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韓國國內算得上是“多事之秋”,申辦世博會失敗帶來的負面影響、內閣“大換血”等問題都是需要尹錫悅政府去解決的。然而正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又一個嚴重的問題擺在了韓國政府面前,那就是中國暫停向韓國出口一種重要商品——車用尿素。
【韓國目前面臨車用尿素短缺的風險】
據韓聯社等韓國媒體近日報道,中方這幾天突然暫停向韓國出口車用尿素溶液,具體來說就是卡在了通關流程。按照韓國媒體的說法,很多車用尿素都已經完成了出口審查,但是中國海關總署出面,把流程卡在了裝貨階段。據悉,受到影響的企業還包括來自韓國的大型企業。韓國方面對此非常重視,不僅多個部門接連開會討論應對方案,還“要求”中方就該問題確認具體事實。
車用尿素對於許多人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通俗來講,這個其實就是柴油機尾氣處理液,作用是讓柴油車排放的尾氣達到環保標準。而韓國對於車用尿素的需求非常大,有400萬輛柴油車按照規定必須使用車用尿素。另外,根據韓國政府2015年的規定,新註冊的柴油車都必須裝備需要用到尿素的催化還原系統。換句話說,車用尿素直接關係到韓國的生產生活。
不過,如此重要的東西,韓國卻高度依賴中國。近年數據顯示,韓國超過97%的工業尿素進口自中國,而工業尿素正是生產車用尿素的主要原料。而中國如今暫停向韓國出口車用尿素,對韓國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按照一些韓國媒體的說法,目前韓國的車用尿素溶液庫存只夠使用3個月。3個月時間,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可並不長,如果到時候情況真的沒有得到好轉,那麼韓國恐怕真的就會面臨無車用尿素可用的地步。
【韓國有大量需要添加車用尿素的柴油車】
正因如此,我們就能理解為什麼韓方的態度如此焦慮,韓國媒體甚至都問到了中國外交部的例行記者會上。在12月4日的記者會上,韓聯社記者詢問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中國海關總署不久前叫停了對韓國出口尿素的通關流程。韓國政府認為,中方的這個舉動,其實是通過非正式手段限制尿素的出口。希望中國外交部能介紹更多情況。
可以明顯看到,對於中方暫停向韓國出口車用尿素一事,韓國政府內部的一些人似乎有自己的想法,並隱隱約約透露出了一些不滿。對於韓國記者的問題,汪文斌則回復道,我們注意到有關報道。中韓雙方有關部門就此保持着溝通。具體情況可以進一步向主管部門詢問。
事實上,這並不是韓國第一次為車用尿素髮愁,在差不多2年前的時候,就出現過類似的情況。在2021年的11月份,中國就加強了對車用尿素出口的管制。按照韓國媒體當時的說法,中方那次管制車用尿素出口的原因,在於煤炭價格上漲以及電力困擾,為此中方決定優先保障國內供應的穩定。這種情況自然波及到了在車用尿素上高度依賴中國的韓國。
【韓國兩年前就面臨過車用尿素短缺的風險】
對於那場危機,時任韓國總統的文在寅採取了多項措施,一方面着手緩解本國供應問題,想着能生產多少就生產多少;另一方面直接派出特使團前往中國,向中方尋求幫助。隨後在中方的幫助下,韓國算是平穩地度過了那次車用尿素危機。然而這一次的危機韓國能否度過,就是另一碼事了。
有意思的是,一些媒體注意到,韓國這次的“尿素荒”似乎早有預警。在今年9月份的時候,中國部分化肥企業就已經減少了尿素肥料的出口量。當時就有韓國媒體詢問尹錫悅政府,此舉是否會導致韓國面臨2021年那樣的情況?然而韓國政府當時信心滿滿,產業通商資源部產業供應鏈政策官梁基旭聲稱,韓方不僅有着一定量的庫存,還有相關預案,不會出現與兩年前類似的情況,請民眾放心。
但是從韓方現在的態度來看,他們在這方面的準備工作,似乎並不是特別充分。對於這件事情,不少人或許會有一個疑問:車用尿素並非什麼高精尖產品,自己搭建供應鏈生產不就好了?事實上,有韓國媒體就指出,由於韓國自己生產車用尿素沒法帶來經濟利益,因此不僅企業不願意做,甚至韓國政府也不願意費多大心。既然如此,韓國能否安然度過這次的“尿素荒”,恐怕就是一個未知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