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突然要求內閣集體辭職,以回應中期選舉結果,並重新校準方向。
雖然小馬科斯說這是“禮節性”的,但到底禮貌不禮貌,還得看後續的操作。即小馬科斯會駁回誰的辭呈,又會接受誰的辭呈。
如果被駁回了,那確實是禮節性的,就是演一波;如果接受了,那就是真的被辭掉了,小馬科斯可不會和你講禮貌。
小馬科斯搞這麼一出,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目前來看,有三種可能性。
1、展現自己的掌控力;
2、趁機換掉一些人;
3、和參議院進行利益交換,以推動莎拉彈劾案。
別人也干過
在菲律賓歷史上,要求內閣禮節性辭職這種事兒,之前就有人干過。
比如,科拉松·阿基諾,這位小馬科斯應該很熟悉,就是她把老馬科斯給趕下台了。
但當時的行動並未取得完全成功,一度出現危機,阿基諾就搞了個內閣禮節性辭職。
之後,很久都沒有人再這麼折騰過了,到了2005年,格洛麗亞·阿羅約,又來了一次,當時是因為選舉舞弊風波,而且家族內的情況比較亂,再加上有人揭發,以至於剛競選成功沒多久,就陷入了大麻煩。
然後她也來了個內閣禮節性辭職,算是度過了這一次的危機。
現在小馬科斯也使用相同的手段,說明他當前的處境,非常糟糕,堪比這兩位女前輩面臨的極端境遇,所以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展現自己作為總統的掌控力,並尋求更牢固地控制內閣。
趁機換人
當然,這不可能是純表演,肯定得換掉一些人,據說有五個人很危險,包括:總統特別助理安東·拉格達梅奧、農業部長勞雷爾、衛生部長赫博薩、勞工部長拉格斯馬、總統秘書盧卡斯·貝爾薩明。
其中,最懸的是貝爾薩明,他本來是小馬科斯的心腹,但是手腳不幹凈。
據說貝爾薩明建議小馬科斯微調內閣度過這次危機,結果小馬科斯搞了個集體辭職出來,說明他對貝爾薩明已經很不滿了。
換人是肯定的,現在需要關注的是以下幾個方面,換幾個人?換掉誰?讓誰來接替?這將關係到之後的很重要的一件事——莎拉彈劾案。
同歸於盡?
大規模調整內閣,屬於一種示好國會的手段,眾議院不需要示好,因為小馬科斯還是多數派。
現在小馬科斯最鬧心的是參議院,關係著莎拉彈劾案,以及未來3年,他提出的法案能否順利通過。
現在有一種說法是,這次小馬科斯調整內閣,是要討好參議院,以確保莎拉彈劾案能夠通過。
這就屬於放手一搏,同歸於盡,明明看到了杜特爾特家族的影響力,還要一條路走到黑,這並非沒有可能,因為他似乎已經沒有回頭路了。
不過也存在另一種可能性,即示好杜特爾特派系。
所以說,就得看看把誰給開掉了,又會讓誰來補缺。
背後的邏輯就是搞幾個內閣空缺出來,拿這些職位當籌碼,以換取參議員的支持,到底是討好杜派,還是討好反對派,或者執政黨一派,就看小馬科斯怎麼選擇自己接下來的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