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還沒有新思想、新政體的時候,很多國家實行的是獨裁的帝制,可是隨着民眾思想的開化,隨着民眾尋求自由、富強和權利的渴望慢慢提升,於是一種新的思想便在這個群體中發酵,這種思想便是民主和共和。有的國家對於自己過去的歷史很是決絕,直接推翻了以往的帝制,開始實行民主、自由且共和的國家,可有的國家卻沒有那麼的果斷,只是將原來的帝制,稍稍進行的改變,則變成了現代所謂的“君主立憲制”,其本意便是約束了君主的權力,從而使得國家變成了理想上的非獨裁體。
朝鮮王朝的覆滅
在朝鮮半島上曾經有一個延續了27代君主的王朝、2任國王的帝國,這便是統治了該地幾百年的李氏王朝。在這樣的一個王朝中,它的最後一個統治者叫做李拓。他是朝鮮王朝的最後一代皇帝,是朝鮮王朝的亡國之君,而此人的下台便是該國的老鄰居在搗鬼,這個鄰居便是後來企圖吞併我中華大地的日本。朝鮮高宗是朝鮮王朝第26代的統治者,是純宗的父親,他是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的時候,從朝鮮王族李氏後裔的偏支中繼承的王位,成為了這個國家,這個半島的君主;要知道,他的政治野心是非常大的,這從後來他改的國號和國家名稱中,我們就能看出來;其在十九世紀九十年代的時候,也就是在他繼位的三十多年後,將國家的國號和名稱改為了“大韓帝國”,也正是這個國號的改變,使得他成為了“大韓帝國”的第一任國王,也正是這樣的張揚,使得他這個“大韓帝國”的國運只綿延了兩代,等傳到他兒子手裡後,這個所謂的帝國便開始走了下坡路。
與此同時在十九世紀九十年末的時候,這個本來只是王太子的李拓,卻因為父親改年號的關係,成為了這個帝國的皇太子,在二十世紀初的時候,高宗退位,這位曾經的皇太子李拓搖身一變,成為了帝國的皇帝,成為了半島的皇帝。
可是在三年後,日本侵略者強迫這位皇太子簽訂了一份不平等的條約,這個條約便是歷史上較為有名的《日韓合併條約》,也正是因為條約,使得這個只是生存了兩朝的帝國轟然倒塌。
為何韓國沒有實行君主立憲制?
這是因為多種多樣的關係和原因。日本在純宗在位的時候,就已經積極加強了對於朝鮮的文化控制,以及滲透。在純宗在位期間,日本開始對大韓帝國不斷施壓,再加上當時一系列的原因,使得當時的韓純宗將自己的弟弟,也就是高宗的第三個兒子送到了日本進行學習,在那個時候這位弟弟的年齡不過只有十歲,雖然朝鮮對日本來說不足恐懼,但因為他是朝鮮皇室的貴族,為了能夠從這位皇子開始,對大韓帝國人民進行親日思想的培養,使得李垠在日本學習期間很是關照,他不僅在這裡成為了日本的軍官,還娶下了日本皇室的一個公主,正是如此,使得他在日本軍界扶搖直上,只是在年紀輕輕的年紀便已經成為了日本的中將。
純宗的死爆發了一系列影響頗大的愛國運動,但是因為日本人血腥的鎮壓,使得該獨立運動破產,當時的日本人就想從皇室中將朝鮮人奴役,將他們吸收。也正是因為如此,使得當時韓國皇室,成為了名義上的“日本的皇室”。
在二戰結束後,朝鮮民眾的心中已經種上了共和的種子,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國家,再加上當時的政體已經在韓國運轉了一段時間,猛然的改變成“君主立憲制”,會使得很多高位者吃不到蛋糕,也正因為如此,才使得君主立憲在韓國實現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