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攤上事了!郭台銘的印度豪賭慘敗,工廠冷清,員工跑光!

嘿,夥計們,今天咱們得聊聊那個大名鼎鼎的富士康。聽說最近他們攤上事兒了,而且不是小事。富士康的大當家郭台銘,原本打算把生產線搬到印度去,想跟着蘋果這個大腕兒混,結果呢,印度那邊沒混好,自家的地盤也快保不住了。

往年富士康門前,那可是人山人海,今年卻冷冷清清,這變化對富士康來說,可不是啥好兆頭。更別提,官方那邊好像也挺不高興的,富士康的一系列操作,似乎讓官方的臉色有點難看。

那麼富士康這艘巨輪是不是真的遇上了風暴?他們又打算怎麼應對?別急,咱們慢慢道來。

走錯棋了!富士康的印度夢黃了

他們想的是,把工廠搬到印度去,跟蘋果這個大佬一起混,說不定能賺個盆滿缽滿。但現實給了他們當頭一棒,印度那邊的事兒沒搞定,國內的老本行也差點兒丟了。

這就像是,本來想去海邊撿珍珠,結果連家門口的石頭都沒撿到。富士康為了這個印度夢,在國內裁了三四十萬員工,還關了二十多家工廠。這下可好,今年想找人幹活都難了,對於這種靠人海戰術賺錢的廠子來說,這事兒可真夠嗆。

人去樓空!富士康招工難,生產線要涼

記得以前,富士康招工的時候,那場面,人擠人的,跟過年搶火車票似的。今年呢?門前冷落鞍馬稀,排隊的人都見不着幾個。這情況,對富士康來說,可真不是啥好消息。

為啥會這樣?還不是因為富士康之前為了那個印度的大計劃,咔嚓一下,裁掉了三四十萬的員工,工廠也說關就關。現在想找人回來,可不就難了?這就好比,你把家裡的老母雞都送人了,現在想吃雞蛋,上哪兒找去?

這種靠人堆起來的生意,人一少,那生產線不就慢得跟蝸牛爬似的?這影響可不是一點半點,那是直接關係到錢的問題。而且這影響還不光是眼前,以後怎麼辦?這可是個讓人頭疼的大問題。

官方臉色變了!富士康的優惠政策懸了

富士康這波操作,不光是員工們心裡苦,連官方這邊臉色也有點掛不住了。富士康之前為了那個印度的“大計劃”,不僅把員工裁了,工廠關了,連帶着之前官方給的各種好處也給撂下了。

官方之前對富士康可是照顧有加,又是批地又是減稅,就為了讓富士康在國內穩穩噹噹地發展。現在富士康這麼一鬧,官方這邊心裡那個彆扭啊,感覺就像是自己辛辛苦苦種的白菜,到頭來被豬給拱了。

去年富士康在廣東、江蘇的廠子就被稅務部門突然查水表了,河南、湖北那邊的國土資源局也開始翻舊賬。雖然最後只是罰了點小錢,但這事兒明顯是在敲打富士康,意思是:悠着點,別太飄了。

郭老闆說錯話了!富士康形象受損

而且這個富士康的大老闆,郭台銘,說話有時候挺沖的,比如那句“中國需要富士康,而不是富士康需要中國”。這話說出口,網上立馬就炸了,好多人聽了心裡那個堵得慌,感覺這話太狂了。

咱們都知道,對於大公司來說,名聲可值錢了。一言一行,老百姓都看着呢。郭老闆這話,可能他自個兒說著痛快,但老百姓聽了,就覺得富士康這架子端得有點高,不夠親民。

這事兒還不止是網上熱鬧那麼簡單。官方這邊聽了這話,心裡那個彆扭啊,之前對富士康的扶持,那是明擺着的,現在這話一出,感覺就像是自己辛辛苦苦養大的孩子,突然就說自己要離家出走,這心裡那個滋味,別提多難受了。

富士康現在不光要頭疼員工跑了,官方那邊臉色也不好看,連老百姓的口碑也有點兒懸。這一連串的麻煩,都在考驗富士康能不能機智地應對,能不能把這局面給扭回來,這對富士康來說,可是個不小的挑戰。

對手如狼似虎!富士康的代工王位不保

現在的市場啊,比翻書還快,競爭那是杠杠的。富士康以前靠着給蘋果加工,賺得盆滿缽滿,但現在這局面有點兒懸了。

蘋果這個大金主,最近好像有點兒小心思,開始把一些活兒往外發,給了華碩和朗訊精密這些新歡。這對富士康來說,可真不是個好消息。蘋果這棵搖錢樹,要是靠不住了,那富士康的好日子是不是也就到頭了呢?

國內現在也有不少新面孔冒出來了,比如比亞迪,這哥們兒最近在手機代工這塊兒混得不錯,連華為的大單都攬下來了。這就意味着,富士康的獨門生意沒那麼好做了,客戶挑挑揀揀的餘地大了。

這樣一來,富士康的處境就有點兒尷尬了。以前可能覺得自己穩坐頭把交椅,現在一看,原來市場這麼大,競爭對手這麼多,自己也不是鐵打的江山啊。這市場競爭和替代風險,對富士康來說,可不是鬧着玩的。

這事兒還跟富士康的名聲有關。如果富士康的名聲臭了,客戶和官方的信任度下降,那在市場上立足就更難了。富士康現在不光是要和對手硬碰硬,還得想辦法把形象給扳回來,這任務可不輕鬆。

作者想說

行啦,今兒個咱們聊的富士康這攤子事兒,也算是七七八八了。富士康這一路走來,員工跑了,官方那邊也有點不對付,市場上的對手還一個比一個猛,這局面,確實有點兒棘手。不過,這市場嘛,本來就是起起落落,今天的坑,說不定就是明天的跳板呢。富士康能不能打個翻身仗,咱們就騎驢看唱本——走着瞧吧!

你們說,如果你是富士康的老闆,你會怎麼出招?別光看熱鬧,有啥想法,評論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