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普京正式提交“退群”決定,接下來,就看拜登如何接招

面對美國的層層緊逼與甩鍋,忍無可忍之下俄羅斯再度發起反擊。

幾天前,美國最大的一條油氣管道系統,突然遭到黑客團體攻擊,隨後系統癱瘓,管道喪失工作能力,一時間美國東部各大城市都面臨“斷油”的風險。在持續數日後,美國政府宣布,是一個名叫“DarkSide”的黑客組織策划了這次活動,而這個組織很有可能和俄羅斯有關。

5月10日當天,美國總統拜登當眾宣稱要俄,羅斯為此次事件負責,拜登表示,“目前沒有證據表明俄羅斯政府參與此事,但證據顯示勒索軟件在俄羅斯,俄羅斯有責任處理此事。”說白了,哪怕這件事不是俄羅斯乾的,但美國認定了這口“鍋”就該扣在俄羅斯頭上。

拜登話音剛落,俄羅斯這邊就當眾打臉了。同一天,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俄羅斯與美國發生的“石油管道被攻擊”一事毫無關係,佩斯科夫還表示,美國曾拒絕與俄羅斯在打擊網絡犯罪方面展開合作。短短兩句話,卻意味深長,當初是你美國拒絕合作,現在又憑空指責俄羅斯,還要為此事負責,哪裡有這麼好的事?

反正,各大城市“斷油”、進入緊急狀態的是美國。況且拜登總統一直強調,將與普京進行面對面會談,難道這就是美國的誠意?

就在拜登“訛”完俄羅斯次日,普京正式向俄羅斯國家杜馬提交關於廢止《開放天空條約》法案,目前俄國家杜馬正在審核此法案,一旦通過,美俄關係或許會更僵。那麼何為《開放天空條約》?據了解,1992年美蘇冷戰結束後,美國與俄羅斯簽署了這份“旨在加強軍事領域信任”的條約,條約締約國開放本國領空,允許他開展觀察飛行。成員除了美俄外,其餘大部分為北約國家。

說白了,這個條約就是有事沒事互相探查一下對方情況,當年美歐都被軍備競賽嚇到了,所以才簽訂了這樣一個條約,可面對真正利益時,條約就是一張廢紙。2020年,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以不切實際的借口為由,單方面宣布退出該條約。事後俄羅斯和歐洲國家紛紛譴責,尤其是歐洲國家,稱美國此舉會讓歐洲局勢更不穩定,呼籲美國慎重考慮。

奈何美國堅持己見,於是今年1月份,俄羅斯也決定正式退出《開放天空條約》,5月11日,俄總統普京將廢止法案交給俄羅斯議會,若一切順利,到5月底程序即可完成。一旦俄羅斯徹底解除“緊箍咒”,那美俄歐三方的猜忌,只會多不會少,之後的局勢也將更加令人不安。

在面對美國時,俄羅斯始終將自己放在平等位置,既然美國毀約退群不仁在先,那俄羅斯自然不義。總而言之,在與美國較量上,俄羅斯雖然遲到,但從不缺席。如今普京已邁出關鍵一步,接下來就看美歐如何接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