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義常常像個無形的絆腳石,阻礙着社會和人民前進的步伐!

在社會發展的康庄大道上,形式主義如同一團陰霾,悄然滋生並蔓延,常常像個無形的絆腳石,無情地阻礙着社會和人民前進的步伐。它似華而不實的泡沫,徒有其表卻內里空虛,以虛假的表象迷惑眾人,而將實際的成效與進步拋諸腦後。

於政務領域,形式主義的危害尤為突出。一些地方政府在政策執行過程中,過度注重形式上的“花樣翻新”,而忽視了政策的初衷與實質內涵。例如,在環保工作中,某些地區為了應付上級檢查,臨時關停一些污染企業,檢查過後卻又任其恢復生產,所謂的“環保行動”淪為一場走過場的鬧劇。這種做法不僅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環境污染問題,還浪費了大量的行政資源,損害了政府在民眾心中的公信力。究其根源,是政績觀的扭曲,部分官員為了追求表面政績,急於出成果、顯成效,而不願花費精力去深入調研、制定切實可行的長效機制,導致形式主義之風盛行。

教育領域亦未能倖免。如今,一些學校和教育部門熱衷於搞各種形式的評比、檢查和創建活動。教師們被繁瑣的表格填寫、資料整理所累,而真正用於教學研究、提升教學質量的時間和精力卻被嚴重擠壓。例如,某些學校為了迎接所謂的“現代化教育示範校”評估,大搞校園硬件設施建設的“面子工程”,而對教育教學理念的更新、師資隊伍的培養等內涵式發展要素關注不足。這使得教育偏離了其育人的本質,學生們難以接受到真正高質量、有深度的教育,阻礙了人才的培養與社會的智力儲備。

在企業管理中,形式主義同樣是一大弊病。部分企業過於注重形式化的流程和制度,而忽視了對市場需求的敏銳洞察和對員工創造力的激發。例如,一些企業的會議冗長而無效,員工們在會上只是機械地彙報數據、走過場,而缺乏實質性的討論與創新思維的碰撞。這種形式主義的管理模式,不僅降低了企業的運營效率,還磨滅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力,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逐漸失去優勢,最終影響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進而對就業、經濟增長等社會層面產生連鎖負面影響。

形式主義的泛濫,還嚴重影響着社會風氣的健康發展。當人們習慣了以形式代替實質,以虛假應付代替真誠努力時,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將被扭曲。踏實做事、求真務實的人可能被邊緣化,而善於搞形式、做表面文章的人卻可能得到晉陞或獎勵,這無疑是對社會公平正義的嚴重衝擊。長此以往,社會將陷入一種虛假繁榮的怪圈,人們的精神世界也將變得空虛與浮躁,失去對真正美好事物的追求與堅守。

要搬開形式主義這塊絆腳石,需多管齊下,標本兼治。在思想層面,要加強教育宣傳,引導廣大幹部群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政績觀,深刻認識到形式主義的危害,從思想根源上築牢抵制形式主義的防線。在制度層面,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機制,注重工作實績,減少不必要的形式化指標,讓踏實幹事者有舞台,讓形式主義者無遁形。同時,強化監督問責,對發現的形式主義行為嚴肅查處,絕不姑息遷就,形成強大的制度威懾力。

形式主義猶如社會肌體上的毒瘤,若不及時割除,必將侵蝕社會的健康與活力,阻礙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腳步。我們必須以堅定的決心、有力的舉措,向形式主義宣戰,還社會一片風清氣正、求真務實的朗朗晴空,讓社會發展的車輪在去除形式主義羈絆後,能夠滾滾向前,平穩而快速地駛向繁榮與進步的遠方,為人民創造更多實實在在的福祉,讓每一個人的夢想都能在健康積極的社會環境中生根發芽、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