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第三大族自稱中國“後裔”?典型黃皮服,與當地人抗爭百年

<<·——前言——·>>

阿富汗,這片位於中亞內陸的神秘之地,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歷史的長河中,一個又一個強大的帝國在這裡折戟沉沙,留下了勝利者的榮耀與失敗者的屈辱。

這個被稱為“帝國墳場”的國度,不僅是戰略要地,更是各式各樣民族的聚集地。

在阿富汗的 30 多個民族中普什圖族作為第一大民族,以其西亞特徵顯著的外貌和深厚的文化傳統佔據了主導地位。

然而,與普什圖族人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第三大民族哈扎拉族,他們的面容卻與中國人十分相似,這就引起了人們的好奇心。

那麼,哈扎拉族是否真的是中國後裔?如果是,他們為何選擇定居在阿富汗?

本文陳述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相關信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探秘哈扎拉族的起源——·>>

哈扎拉族,一個生活在中亞地區的民族,他們的歷史起源就是一個令人好奇的謎。

由於缺乏本民族的文字記載,我們只能從周邊國家的史籍和各種線索中,試圖拼湊出他們的過去。

哈扎拉族的名字源自波斯語“一千”,這讓人們不禁聯想到蒙古帝國千戶制難道他們是蒙古大軍的後裔嗎?

然而,印度莫卧兒帝國的開國皇帝巴布爾在他的著作中提到,哈扎拉人曾經侵擾過他的領土。

巴布爾本人是蒙古貴族的後代,他與哈扎拉人接觸後,認為他們並非蒙古人,而更可能是土庫曼族的一個分支。

現在的哈扎拉人使用的官方語言是波斯語,但他們的詞彙中仍夾雜着蒙古語的痕迹。

至此,專家們深入研究後發現,哈扎拉民族的生活模式與蒙古人有着驚人的相似之處。

他們是游牧民族,居住在蒙古包中,以放牧為生,餐桌上常見的是牛羊肉和奶茶。

並且哈扎拉人的娛樂活動也是極具挑戰性,他們不是圍着篝火跳舞而是進行摔跤大賽,這不僅是一種發泄方式,也是展現力量與勇氣的社交場合。

最令人矚目的是,哈扎拉民族也採用了十二生肖來紀年。

這一系統在中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其在哈扎拉文化中的出現,不禁讓人聯想到兩個民族之間可能存在着某種深層的聯繫。

為了進一步揭開哈扎拉民族的神秘面紗,一位來自該民族的留學生決定進行DNA檢測,希望能從自己體內流淌的血液中尋找到答案。

當檢測結果出爐時,他震驚地發現自己並非純粹是單一民族的後裔,而是多個民族交融的結果。

然而,他的基因中融合了西伯利亞、阿富汗、蒙古以及東亞的血統,這一結果無疑為哈扎拉民族的起源提供了新的線索。

那麼,如果哈扎拉族真的有蒙古人的血統,他們是如何來到中亞的呢?這就不得不提到成吉思汗和他建立的蒙古帝國。

1215年,古爾王朝的繁榮被興起於河中地區的花拉子模王朝所終結,阿富汗的土地再次易主。

僅僅五年後,到了1220年,花剌子模人又敗於蒙古鐵騎之下,阿富汗的命運再次被重新改寫。

成吉思汗是蒙古帝國的建立者,他的西征大軍不僅帶來了戰爭的烽火,也引發了人口的遷徙與混合。

蒙古軍隊佔領了赫拉特巴爾赫和塔里坎諸多城市,而巴米揚卻因抵抗遭到了殘酷的屠城。

在這場浩劫之後,阿富汗的人口開始大量銳減,許多城市都變成了廢棄的土堆。

然而,為了填補人口空缺,蒙古佔領者就從外地找來了很多搬遷的居民,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有蒙古人和突厥人。

