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總統確認遇難,50天內重新大選,親美派會不會趁機奪權

這個2024年,註定不太平。伊朗總統易卜拉欣-萊希乘坐的直升機,在東北部山區發生“硬着陸”後,經過十幾個小時的搜索,直升機殘骸找到,包括萊希本人,伊朗外長阿卜杜拉希揚在內的多名重要人物確認遇難,根據伊朗憲法,如果總統去世,或喪失執政能力,第一副總統將自動接任,然後由副總統、議長和司法部長組成委員會,在50天內重新組織新的總統選舉。

伊朗第一副總統名叫穆罕默德-穆赫貝爾,萊希遇難的消息,就是由他親自確認。伊朗的政治制度和美國不一樣,副總統不是民選職位,也不是擺設,穆赫貝爾手裡有很大的實權,而且跟最高領袖哈梅內伊關係非常親密。但他會不會是伊朗新一任總統,也不一定,因為伊朗的內部局勢,有相當高的不穩定性。

在我們局外人的認知當中,伊朗,可能是全世界最反美的國家,沒有之一。自1979年伊斯蘭革命以來,他們被美國制裁幾十年,沒有任何道理親美。但實際上,伊朗內部也有一股很強大的溫和派力量,他們主張對美妥協,以換取美國放鬆制裁、伊朗好發展經濟,前總統魯哈尼就是典型代表。

他擔任總統期間,伊朗與美國和解,達成《伊核協議》,確實讓美國取消了一些制裁,伊朗經濟得以復蘇。和他的前任,極端派“反美鬥士”內賈德比起來,魯哈尼選的路,似乎是正確的。但美國很快背信棄義,特朗普上台後,立即撕毀伊核協議,針對伊朗出台更多制裁措施,還暗殺了伊斯蘭革命未對高級將領蘇萊曼尼。曾經力挺魯哈尼的哈梅內伊,這才算認清美國的真面目。

到2021年大選,萊希上台時,魯哈尼被禁止參加專家會議選舉。溫和派這條路,終於被哈梅內伊徹底放棄。和魯哈尼、內賈德比起來,萊希站在“中間”,他當然不親美,但也不是極端反美,應該說,是一個理性的保守派政治家。他不拒絕跟美國重談《伊核協議》,同時也積極發展跟中、俄的關係。對待國內的親美派,萊希同樣能堅定立場,要為他找到一個合適的接班人,並不容易。

除了排在第一順位的穆赫貝爾,伊朗議長巴蓋爾-加利巴夫也是有力人選。這位老哥1961年出生,完整經歷了1980年到1988年的兩伊戰爭,還以不到30歲的年齡,成為伊朗國防軍高級指揮官。進入21世紀之後,他放棄軍職,開始從政,曾在2005年、2013年和2017年競選總統,期間一直是伊朗首都德黑蘭的市長。

因為常年待在軍隊,加利巴夫對中東局勢、美伊關係都有充分認知,政治立場和內賈德比較像,是堅定的“反美派”。2017年總統大選時,他曾以極端強硬派的姿態參選,後來又退出,呼籲所有支持者轉投萊希。那屆大選,萊希正是被魯哈尼擊敗,如果50天之後,是加利巴夫繼承萊希的“遺志”,伊朗在對外政策,尤其是對中、美、俄的立場上,預計不會有太多改變。


而且現在,巴以衝突仍在進行中,中東局勢變幻莫測。伊朗必須考慮,下一步跟以色列爆發大規模軍事衝突的可能性,穆赫貝爾是經濟學家出身,被傳是哈梅內伊的“白手套”,加利巴夫的軍事背景,又讓他多了幾分勝算。

當然,在最終結果出來之前,這一切都只是猜測。但從伊朗這兩年,老是在給軍政高官辦葬禮這個事兒,就能看出他們所面臨的國際環境有。而這樣的國家內部,還有親美派,這可能也是國際政治的荒誕之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