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城市青年秦嶺山下尋“新”年味

  中新網西安2月4日電 題:城市青年秦嶺山下尋“新”年味

  中新網記者 黨田野

  從西安市區出發,驅車一個多小時便可來到位於秦嶺腳下的鄠邑區栗峪口村。在社交平台上,栗峪口村也被稱為“剪鴨村”,寓意“來此可以減掉壓力”。春節期間,在這個以“文藝范”為標籤的村莊里,不少城市青年選擇來此尋找“新”的年味。

圖為在西安市鄠邑區栗峪口村拍照的青年。黨田野 攝

  近日,記者來到西安市鄠邑區栗峪口村看到,不少城市青年或攜家帶口,或呼朋喚友,時而在整潔的村道上漫步,時而在村裡的“潮店”、田野間穿梭。

  在村裡的“土錘”咖啡店內,坐滿了從周邊城市前來的年輕顧客。看着越來越多的訂單,店長高飛和員工們的動作也變得更快。

  “咱們咖啡店就在秦嶺山下,風景宜人。這幾天客流量很大,每天能賣五六百杯咖啡。”高飛稱,春節期間,村裡客人絡繹不絕,店裡有十幾位員工進行備餐、整理等工作,每天從上午十點忙到晚上八點。

  對於一些年輕人而言,來此並非只為了品嘗一杯咖啡。能暫時離開城市的快節奏生活,在鄉村中尋找兒時過年的那種悠閑和愜意,是他們願意進村遊玩的理由。

圖為在西安市鄠邑區栗峪口村拍照的青年。黨田野 攝

  “春節期間有不少外地遊客來到西安旅遊,作為本地人,我選擇‘讓景於客’,來到周邊的農村逛逛。”西安大學生周士盟稱,帶上親朋好友進村遊玩,不僅能緩解平日生活里的壓力,還能通過互動、溝通,增進感情。

  與周士盟結伴同行的嚴子涵告訴記者,相比於去“土色土香”的農村遊玩,現在的年輕人更喜歡去一些既保留了傳統的年味,同時具有新潮設計風格的鄉村。這裡隨處可見的紅燈籠、路邊的小廟,讓她體驗到了農村的年味。而“長”在樹上的彩色毛衣、開在農家菜地旁的火鍋店和茶館等,也給她帶來了一些新意。

  看着老家不斷上漲的人氣,栗峪口村村民崔喜娟選擇暫時放下城裡的服裝生意,返鄉創業。她的茶餐廳保留了一些農村的古樸風格,吸引城市青年進店拍照、消費。

圖為在西安市鄠邑區栗峪口村休閑的民眾。黨田野 攝

  “當時改造我家老房子的時候,根本沒想過自己的小店會這麼紅火。過年期間,店裡每天能接待兩三百位客人,營業額達到一萬多元。”崔喜娟笑稱,現在的消費者關心口味,更在意就餐環境。因此自己時常在網上尋找靈感,通過更新菜單、設置鞦韆等趣味設施,不斷吸引年輕消費群體關注。

  夕陽西下,訪客們開始陸續返回城市。小村變得安靜,卻年味不減。短暫的休整過後,這裡又將迎來新的客人們。(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