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美國的普羅米修斯(奧本海默)的一生?


《奧本海默》電影

美國駐日大使表示,他支持日本福島核污水排入大海,他會到福島吃海鮮來表達自己的立場。

美國是一個很矛盾的國家,一方面是政府公開支持日本福島核污水排放入海,另一方面限制日本海產品進入美國市場。

這種矛盾的心理是美國雙重標準看待自己和世界的價值觀之一,只要不讓污染進入美國本土,美國無所謂全世界陷入核污染災難,北美新大陸屬於盎格魯撒克遜清教徒

奧本海默對於美國這種利己主義價值觀沒有太大的好感,他更喜歡用猶太人的教義和戒律來規劃人生,保持廣泛的興趣涉獵,然後尋找一個讓自己痴迷的東西發展成為一生專註的事情。

23歲的奧本海默獲得核物理學博士學位,他在英國讀完了核物理全體系課程,並且有機會拜在當時核物理研究的領軍人物玻恩門下。

物理學解決的是能量守恆問題,觀察萬物的運動規律,紀錄每一次能量的蓄積和釋放,從而得到自己想要的力量,以力學經典理論體系來駕馭自己發現的能量規律,從而破壞性的創造新的秩序。

破壞性的創造新的秩序,美國的普羅米修斯奧本海默做到了。

他在《追憶似水年華》這部經典中獲得內心的自我認同,他確立了人生目標和方向,人不應該在琳琅滿目的慾望博物館裡遊盪,而是應該有所取捨,定下心來做好一件事,那件自己最感興趣的事。


《奧本海默》

藝術和文學,這是奧本海默母親給他的人生禮物,保持感情豐富的人生節奏感,那麼人生每一個節點都不會錯過卡點。豐富的情感會讓理性的科學家更加有內涵,內涵的專業能力可以延展出無限的腦洞,比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牛頓蘋果砸中後的地心引力。

帶着英國人教授的破壞性創造新秩序的能力,奧本海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鳴驚人,他受邀參加美國最高優先級別的“曼哈頓計劃”,只有美國總統和五角大樓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及中情局局長少數人知道的國家項目,德裔美國猶太人愛因斯坦從納粹那裡搞到了核武器研究方向和規劃從而為美國找到了捷徑。

核聚變,這種新的能量釋放方式如同毀天滅地的自然災難效果。

奧本海默以核物理學家的角度設計了項目整體研究方向,在他的研究大方向的指引下美國政府出高價聚集當時世界最優秀的各領域科學家進行分工,數萬人參與“曼哈頓工程”的試驗,採礦,冶煉,提純,聚合物質,武器化實驗等數百個環節協同,外人看來這裡是一個大型的礦產項目。

經過幾年的努力,奧本海默團隊終於試驗成功了核聚變能量模型,這個模型被武器單元驗證後投入美國標準的軍工生產,隨後幾枚相噹噹量的核彈被製造出來了。

代理總統杜魯門沒有徵求和平主義者奧本海默等人的意見,他與國會領導人達成一致,於是他以總統命令的形式簽發對日本廣島長崎的核彈襲擊。

日本本土遭受超級炸彈的襲擊,造成數十萬人的死亡,百萬棟房屋被毀,從此日本在美國人面前斷了脊樑。

奧本海默被杜魯門政府大力讚揚,他如同美國隊長一樣在全世界聲名鵲起,他被選舉為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前身核武器和平利用委員會主席。站在聯合國主席台上,奧本海默毫無掩飾的對台下主席位上的杜魯門總統說:“總統先生,我們的手上沾滿鮮血”。

不知道杜魯門當時的心情如何,但是從後來杜魯門威脅對中國實施核武器威脅的舉動看,這傢伙已然將核武器作為美國世界霸權的支柱。

政治上不受待見,奧本海默回到實驗室專心學術,他帶着美國普羅米修斯的頭銜卻沒有心情像好友愛因斯坦那樣到全世界商演圈錢。




《奧本海默》與《敦刻爾克大撤退》,我們看到許多夢中記憶碎片拼湊出一個時代的故事,我們將夢中的記憶帶到現實世界會發現,現實比噩夢要殘酷很多。

原來日本始終沒有汲取二戰中遭受核武器襲擊的教訓,原來日本一直還是那個不顧鄰居國家死活的自私自利國家,原來美國依舊是喜歡破壞中創造新秩序的國家。

自編自導的《奧本海默》,諾蘭北京出席了首映禮,他希望大家能夠喜歡他講述的有關奧本海默的故事。中國人以史為鑒看到了時代潮流和興替,而奧本海默只能被封印在諾蘭的盜夢空間之中,他是美國的普羅米修斯,卻是世界和平的冥王哈迪斯

美國科學家來自全世界,全世界的精英被美國的文化和美元吸引而共享自己知識產權,世界上最聰明的人研究出破壞性創造新秩序的最先進方式,美國資本財團借白宮和國會山上自己代言人之手去搶劫世界攫取暴利來供養這些世界最強大腦們。

不知道如何評價這些為美國霸權效勞的世界最強大腦,他們以自己的人權和自由來讓自己內心安寧,美國霸權所到之處的血腥和黑暗都被他們濾鏡而過,他們以上帝視角來審視這個星球上的能量守恆定律,就像《復仇者聯盟》力度滅霸那樣,滅霸想要的安寧需要宇宙中另一半人消失,美國隊長靜靜坐在滅霸身旁看斜陽晚照,星條旗騎着日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