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讓以前看不上眼的低品位銅礦石,變成真金白銀?”近日,在江銅集團德興銅礦採區現場,一場別開生面的“微宣講”課堂吸引了十幾名員工。
提問的是“理響德銅”宣講隊成員潘愛冰,她告訴記者,面對發展新形勢、新課題,德興銅礦黨委創新“理響德銅”宣講模式,以小分隊的形式下班組、進機台,對政策、理論層層“解碼”,將時下熱點與員工切身利益緊密結合,把“大道理”說進員工“心坎里”。今年以來,像這樣的小分隊,已下到班組10多次。
近年來,江銅集團德興銅礦黨委以系統化的黨建工作為“總鑰匙”,持續擦亮“黨委稽核、支部特色、全員創新”三大載體,並首創江銅“黨員八小時以外教育管理基地”,從理論宣講的“一堂課”,到八小時外的“一個家”,再到制度化建設的“一張網”,構建起立體化黨建工作格局,將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源源不斷地轉化為企業的競爭優勢和發展優勢。
數字化轉型,是德興銅礦的一張“必答卷”。轉型之初,畏難情緒在員工中普遍存在。德興銅礦大山廠半自磨工段生產副班長范來文坦言:“第一次在智能運維APP上進行設備報修時,心裡真沒底,不知道自己能否跟上!”
為破解“不願轉、不敢轉”的難題,黨員攻關小隊挺身而出,將一線經驗融入“磨浮專家系統”算法,成功助推選銅回收率實現突破。如今,德興銅礦已達到省級製造業企業數字化發展水平L9級,並獲得“2024年度IDC中國未來數字工業領航者”稱號。
如果說數字化是重塑“大腦”,那綠色發展就是重塑“肌體”。面對廢石場“寸草不生”的世界級難題,一支支黨員突擊隊紮根荒山,成功攻克核心復墾技術,讓超800公頃廢棄地變身“碳匯”森林。廢水提銅、尾礦“淘”銅、餘熱發電……各級黨組織以“物盡其用、變廢為寶”為目標,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不斷拓展“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轉化通道。
一切課題的破解,關鍵在人。德銅黨委以黨建引領“聚才工程”,率先試點“雙首席”制度,打破論資排輩,為實幹者拓寬成長通道。“項目+人才”“揭榜挂帥”等創新舉措,讓大批能工巧匠在各級科技攻關中勇挑重擔。
“通過積極探索創新黨建思路、載體及方式,全面激發黨支部及黨員的生機和活力,有效推進了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進。”江銅集團德興銅礦精尾綜合廠工業水處理工段黨支部書記董向陽說。(經濟日報記者 劉 興)
(責任編輯:王炬鵬)
原標題:《把道理說進心坎里》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笪曦
來源:作者: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