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客急紅了眼,挑唆拜登採取行動,不到一天,中企棄用美芯片

最近,國際局勢再次有了一些波瀾,這和美國關於芯片出口的一些新規有着莫大的關係。自從美國不斷升級針對中國的所謂“科技封鎖”之後,中美之間的關係就變得愈發緊張。

這一次,美國又在前不久提出了新的關於芯片出口的規定,而美方一直沒有放棄對中國的各種打壓之後,這次的規定出台之後,搞不好又要引發新一輪的中美科技戰。

不過,美國政府可沒有因為中國近幾年在芯片領域的迅猛發展而高興,他們反而因此更加緊張,因為在他們的心目中,中國的崛起就意味着他們在科技領域的絕對優勢地位可能會受到一定的衝擊。

一、美國再次出台新規,意圖限制中國從美國進口芯片

要說這次中美之間的矛盾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那肯定和中興、華為這兩家中國知名通信企業被美國制裁脫離了美國供應鏈有着莫大的關係。

當時,美國明確表示,這麼做就是為了限制中國的軍工和科研實力,可誰又能想到,在這之後的兩三年時間裡,中國的芯片產業鏈竟然實現了逆襲,尤其是在高端芯片領域,華為的“麒麟”芯片的研發和生產就取得了一些令人矚目的成績。

在美國看來,中國的逆市而行就是在對他們的所謂“科技封鎖”政策進行挑釁,也是在給他們當頭一棒,所以自從去年年底開始,美國就開始四處遊說,想方設法限制中國從美國進口芯片。

二、美國再次拿“芯片”說事,意圖瓦解中國的科技實力

從最開始的“實體清單”到之後的“臨時規定”,再到最近才出爐的“永久授權一攬子規定”,無一不表明美國的立場十分堅決,他們所做的一切其實都是在借芯片打壓中國。

事實上,美國也並沒有什麼“隱瞅”,他們就是想盡一切辦法,無論是通過威脅、利誘,還是通過各種所謂的“對話”,說服其他國家和一些知名企業不要在中國在芯片領域得逞的時候給予中國任何幫助。

可如今的中國可不同以往,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了自主研發的步伐,在芯片領域的自給自足也不遠了,因此,在美國關於芯片出口的種種規定面前,中國可不是束手就擒,而是採取了相應的反制措施,比如說,在美國的“實體清單”上,中方就對一些美國企業進行了類似的制裁,也不再從這些企業進口一些先進的技術產品。

三、美國想方設法阻擋中國,卻被中方“卡脖子”

不過,美國的“心眼”一直不少,他們清楚的知道,中國的科技自主研發之路是逃脫不了他們的“嘴勁”和“掐尾巴”的,所以在前不久,美國又提出了新的一攬子規定,打着所謂的“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的幌子,再次想方設法限制中國的科技進步。

而這一次的規定之中,又離不開“芯片”二字,美國在各個國家和地區的背後“推銷”他們的所謂“一攬子規定”,就是通過芯片這個點來給其他國家以及知名企業“暗示”,也就是想讓他們明白,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是在什麼樣的規定之下,只要有中國在的地方,就必須“提防”。

不過,美國可沒想到,他所“暗示”的對象中會有中國企業的“身影”,在聽說美國要出台新的關於芯片出口的規定之後,中方的反應十分迅速,直接就給予了拒絕,他們表示,所謂的“閹割版”芯片是絕對不會袊美中說服製造再大量生產的。

而在英媒的一篇報道之中,直接點出了在美國如此做之後,華為很有可能就會成為“出口禁售”的犧牲品,因為在所謂的“一攬子規定”之中,凡是和華為有業務往來的企業,無論是什麼樣的業務,都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和打壓,甚至還有可能被認定為“對華為出口”。

四、中方可能會對美國進行反制,這樣的做法是自掘墳墓的

無論是美國怎麼樣去“扭曲”和“污衊”,他都改變不了一個事實,那就是無論是在什麼樣的規定之下,美國所做的一切確實都是在針對中國的,而所謂的“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也不過是美國給自己找的一個“借口”罷了。

不過,美國的霸權心理就是這麼的十分嚴重,他彷彿就是覺得,在自己的規定之下,其他國家根本就沒有“拒絕”和“違背”的權利,更別提什麼“反制”了,而在他眼中,中方的做法也一定會給華為“出口禁售”的事情。

不過,美國政府的“蒙眼大發”也並不代表着中國會因此“低頭”,相反的,中方的一名外交部發言人就曾經在例行發布會上表示,美國這樣的做法無疑是給自己的腳下生生“挖坑”,因為無論是在什麼樣的領域之下,違背自由貿易市場的事情最終都會得到應有的反制和還擊。

外交部發言人的這番話其實也是在給美國“暗示”,想方設法阻擋中國的科技進步只會是自掘墳墓的,中國的科技自主研發之路是無法被擋住的,也不會被擋住,而美國作為一個所謂的“科技強國”,如果連開放和合作的基本精神都沒有,反而成了別國技術進步的“絆腳石”,那最終遭受到的極大損失的還是他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