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媒體突然集體紀念他,然而……

2025年05月27日00:50:23 國際 9396

當地時間5月25日,多家美歐媒體,突然開始不約而同地紀念起了5年前在美國明尼蘇達州的明尼阿波利斯市被白人警察“跪殺”的非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


當時,弗洛伊德的死不僅引起了美國非裔群體的不滿情緒,由非裔群體發起的“黑人的命也是命”反種族主義抗議活動,更是席捲了整個美國,成為全世界的焦點。但在之後的幾年裡,美國媒體對弗洛伊德的關注呈現出逐漸遞減的趨勢。


如今,當美國媒體突然再次紀念起弗洛伊德時,這反而在美國的網絡上激起了另一群人的不滿。


如下圖所示,從美國的《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美聯社到英國的bbc和路透社,基本上歐美大多數的主流媒體,都在當地時間5月25日這天,發表了紀念弗洛伊德遇害5周年的專題報道。


美國媒體突然集體紀念他,然而…… - 天天要聞
美國媒體突然集體紀念他,然而…… - 天天要聞


值得注意的是,從搜索引擎上檢索的結果來看,今年歐美主流媒體對弗洛伊德遇害紀念日的報道規模,明顯超過過去2年美國前總統拜登當政的那段時期。結合這些媒體如今在報道中的敘述來看,這種報道力度上的反差,與美國特朗普政府存在明顯關聯。因為在特朗普政府及其白人支持者的眼中,美國的白人群體才是“種族主義”的“受害者”,而弗洛伊德則更像是一個“自甘墮落”並“碰瓷”警察的“癮君子”。


這一點,也體現在了美國的社交網絡上。在這些歐美主流媒體關於弗洛伊德報道的帖文評論區里,就隨處可見支持特朗普政府的美國白人網民斥責主流媒體“撒謊”和攻擊弗洛伊德是“犯罪分子”和“癮君子”的留言。


美國媒體突然集體紀念他,然而…… - 天天要聞

美國媒體突然集體紀念他,然而…… - 天天要聞

美國媒體突然集體紀念他,然而…… - 天天要聞
美國媒體突然集體紀念他,然而…… - 天天要聞


不過,多家歐美主流媒體其實在報道中,也談到了美國的民意在弗洛伊德和種族主義議題上“反彈”的情況。《紐約時報》的報道就指出,與5年前美國的民間和政壇整體上譴責警察暴力和種族主義的態度不同,有民調就發現更多美國人認為當年“黑人的命也是命”的反種族主義抗議活動並沒有給黑人的境遇帶來實際的改善,而支持特朗普的保守派白人民眾則越來越支持警察嚴懲違法犯罪分子。


《華盛頓郵報》亦指出,在2021年,即弗洛伊德遇害一周年時,美國的一項民調顯示有55%的受訪者認為種族歧視是導致黑人在就業、收入和住房等問題上的境遇不如白人的原因,但2024年時僅45%的受訪者持這一觀點。


美國媒體突然集體紀念他,然而…… - 天天要聞


然而,《紐約時報》並沒有更深入地去分析這種民意反彈的底層原因,而是用“任何進步總是會遭遇阻力”的視角定性了此事。其他媒體則將民意反彈與特朗普政府上台相關聯,同樣沒有更深入地去剖析底層原因。


與此同時,根據《華盛頓郵報》的報道,特朗普政府的司法部正在撤回前總統拜登時期準備推行的一系列針對警察暴力問題的改革。該報還感嘆說,原本在5年前的抗議中,人們已經在警察制度改革、醫療平權和縮小種族貧富差距上達成的共識,後來都被擱置了——甚至於,該報稱,不僅企業撤回了原本承諾的公益贊助,當年火爆全美的“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也在失去勢頭和支持。


只不過,該報亦沒有就這一現象給出更深刻的分析。



審核 | 李劍

編輯 | 徐鉉

校對 | 於澤淼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面對印度百般挑釁,中國為何不動手?一個戰略真相美印後知後覺 - 天天要聞

面對印度百般挑釁,中國為何不動手?一個戰略真相美印後知後覺

南亞地緣博弈新態勢:印度頻頻出招背後的戰略考量印度在邊境頻頻挑釁,動作不斷,似乎意在逼迫中國做出強硬回應。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中國始終保持克制,沒有貿然出手。不少人對此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一個被忽視的戰略真相逐漸浮出水面,連美印也在事後才恍然大
杜特爾特沒了遺憾,讓他恨鐵不成鋼的長女,終於扛起了家族大梁 - 天天要聞

杜特爾特沒了遺憾,讓他恨鐵不成鋼的長女,終於扛起了家族大梁

文|文人所有內容皆有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中及末尾杜特爾特家族在菲律賓政壇的根基深厚,源自老杜特爾特在達沃市數十年的經營,以及他總統任期內積累的超高人氣。作為家族的核心,杜特爾特曾有一個清晰的政治藍圖,卸任總統後扶持長女莎拉登上總統寶座,自己退
章某雯跳橋輕生,警方公布監控畫面 - 天天要聞

章某雯跳橋輕生,警方公布監控畫面

安徽女子章某雯在湖北黃石失蹤一事,近日引發廣泛關注。5月27日晚,黃石市公安局黃石港區分局發布警情通報,披露了章某雯跳橋前的行動軌跡。通報顯示,章某雯今年17歲,安徽太湖縣人,2024年被診斷為“焦慮抑鬱狀態”。2025年4月10日晚,她隨嬸嬸在廣場跳舞,後步行到黃石長江公路大橋,20時32分翻越護欄,20時43分跳橋墜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