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敲打馬科斯的手段,以前從未有過?對中國,菲方有了新定義?

2025年07月02日17:43:08 國際 1135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隨時查閱一系列優質文章,同時便於進行討論與分享,感謝您的支持!

菲律賓前參議員托倫蒂諾,7月1日被中國點名制裁,禁止入境大陸、香港、澳門。這不是外交部慣常的“嚴正交涉”,而是直接動手——封門、拉黑、清賬。他不是總統,不是軍方高層,也不是外交部長——只是個退了職的政客。但偏偏就是這個人,中方選得精準,打得不留情。

中方敲打馬科斯的手段,以前從未有過?對中國,菲方有了新定義? - 天天要聞

這是中國首次對東南亞政客下手,刀子挑得很薄,但割得很深。以前的制裁多是衝著西方政客,現在連菲律賓這種“泛親美”的亞洲國家,中方也不再客氣。說白了,這是對馬科斯政府的一記敲山震虎。誰該明白,誰就得馬上明白

托倫蒂諾這個人,說實話,他在菲律賓政壇也不是頂流,甚至連個“話事人”都算不上。但是他有個特點——嘴特別不安分。經年累月地在南海問題上挑事兒,逢中必反,逢美必舔。

中方敲打馬科斯的手段,以前從未有過?對中國,菲方有了新定義? - 天天要聞


去年支持加強與美軍的合作,公開慫恿政府在仁愛礁問題上“強硬應對中國”。他是典型的“反中派”代言人之一——不是因為他有多大能耐,而是因為他願意扮演那個角色。

中方這次制裁,有人會覺得“象徵意義更大於實質”。但問題是,這種“象徵性”才最可怕——因為它不是為了懲罰一個人,而是為了告訴一群人:你們的底線在哪裡。菲律賓政壇那些靠“反中”博眼球、混選票的政客,心裡應該涼了半截。中方很少點名東盟政客,這次破了例,下一次呢?

中方敲打馬科斯的手段,以前從未有過?對中國,菲方有了新定義? - 天天要聞


更關鍵的是,馬科斯政府能否讀懂這層信號?過去一年多,馬科斯在外交上的“表演欲”越來越強。跟美國、日本眉來眼去,接受更多美軍部署,甚至在仁愛礁不斷挑事。而中方的回應,一直是警告、聲明、表達嚴重關切。但這次不同——不是“表達”,是“執行”。

制裁托倫蒂諾,是一次外交上的“精準打擊”。他不是現任高官,制裁他不會直接引爆中菲關係,但足夠引起震動。中方用行動告訴馬科斯政府:你們不是可以一直玩“踩線不觸底”的遊戲。

5應該很清楚,他上任之初,中方並沒有關門。2022年,他訪華時還談“深化友好”,說得挺真誠,甚至還提了一堆經貿合作。但從2023年開始,他的政策越來越“華盛頓化”。

中方敲打馬科斯的手段,以前從未有過?對中國,菲方有了新定義? - 天天要聞


美國說南海巡航,他就點頭;日本說聯合演訓,他就簽字;台灣地區選舉剛結束,他就跑去祝賀。這不是外交平衡,是徹底選邊站隊。

中國沒有慣着他,也不是沒給過機會。但當仁愛礁一次次衝突升級,菲律賓軍方故意挑釁,甚至開始拉小國幫腔時,中方就不是在“警告”了——是在清賬。

中方敲打馬科斯的手段,以前從未有過?對中國,菲方有了新定義? - 天天要聞


別忘了,才剛過去的6月30日,菲律賓國防部長和立陶宛防長碰頭,居然把中國和俄羅斯並列稱為“敵對鄰居”。立陶宛是誰?一個在中歐問題上跳得最歡的小國,靠着“反中”刷存在感。菲律賓現在居然也要學?中方這時候制裁托倫蒂諾,就是回應這個“朋友”選錯了朋友圈。

這不是一個人的問題,是整個菲律賓政壇的問題。過去,很多人把中國當成“好說話的大國”,覺得只要不太過分,中國就不會真出手。但現在,中方用制裁告訴他們:“不太過分”這個標準,不是你們定的。

中方敲打馬科斯的手段,以前從未有過?對中國,菲方有了新定義? - 天天要聞


而且別忘了,這只是個開始。外交部這次話說得很清楚:“將視情採取進一步措施。”什麼意思?意思是,名單還在寫,工具還沒收。今天是托倫蒂諾,明天可能就是現任議員、軍方高官、甚至核心幕僚。

過去,中方在處理東盟國家關係上,一直有“克制傳統”。哪怕對方嘴上不幹凈,只要實際行動上不太過分,中方多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現在,這個傳統被打破了。因為菲律賓已經不是“踩線”,而是“踩臉”。

菲律賓政客得意識到,現在不是玩政治邊緣遊戲的好時候。當一個國家在南海問題上不斷挑釁,在外交上不斷選邊,它就不能指望還能從中國這裡得好處。你可以親美,但別以為中國會繼續做那個“默不作聲的鄰居”。

