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源頭疑似曝光,來自美國,這次中國不再沉默

2021年01月23日12:15:01 國際 1074

“鄭爽張恆代孕棄養門”已經在熱搜上掛了好幾天了。


終於,一個比它還大的瓜出現了。


新冠肺炎病毒竟然“來自”美國軍方實驗室?


前幾日,華春瑩女神的發言火了:


“如果美方真的尊重事實,請開放德特里克堡基地,請世衛組織專家去美國開展溯源調查”

她所提到的德特里克堡基地,被稱為美國進行最黑暗實驗的中心。


最先有它爆料的是在外網瘋傳的一篇文章。


新冠源頭疑似曝光,來自美國,這次中國不再沉默 - 天天要聞


作者叫Samantha Hill ,自稱是在德里克特堡生物實驗室工作的印度裔美國人。


文章的內容大概是這樣的:


這個實驗室的主要作業內容是與生物武器和化學武器相關的。


據Hill稱上司Baric教授,在中國發現的SHCO14基因片段上合成了新冠肺炎的病毒Covid-9。


新冠源頭疑似曝光,來自美國,這次中國不再沉默 - 天天要聞


但該病毒的傳播並不是故意而為的。


19年5月因為實驗室泄露,附近的居民首先感染,軍方和實驗室為了避免恐慌,都選擇不承認新冠病毒來自德特里克堡的實驗室。


一致默認病毒來自中國雲南的蝙蝠。


Baric教授認為這種病毒並不會對白種人造成巨大的傷害,所以CIA決定停止病毒的傳播。


可是事實超乎了他們的想象,病毒和流感一同爆發,在美國盛行。


新冠源頭疑似曝光,來自美國,這次中國不再沉默 - 天天要聞


到了12月,病毒偶然通過海鮮被運送到武漢,造成了當時大範圍的傳播,大量的中國民眾感染。


中國政府發現病毒後,Hill的導師Plummer教授選擇和中國合作,來抑制病毒的傳播,但卻在前往中國的飛機上遭到了暗殺。


現在作者已經逃離了實驗室,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於是決定說出真相。


以上是來自網友的翻譯和整理。


新冠源頭疑似曝光,來自美國,這次中國不再沉默 - 天天要聞


如果“德特里克堡生物實驗室”合成新冠病毒的事是真的,那麼美國應該向全世界道歉。


因為他們製造了一個連自己都無法完全掌控的怪物!


美國國內就有上千所生物實驗室,超過170個軍事實驗室遍布全球。


新冠源頭疑似曝光,來自美國,這次中國不再沉默 - 天天要聞


但他們並沒有對這些實驗室進行標準化,秩序化的管理。


光2010年,上報的實驗事故就有269起


德特里克堡生物實驗室便是這裡面最大且最危險的,他被稱為魔鬼的遺產。


因為他繼承了不少日本731部隊的研究數據。


新冠源頭疑似曝光,來自美國,這次中國不再沉默 - 天天要聞


731部隊大家都知道,他曾在中國犯下了滔天的惡行。


打着研究防治疾病與飲水凈化的名號,對二戰中俘獲的中國人,朝鮮人做着生物武器和化學武器的效果實驗。


他們在活體試驗者身上研究淋巴腺鼠疫 ,霍亂 ,炭疽病 ,活體解剖,人畜雜交……還有傳播細菌,寄生蟲武器化等等。


731部隊也是日本法西斯陰謀發起細菌戰,實施亡國滅種計劃的重要鐵證。


他們利用生物化學武器殺害的平民不計其數,僅魯西聊城、臨清等18個縣就至少有20多萬人死於日本細菌戰


新冠源頭疑似曝光,來自美國,這次中國不再沉默 - 天天要聞


侵華日軍731部隊遺址更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細菌武器研究,實驗及製造基地,他們曾經在這裡進行了多次慘無人道的試驗!


