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當選總統盧拉在就職典禮後,向支持者們做了一個愛心手勢。
根據巴西總統府公布的消息,巴西總統盧拉將於3月26日至31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與一般國事訪問不同的是,盧拉此訪除在北京會晤中國領導人外,還將參加企業界研討會,並造訪上海參觀新開發銀行總部等。
盧拉計劃與中方就貿易、科技、教育、文化、氣候變化、地區熱點等一系列問題進行溝通,旨在進一步深化雙邊合作,推動兩國關係發展。
實際上,單是從巴西代表團的陣容規模,就足以顯示巴方對此次訪問高度重視。此次盧拉的訪華團隊被稱為“史詩級豪華代表團”,除政府、政黨和國會的官方團組成員外,巴西政府還組織了一個企業家代表團,參團企業家的一切費用都須自行支付,而這個企業家團的規模最終超過了100人,可見巴西經濟界對中巴合作滿懷期待。
▲這是3月20日拍攝的巴西里約熱內盧港一處集裝箱碼頭。
早在去年年底盧拉在總統選舉中勝出後不久,就曾宣布將在上任後訪問中、美、俄等大國。但是不久前盧拉的訪美之行着實難言順利。不僅代表團規模極小,在美停留時間也沒超過48小時,在雙邊議題上更是鮮有建樹。儘管不少媒體認為盧拉上任不久就主動訪美帶有強烈的象徵意味,但與拜登僅半小時的會晤究竟達成了多少共識,或許只有他們兩人自己清楚。
在訪問成果方面,盧拉既沒有在美國國會大廈發表演講,也沒有與拜登共同宣布雙邊合作協議,在兩國外交部門發布的通報中,僅僅老調重彈了訪前就已宣傳過的主要議題。而美國一度高調宣揚的“支援亞馬遜基金”議題,最終在金額上也直接“腰斬”至5000萬美元。事後美國新任駐巴大使巴格麗在召開新聞發布會時還不無傲慢地表示,拜登總統與盧拉的會晤超過了半小時,已經遠遠超出了美方預定的15分鐘。對於將近80歲的盧拉來說,若飛行數小時只為見拜登15分鐘,着實是有些得不償失了。
實際上,盧拉在行前對於訪美是有信心的。在盧拉此前的兩個總統任期中,儘管其政府秉持左翼立場,但在具體議題上始終能夠很好地平衡與主要大國的關係,甚至與歷任出身民主黨的美國總統都還保持着不錯的私交。然而拜登政府此次絲毫沒給巴西面子,很大程度上還是對盧拉在俄烏衝突上的態度感到不滿。
今年1月30日,德國總理朔爾茨訪問巴西,其間主動與盧拉討論了俄烏衝突問題,希望巴西向烏克蘭提供支持。但盧拉與其左翼盟友、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一樣,明確表示不會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同時宣布巴西將與中國等共同成立“和平俱樂部”,推動俄烏和平進程。此言一出,不僅朔爾茨沒了面子,一貫對盧拉持積極支持態度的拜登政府也變了臉色。在此後不久的訪美活動中,盧拉再次強調了這一想法。正因如此,盧拉對美訪問草草收場,最終成果寥寥無幾。
然而事情卻在盧拉官宣訪華後出現了轉變:美國高官開始接連訪問巴西,繼續談那些本應在國事訪問中談妥的議題。2月,拜登政府氣候特使克里訪問巴西利亞,會見巴西副總統阿克明和環境部長席爾瓦;3月,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訪問巴西,會晤阿克明和外長維埃拉;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緊接着也宣布將於4月訪問巴西;美國國務院同時宣稱國務卿布林肯將在年中訪問巴西;甚至白宮也放出消息稱拜登已經將訪巴提上日程。很顯然,中巴關係的向好態勢使拜登政府意識到自己的“冷遇”對盧拉而言並無意義。
對於盧拉而言,在上台初期的最理想狀態,即是在保持左翼特色的前提下,與中、美兩個大國都維持健康積極的關係。特別是在前總統博索納羅打亂巴西外交傳統之後,盧拉更希望梳理好大國關係,與主張和平而非衝突的中國在經貿領域和國際熱點問題上都深化合作,積極謀求參與國際變局,重拾巴西的大國雄心。
作者:張峻榕
編輯:沈欽韓
責任編輯:宋琤
圖片來源:新華社、視覺中國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