但這些人能夠直接在這新的土地上開始定居,然後選擇合適的伴侶通婚,甚至生孩子,就這樣逐漸形成了哈扎拉族。

儘管學術界對哈扎拉族的起源尚無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哈扎拉族與蒙古族之間存在着深厚的聯繫。

他們的血液中,流淌着古老懞古祖先的遺傳密碼。這段歷史不僅是對哈扎拉族自身身份的探索,也是對阿富汗乃至整個中亞地區歷史變遷的見證。

當然,這只是一種推測,還有說法認為哈扎拉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朝甚至更早的時期,因為玄奘大師在《大唐西域記》中提到了這裡有一個民族與中原人長得十分相似。

還有一種猜測,哈扎拉族可能與古代的大月氏人有關。大月氏人原本居住在中國的敦煌附近,後來因匈奴的壓迫而西遷至阿富汗地區,並在那裡建立了貴霜帝國

如果這一說法成立,哈扎拉族或許就是大月氏人的後代。

但無論哪種說法,都暗示了哈扎拉族與中國有着某種血緣聯繫。

然而,扎拉族的起源之謎,就像一幅模糊的古畫,等待着未來的探索者去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阿富汗哈扎拉族的歷史與現狀——·>>

阿富汗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其中哈扎拉族是第三大民族,但他們在阿富汗的地位卻較低。

他們的存在,如同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既引人注目又引發爭議,而這種情況的產生我們就要追溯到歷史、宗教和民族這些因素中去。

因為哈扎拉人主要信奉什葉派,而阿富汗的第一大民族普什圖族信仰的卻是遜尼派久而久之,由於信仰不同兩派產生矛盾。

然而,這種宗教差異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了哈扎拉族在阿富汗社會中的邊緣化。

此外,哈扎拉人的外貌特徵與大多數阿富汗人截然不同。阿富汗人有着濃密的鬍鬚,而哈扎拉人的面部較為平坦,皮膚呈黃色,頭髮為黑色,竟然與中原地區的中國人相似。

哈扎拉人外貌上的差異不僅讓他們在阿富汗被視為異類,甚至還遭受法律的限制。

至此,普什圖族對哈扎拉族一直都是持着歧視厭惡的態度,覺得他們就是最底層的民族,不配享受“高級貴族”的待遇。

也正是這種民族情結歧視導致了哈扎拉族在歷史上遭受了殘酷的打壓。

著名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賽尼寫了一部關於兩個民族間擁有矛盾的小說,名為追風箏的人,得到了暢銷。

小說中講的是富家少爺和僕人的故事,阿米爾是普什圖族一個富家少爺和哈扎拉族的僕人哈桑從小玩到大,但後來哈桑對阿米爾百般的好,阿米爾卻絲毫沒有感動之意,反而覺得他卑微低賤,就是因為兩人種族不同。

雖然在現代社會中,民族迫害逐漸減少,但在阿富汗的平民百姓心中民族的情結難以忘卻。

然而,在美國挑起的阿富汗戰爭中,普什圖族全力組成塔利班武裝,拼盡全力堅定抵抗,而哈扎拉人的抵抗意志就很差勁,他們總是一味的歧視自己的國家缺少歸屬感。

況且,他們還覺得,美國進行肆意入侵沒什麼,因為這樣普什圖族就沒精力來壓迫他們,甚至在美國撤軍後,以自己是中國後裔自居,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反應。

<<·——結語——·>>

在這個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我們期待哈扎拉族能夠像追逐風箏的孩子一樣,不再需要在風雨中奔波,而是在和平的陽光下,放飛自己的夢想。

我們祝願哈扎拉族能夠在阿富汗的大地上,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與其他民族和諧共處,共同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來。

讓我們攜手,為哈扎拉族的和平之路祈禱,為阿富汗的明天祈福。

願風箏的線牽引着希望,願和平的風帶來新生,願哈扎拉族的每一位成員,都能在這個世界上驕傲地站立,以自己民族的名義,迎接每一個嶄新的日出。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圖片來源於網絡,此文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