音等也可能受到損害,因為它們的產品使用大量鋁或鋼,私人開發商以及試圖修復基礎設施的州和地方政府也可能受到傷害。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