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政和:專家基層傳遞健康,群眾“近”享專業服務

近年來,南平市政和縣致力於破解縣域群眾就醫不便的難題。2023年至今,政和縣緊緊圍繞南平市全民健康網格化服務體系建設要求,構建“分級統籌、雙線並進、網格兜底、社會參與”的基層醫防融合多方協同機制,引進省市一流醫療資源,實現醫療能力紮實提升;做實做細“一網統管”,實現急危重症高效救治;家簽履約有約更優約,實現慢病管理有效延伸;大力倡導“院家協同”,實現健康素養同步提高;嫁接幫扶資源與健康網格,實現優質資源全面滲透的基礎上,以“三張處方”深化醫防融合,全力推進全民健康網格化服務體系建設,兜牢全民健康服務“一張網”,力求為縣域群眾提供覆蓋全生命周期的醫防融合健康服務。

醫防融合的核心,在於“未病先防”與“既病防變”。

在“未病先防”方面,政和縣積極響應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倡導,貫徹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文件精神,始終致力於普及健康知識、控煙、促進心理健康、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等多方面的行動,旨在讓群眾少生病、不生病。

圍繞着鄉鎮常住人口減少、青壯年人口外流、留守老人健康素養有所欠缺等難點、痛點,政和縣總醫院各成員單位以節假日等青壯年群體返鄉為契機,發動“4+n”全民健康服務團隊,通過入戶宣傳、用藥指導等多種方式,院家協同,在向青壯年群體普及健康知識的同時,協同提高“一老一小”——老年群體和兒童群體的健康素養。政和縣總醫院還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一系列健康提醒,使縣域群眾能夠便捷地獲取健康諮詢,防範近期流行的傳染病等。通過健康素養的同步提高,推進“未病先防”。

在“既病防變”方面,政和縣總醫院依託“4+n”全民健康服務團隊,逐步推進專科化評估與社區化管理相結合。

患者住院時接受專科醫師的專科化病情評估,制定診療方案。出院後由全科醫師、村醫、護士、網格員協同,對患者進行社區化管理,幫助患者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提升日常治療的依從性,也督促慢病患者定期返院評估療效、安全性。通過慢病管理的有效延伸,實現“既病防變”。

同時,慢性病群體的“三張處方”——“4+n”全民健康服務團隊基於專科醫師對群眾健康狀況的正確評估,運用智能化慢病管理系統抓取簽約群眾健康數據生成的個性化慢病健康處方、專科醫師根據群眾慢病情況適時調整的慢病用藥處方、全科醫師針對日常隨訪情況建議群眾接種的成人疫苗處方,則貫穿於“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的全程。

三者有機結合,實現慢病縣鄉村一體化管理,推動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融合發展、協同並進。

據悉,自2023年縣級醫院專科專家下基層以來,累計服務群眾28000餘人次,其中為行動不便的高齡、失能、長期患病等特殊人群提供上門送醫送葯服務3600餘人次,贏得群眾交口稱讚。

2024年,政和縣總醫院從三家縣級醫院中遴選一批中醫、康復、婦幼保健專科專家22人充實到“4+n”全民健康服務團隊,以滿足群眾的中醫藥“治未病”、婦幼保健服務需求。

4月1日,政和縣總醫院組織召開2024年政和縣全民健康縣級專科專家下沉服務推進會,對縣級醫院專科專家下基層“具體做什麼、怎麼做、全科和專科如何協作、釘釘打卡考勤”等內容進行崗前培訓,並對下一階段工作提出工作要求。一是縣級專科專家要服從安排,認真履職,動態掌握掛點片區簽約居民基本信息、健康狀況等情況;二是縣級專科專家要實行釘釘打卡簽到,走鄉進村提供健康管理服務,讓群眾少跑腿,在“家門口”就能享受縣級醫院優質醫療資源;三是各基層分院要積極宣傳縣級專科專家服務的典型案例、先進事迹,為全民健康服務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專家基層傳遞健康,群眾“近”享專業服務。政和縣總醫院將繼續在這一理念的指引下,引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不斷提升基層群眾就醫的便捷性、獲得感,進而促進縣域群眾健康水平的持續提高。

來源:福建衛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