中方敲打馬科斯的手段,以前從未有過?對中國,菲方有了新定義? - 天天要聞


這幾年,菲律賓政壇有一種危險的誤判:以為中國不會真動手。他們看到西方政客被制裁,也許心想“我們是東盟,中國不會對我們下重手”。但這次,托倫蒂諾的名字出現在外交部制裁令上,直接打破了這種幻想。

別小看制裁的象徵意義。它不僅僅是對一個人的封鎖,更是對一個國家政策方向的否定。中方這次用行動告訴菲律賓:你們對中國的定義,得重新寫了。

馬科斯政府下一步怎麼走,其實不用猜。如果他還繼續一邊和美日軍演,一邊在南海找事,那中方的動作只會更快、更狠。可能下一步,就不是個人,而是實體——比如軍方機構、智庫、甚至企業。

中方敲打馬科斯的手段,以前從未有過?對中國,菲方有了新定義? - 天天要聞


中國不會為了“關係好看”而忍南海挑釁。南海是核心利益,不是談判籌碼。過去的戰略模糊已經讓一些國家誤判,現在是時候清晰起來了。

中國現在不僅僅是外交表態,已經有跡象顯示南海的行政管控正在加強。可能會設立新的行政區劃,強化海警執法頻率,甚至對菲方船隻實行更加嚴格的海上執法。

這一次,菲律賓不再是那個“特殊對待”的鄰國。中方出手,就是告訴他們:你們不特殊,你們不豁免。

中方敲打馬科斯的手段,以前從未有過?對中國,菲方有了新定義? - 天天要聞


回頭看,托倫蒂諾被制裁的那一刻,不只是他個人的政治終點,也是菲律賓對華關係的拐點。

問題是,馬科斯看得懂這個信號嗎?他會收手,還是繼續押注美國?中方還會制裁誰?南海還會不會發生更大的碰撞?

這些問題,沒有答案,但每一個都值得接下來密切盯着看。

對此,您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阿斯:考慮到伊卡爾迪狀態存疑,加拉塔薩雷不想放走莫拉塔 - 天天要聞

阿斯:考慮到伊卡爾迪狀態存疑,加拉塔薩雷不想放走莫拉塔

根據《阿斯報》的報道,科莫已與莫拉塔達成個人協議,正在等待加拉塔薩雷的放行,但加拉塔薩雷不想放走莫拉塔。報道稱,伊卡爾迪的狀態影響着莫拉塔的去留,與此同時,奧斯梅恩在今夏離隊概率在增大。退一步講,莫拉塔會繼續留在加拉塔薩雷,即便奧斯梅恩也留隊。因為他能否留隊不取決於尼日利亞人,而取決於傷缺八個月的伊...
美國眾議院程序性投票推進所謂“大而美”法案 - 天天要聞

美國眾議院程序性投票推進所謂“大而美”法案

當地時間7月2日,美國國會眾議院為推進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大規模稅收與支出法案,也就是所謂“大而美”法案進行多輪程序性投票,這是該法案能否進入正式辯論與表決程序前的關鍵門檻。如果程序性投票全部通過,眾議院將就該法案進入正式辯論與表決程序。目前上述程序性投票尚未有結果。7月1日,美國國會參議院以微弱多數通過了...
美日印澳四方關鍵礦產倡議啟動,被指“針對中國”,專家:該合作面臨諸多挑戰 - 天天要聞

美日印澳四方關鍵礦產倡議啟動,被指“針對中國”,專家:該合作面臨諸多挑戰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白雲怡】“美國周二宣布與澳大利亞、印度和日本啟動一項關鍵礦產倡議,以抗衡中國。”據路透社報道,美日印澳“四邊機制”(QUAD)當地時間7月1日在華盛頓召開外長會,在會後發布的聯合聲明中,四國外長宣布啟動“四方關鍵礦產倡議”,宣稱該倡議“旨在通過合作保障並使關鍵礦產供應鏈多元化,以增強經...
服務效能再提速 太原市傾力解決群眾“登記難” - 天天要聞

服務效能再提速 太原市傾力解決群眾“登記難”

本報訊 7月2日,從太原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獲悉,該局印發《不動產登記隊伍作風整改工作方案》,以刀刃向內的決心,全面啟動不動產登記隊伍作風整改工作,力求實現服務效能再提速,傾力解決群眾“登記難”問題。
歐洲迎極端高溫,埃菲爾鐵塔被熱到彎曲偏斜 - 天天要聞

歐洲迎極端高溫,埃菲爾鐵塔被熱到彎曲偏斜

近日,歐洲多地被“熱穹頂”籠罩,熾熱高溫從地中海一路延伸至英國、德國等國家。法國氣象局指出,截至6月30日,法國96個行政區中已有84個發布橙色高溫預警,另有16個進入紅色警戒。酷熱天氣甚至影響到巴黎地標——埃菲爾鐵塔,其鋼結構因日照受熱膨
盟發展改革委對“兩重”項目進行督導 - 天天要聞

盟發展改革委對“兩重”項目進行督導

【來源:阿拉善盟工作委員會_工作動態】按照國家、自治區關於“兩重”項目工作要求,為切實做好“兩重”項目事中事後監管工作,推動投資計劃規範高效執行,近日,盟發展改革委會同旗區發展改革部門、住建部門對2024、2025年城市地下管網類“兩重”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