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為求刺激,深夜將龍蝦塞入體內!醫生:“已經臭死了”

盲目模仿,源於無知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就在前不久,發生這樣一件奇葩事:

一年輕男子模仿他人野外求生,好奇心促使下竟將龍蝦塞入體內,結果導致自己痛不欲生,不得不求醫保命。

那麼。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據了解,男子平日喜歡追求新鮮刺激,經常看一些探索類電視節目。

一次偶然,他看到這樣一個節目:男主人公在荒島生存,但由於嚴重缺乏淡水,就把一條魚塞入到體內。

節目中還表明,“這種方法能讓缺水的人,在短時間內獲得適量水分,從而能夠生存下來”。

男子對這種說法聞所未聞,隨即萌生了強烈的好奇心。

於是,他決定親自驗證一把,一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探求欲,二是為了解決自己的長期便秘。

有天晚上,男子趁着家人入睡後,便起身尋找“試驗品”。可家裡沒有魚,只有小龍蝦。

男子便暗自琢磨,魚和小龍蝦都生長在水裡,用小龍蝦代替魚塞入體內,取得的效果應該也一樣。即便“試驗”不能夠成功,小龍蝦在體內自生自滅,然後通過腸子排出來,應該也無大礙。

於是,他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強將小龍蝦塞進體內。

誰料,還沒等他享受這個“奇妙”過程,劇烈的疼痛感讓他在地上打滾。無奈,父母只好把他送去醫院,後經醫生檢查並手術,才順利取出他體內小龍蝦。

事後,對於男子的盲目“探索”,醫生也忍不住調侃:由於體內便秘嚴重,龍蝦是被臭死的!

對此,男子也是自感羞愧不已。

固然,男子追求新鮮、喜歡探索值得肯定,可“無腦化”地盲目模仿行為,這不是“創新”,而是“闖禍”。

畢加索曾說:“模仿是人類一切學習的開始,然後才是創新,最後是你自己做主。”

誠然,模仿是創新的基礎,創新是模仿的目標。

可違背科學的盲目創新,這不是高明而是愚蠢。

而這種愚昧的行為,源於自我認知的缺陷。

世間最可怕的是,無知而不自知

《道德經》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生活中,要能認清自己、善於思考、懂得變通,才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可惜,有太多人卻自以為是,做出荒誕之事還不自知。

曾有個令人匪夷所思的新聞:

“醫生從一名男子的直腸內,取出一個18厘米長的花露水瓶。”

原來,該男子因為下體瘙癢,便“靈機一動”想出奇招:“用花露水瓶撓撓癢”。結果,一不小心將瓶子推入直腸。

不得不說,男子的行為堪稱奇葩!幸好有醫生通過手術,成功取出其體內花露水瓶。

眾所周知,身體瘙癢若難以緩解,可以選擇去正規醫院治療,而不是自作“聰明”的自我醫治。要知道,這種“自作聰明”的行為,很容易對身體造成傷害。

還有這位家住浙江的大哥,模仿電視里口吞燈泡的表演,導致燈泡卡在嘴裡進退不得。

最終,在消防員、醫生的齊心協力下,男子口中的燈泡才被成功取出。

隨後,該男子羞澀地表示:“只是模仿玩一玩,卻不知就拿不出來了?”

將無知行為當作樂趣,男子簡直令人哭笑不得。

如果說男子“口吞燈泡”的無知很搞笑,這位浙江女孩的無知便令人心疼了。

這位19歲的浙江女孩,與男友戀愛不到一個月,便放棄堅守與其發生關係。甚至,她為了討好男友、滿足對方求刺激的心理,將化妝品蓋“塞入”自己體內。

由於缺乏相關知識,加上內心的羞愧,女孩始終難以啟齒,一直隱忍許久。直到被引發婦科炎症、實在疼痛難忍,她才到醫院就診。

最終,醫生藉助高端儀器,經過多次探查後,才取出折磨她近一個月的異物。

誰料,做完手術後的女孩,非但不反思自己的愚昧,反而“天真”地表示:“也許換一個柔軟的東西,就不會這麼難受了。”

女孩的無知令網友們直呼:“活久見”!更有人留言嘲諷稱:“竟然把無知當作‘獻祭’、把身體當作玩具,遲早被男友拋棄”。

想起卡內基《人性的弱點》中有句話:“人性的特點,就是對自己的無知視而不見。”

無知不可怕,可怕的是對無知視而不見,遮遮掩掩,不敢面對。

最終,必將阻斷自己的求知路,直至讓自己困在原地,不思進取。

要知道,心安理得的無知,最危險;無知而不自知,最可怕。

無知的代價,令人難以承受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認知盲區,如果刻意掩飾自己的無知,則很容易陷入人生困境。

唯有承認無知,才能虛心謹慎,敬畏萬物,從而獲得安穩人生。

前不久,發生一起“四人駕車穿越羅布泊、結果陷入困境遇難”的悲劇。究其原因,就是盲目自信、認知不足所致。

據了解,這支車隊從四川出發,原計劃穿越北線海道。誰料,誤入更遠南線的彭加木碑,且只帶了兩天的油和食物。

穿越途中,一輛霸王龍車突然拋錨。當領隊發現後,駕駛皮卡車返回救援,卻因為拿錯了油,導致霸王龍無法啟動。

此刻,當地溫度高達七八十度,生存環境極其危險。

如果說,這些穿越羅布泊遇到的危險,是他們之前無法預知的。那麼,他們接下來的操作,就是人為的無知了。

在尋找救援的路上,領隊為了避免罰款,放棄了最近的路線,而是選擇一條布滿沙子的小路。結果,車輛陷入沙子里,導致無法前進。

原本,領隊打算用衛星電話求助,卻發現拿錯了衛星電話,無法聯繫其他成員。

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為了“方便”走出困境,領隊作出一個大膽決定:徒步尋找救援人員。

無疑,在羅布泊惡劣的高溫環境下,不帶任何水源的徒步,註定是死路一條。

最終,四名成員在焰焰烈日下,全部被晒成了“人干”。

眾所周知,羅布泊位於廣袤沙漠地帶,是一片荒涼的無人區。由於這裡地處偏遠、氣候惡劣、交通不便,只有極少數探險家和科學家進入過。

除了惡劣的氣候外,這裡還沒有人工水源和食物供應。一旦出現意外,就會導致生命危險。

更值得注意的是,越野車穿越無人區還會涉及法律問題。

對於這些風險和挑戰,四名穿越者缺乏足夠研判,對所帶裝備預估不夠,甚至連衛星電話都無法保障,便自以為是、盲目自信地冒險穿越。

所以,與其說四人死亡是因環境所致,不如說是為自身的無知買單。

作家馬德曾說:“人一無知,氣象就沒了,天地就小了。”

誠然,因為無知,所以無畏;因為無懼,必遭反噬。

生活中,倘若無視自己的無知,久而久之,就會變成狂妄自大的短視,直至讓自己陷入無知帶來的困境。

反之,敢於正視自己無知者,才能不斷向內探索,向外學習,並最終超越自我,獲得成長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