喪心病狂,令人髮指。


隨着日本戰敗,731部隊也慢慢消失了,日本政府右翼極力否定它的存在。


但他們留下的罪證無法磨滅。


新冠源頭疑似曝光,來自美國,這次中國不再沉默 - 天天要聞


德特里克堡實驗室同樣建立在二戰時期,當時是用作秘密研究細菌戰的生物研究基地。


新冠源頭疑似曝光,來自美國,這次中國不再沉默 - 天天要聞


美國曾前後5次派遣科研隊伍調查並嘗試取得日本軍方的相關細菌戰的研究。


也正是靠着提供研究材料,731部隊的主犯戰後基本沒有受到懲罰,他們都得到了美國的庇護。


1947年6月29日,前往日本調查的諾比特·費爾博士向美國發送回執。


“目前在德特里克堡研究的實驗日本人已經做過,並且還有許多新的研究,包括真菌、細菌、線蟲對滿洲以及西伯利亞地區穀物和蔬菜的影響。”


那時候這個實驗室就已經開始了有關病毒和細菌的相關研究。


新冠源頭疑似曝光,來自美國,這次中國不再沉默 - 天天要聞


現在德特里克堡內設有許多高端實驗室,包括美國陸軍傳染病醫學研究院。


他的存在是為了研究人類已知的致命病原體,例如我們熟知的埃博拉病毒。


新冠源頭疑似曝光,來自美國,這次中國不再沉默 - 天天要聞


關於這個實驗室出現過許多爭議。


2019年7月,聯邦衛生部基於安全考慮,緊急叫停了德特里克堡實驗室里關於管制性病原體和毒素的研究。


在這些是實驗中,美國疾控中心(CDC)發現了6處不符合聯邦規定的地方。


新冠源頭疑似曝光,來自美國,這次中國不再沉默 - 天天要聞


其中就包括重要的生物安全防護流程,管制性病原體的儲存清單不準確,還有廢水凈化系統導致了泄露事件。


雖然CDC出於“國家安全”的考量沒有向公眾公布項目的細節,但以上種種足以證明德特里克堡實驗室存在嚴重的安全漏洞。

更別提2001年,兩名前實驗室研究人員曾通過信件向美國政府和媒體散布過炭疽桿菌。


這是一種高度傳染性病原體,它的致死率雖然不高,但卻有着很強的感染能力。


即使是在不適合生存的環境下,形成的“芽孢”生命力極其頑強,能抵抗各種殺滅手段;而且壽命極長,深埋、真空封存,幾十年後都還有很強感染能力。


引發的炭疽病還會造成敗血症,腦膜炎,毒血症,感染性休克等癥狀。


所以炭疽桿菌一度被用來製造恐怖襲擊。


新冠源頭疑似曝光,來自美國,這次中國不再沉默 - 天天要聞


美國政府就曾訂購一百萬炭疽桿菌用來製造炸彈,最後他們去了哪裡,我們不得而知。


這些負面消息,一定程度上都給Hill的發言增加了不少可信度。


越來越多的人相信,德特里克研究室真的在背後秘密研究着什麼不為人知的項目。


“新冠病毒”源自美國的說法也越看越真。


病毒源起何處?


一切都應該由科學和證據來說話,而不是憑一篇爆料就可以定奪的。


這句話由我們來說才最真實。


新冠疫情剛爆發的時候,以美國政府為首的西方國家開始大肆宣揚威脅世界的病毒“來源”中國。


新冠源頭疑似曝光,來自美國,這次中國不再沉默 - 天天要聞


在缺少科學依據和違背事實的情況下說這是“武漢病毒”,是從武漢的病毒研究所人為製造的。


即使科學家們根據溯源調查和分析報告向世界各國指出,武漢並非病毒的源頭,但一些政客和媒體人依舊不依不饒。


用“中國病毒”這樣的 字眼攻擊着我們,一度激化海外社會對亞裔和黃種人的歧視問題。


暴力傷害的種族歧視事件頻繁發生。


雖然華春瑩女神那樣說,但這並不代表“美國病毒”的言論已經實錘。


新冠源頭疑似曝光,來自美國,這次中國不再沉默 - 天天要聞


西方的反華政客和記者們真的是太喜歡在“病毒溯源”這個問題上做文章了。


直到現在仍舊會時不時地用這個問題攻擊下我們,想方設法地製造一些混亂。


新冠源頭疑似曝光,來自美國,這次中國不再沉默 - 天天要聞


明明“病毒溯源”不該是他們關心的問題,而且相關的專家們早就已經開展了工作,也早就回答過他們這類的問題。


可他們仍舊想弄個大新聞,這就真的別怪華女神冒火了。


之所以要求開放德特里克堡實驗室,去做溯源調查。


那是因為按照他們的邏輯“德特里克堡實驗室”確實應該好好查一下,說不定會有意外收穫。


更別說,當初武漢軍運會後“消失”的那5個美國軍人到現在都沒再出現。


新冠源頭疑似曝光,來自美國,這次中國不再沉默 - 天天要聞


而且這篇Hill寫的關於“德特里克堡實驗室”的爆料,有着很明顯的多處語法錯誤。


這是一個在美實驗室工作的人不該出現的。


所以關於“德特里克堡實驗室”製造新冠病毒的爆料,大概率是一個“假新聞”。


我們當然不能信以為真。


至於病毒到底起源到底在哪裡。


這點我和大家的想法一樣,這是一個很嚴肅的科學問題。


應該交由科學家和醫學專家們在基於事實的基礎上得出。


不是你一言,我一語就可以下結論的。


新冠源頭疑似曝光,來自美國,這次中國不再沉默 - 天天要聞


但是面對反華勢力的惡意誹謗,我們也不會坐以待斃。


雖然我們信奉“清者自清”,但我們也不是任人把玩的軟柿子。


只不過此前防疫要緊,我們忍了,後來世界疫情陷入黑暗,我們也忍了。


但現在某些大國不顧自己的疫情確診數量只增不減,死亡人數一路飆升,卻還玩起文字遊戲,污衊我們。


那就別怪我們無情回懟了。


新冠源頭疑似曝光,來自美國,這次中國不再沉默 - 天天要聞


賊喊捉賊,就很值得受兩巴掌。


昨晚,特朗普下崗退休,拜登正式就職美國第46任總統。


他在台上感謝人民賜予他榮耀,那些反對他的人卻抗議着焚燒了國旗。


新冠源頭疑似曝光,來自美國,這次中國不再沉默 - 天天要聞


很是諷刺。


一路走來,如今的繁榮和安定是犧牲了千千萬萬名中國人才換來的,這些美國的反華政客不懂,這些西方的資本主義不懂。


我們扛過了日軍的731生化武器;

我們打贏了美軍的飛機炮彈;

我們在曾經屈辱的歷史上摸爬滾打,最終慢慢地站了起來。


這些畫面深深地印刻在我們的腦海里。


我們忘不掉1937,我們忘不掉1949,我們同樣也忘不掉2020。


我們對這個世界的付出,值得我們被公正的對待。


未來,我們將更加強大。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克里姆林宮談特朗普與普京的潛在會面 - 天天要聞

克里姆林宮談特朗普與普京的潛在會面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5月5日表示,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和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之間的會晤在許多方面都是必要的,但尚未安排。
延斯·施潘當選德國聯盟黨新任主席 - 天天要聞

延斯·施潘當選德國聯盟黨新任主席

當地時間5月5日,德國聯邦議院聯盟黨議會黨團選舉延斯·施潘接替弗里德里希·默茨擔任新任主席。延斯·施潘已在德國聯邦議院任職20多年,2021年大選失敗後,在聯盟黨作為反對黨時期,延斯·施潘擔任議會黨團副領袖之一。施潘主要參與經濟政策制定。此前,他還曾擔任衛生部長、財政部議會國務秘書。 (總台記者 康玉斌) ...
美民眾日常生活遭關稅無差別衝擊 特朗普:不擔心經濟衰退 - 天天要聞

美民眾日常生活遭關稅無差別衝擊 特朗普:不擔心經濟衰退

美國政府濫施關稅,從護膚品到服裝,從傢具用品到藥品,美國民眾日常生活各個方面遭受無差別打擊。近日,美國媒體就分析了關稅政策是如何影響美國普通民眾生活的。美國媒體主持人:《紐約時報》近日分析了如果沒有中國製造的產品,美國家庭會是什麼樣。報道指出哪些日常用品可能面臨價格飆升或短缺,簡而言之,那太多了。事...
法國宣布投資1億歐元吸引外國科研人員 - 天天要聞

法國宣布投資1億歐元吸引外國科研人員

新華社巴黎5月5日電法國總統馬克龍5日宣布,在美國減少對科學的資助之際,法國政府將通過“法國2030”國家投資計劃額外提供1億歐元來吸引外國的科研人員,特別是來自美國的科研人員。當天“選擇歐洲科研”大會在巴黎索邦大學舉行,旨在鼓勵全球的科研人員選擇歐洲和法國作為工作地點。馬克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以及歐...
特朗普:不排除動武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不排除動武

據央視新聞消息,當地時間5月4日,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播出的一檔節目中,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就其“奪取格陵蘭島”提議進行說明。針對“使用軍事力量吞併格陵蘭島”的說法,特朗普表示“不排除”這種可能。他在採訪中表示,他對武裝奪取格陵蘭島這件事情的發生仍持“懷疑態度”,但他表示這種可能性“肯定”存在。“我們非常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