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特朗普買格陵蘭島,要求美國尊重自家主權,轉頭就遭特朗普放話:要使用武力手段奪取。
緊急不遠萬里訪華,來中國尋求“靠山”,結果一開口竟要求台海維持現狀,又被外交部長當場批評教育。
丹麥外長為何急於訪華?格陵蘭島背後有什麼秘密?丹麥為何會被中方霸氣回懟?雙方會談效果如何?
一、丹麥外長為何急於訪華?
前段時間,美國總統特朗普就一直放話說:要把格陵蘭島給買下來。
當時很多人以為他在開玩笑,但其實老特是認真的。事後他直接找到了丹麥政府,開門見山地問:這島多少錢,能賣不?
要知道,格陵蘭島雖然是個天寒地凍、人煙稀少的大島,但是這個島對美國有着極高的價值。
因為島上不僅蹲着美軍都眼饞的戰略基地,還藏着大量稀土、石油、天然氣等資源,隨便拎一個出來都是能當“搖錢樹”的寶貝。
聽到特朗普要買島,丹麥政府也是一臉懵:啥?你說你要買我家的地,你這不是明搶嗎?
雖然內心很生氣,但由於對面是美國總統,也不能直接開罵,只能委婉回絕:“格陵蘭島是丹麥領土,我們不能賣。”
特朗普一看軟的不行,那就來硬的,威脅丹麥稱:如果買不到格陵蘭島,我們不得不到用軍事或經濟手段拿下它。
丹麥原本還覺得,自己好歹是北約的“鐵杆盟友”,美國再怎麼著也不會對自己動真格的。結果特朗普這句“買不到就搶”,直接打破了丹麥的幻想。
眼看老特態度這麼強硬,丹麥知道再不採取點行動,怕是哪天早上醒來,格陵蘭島就成了美國的新州名了。
而且丹麥本身就對美國不滿,因為自從美國搞出那個“對等關稅”政策,丹麥企業真是叫苦連天。
要知道,丹麥經濟本來就挺依賴歐盟和美國市場,這下子直接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像他們出口的曲奇餅乾,銷量一下子暴跌了,不少中小企業都快扛不住了,馬上就要破產關門了。
眼看形勢不妙,丹麥外長也顧不上什麼面子了,連夜收拾行李,飛了上萬公里直奔中國,看看能不能給自己撐腰說話,並且談談經濟合作。
二、美國盯上格陵蘭島,背後到底藏着什麼秘密?
美國之所以對格陵蘭島這麼上心,是因為他們早就偷偷做過調查——這地方稀土、石油、天然氣儲量都相當可觀。
而美國自己呢?手頭這些關鍵資源其實挺緊張的。要是能把格陵蘭島的資源拿到手,不僅能在軍工和科技行業受益好幾年,還能大大推動自身能源獨立。
更關鍵的是,隨着北極冰川不斷融化,原本難以上手的開採工作現在變得越來越容易了。一旦自己能夠開始大規模開發,美國在實現能源自主這條路上,絕對能往前邁出一大步。
格陵蘭島還被稱為“北極的心臟”,因為它正好卡在大西洋和北冰洋之間,地理位置十分關鍵。
走這條北極航道,航程比傳統航線短了不少,對全球貿易來說意義重大,不僅能大大節省運輸時間,還能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整體效率。
而且對美國來說,控制格陵蘭島不僅能在盯緊這條重要航道,還能進一步提升它在北極地區的影響力。
因此這些年,美國的硅谷大佬和財團已經開始悄悄地在格陵蘭島布局了。
比如說,格林梅特公司就跟當地的礦業公司合作開掘稀土礦,為美國的軍工行業提供供應。
同時,美國軍方也沒閑着,訂購破冰船和部署戰略轟炸機,甚至討論起了“自由聯合協定。
特朗普更是公開放話,表示“如果不賣島,就不排除用武力奪島。”
三、美國真敢對格陵蘭島動手嗎?
格陵蘭島是丹麥的自治領地,主權屬於丹麥。如果美國真敢動硬的、想強行“拿走”,那就等於直接踩了《聯合國憲章》的紅線,全球輿論絕對不答應,分分鐘把他們噴得體無完膚。
再說,丹麥還是北約成員國,美國要是真對它下手,其他歐洲盟友肯定不會坐視不管。
法國、德國這些大國表面上可能不說啥,心裡早就打鼓,你這是把北約當自家小弟使喚呢?
而且最近丹麥也悄悄跑來中國求助,咱們外長王毅也明確回應了立場:“中方支持丹麥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但丹麥也得尊重中國的關切和立場。”
這話講得既清楚又有分寸,既表達了支持,也划了底線,給足了丹麥面子,同時也提醒它別亂來。
四、雙方會談效果如何?
在5月19日,外交部長王毅與來華訪問的丹麥外交大臣拉斯穆森進行了會談,雙方達成了深度友好合作。
看看丹麥都帶來了啥?豬肉、製藥設備以及風力發電技術。
而中國這邊呢,手機、電腦還有新能源汽車這些黑科技的產品,在丹麥市場上也變得越來越受歡迎。
現在大約有幾百多家丹麥企業在中國落地生根,尤其是在醫藥和新能源領域。
而且丹麥可是全球“綠色經濟”的領頭羊,尤其是在風力發電技術方面,非常厲害。
而中國每年新增的風電裝機量,直接佔全球一半以上。丹麥企業一看:這不就是我們的大客戶嗎?
中國也樂了:丹麥的技術能幫我們更快實現減排目標,何樂而不為?
除此之外,丹麥這邊希望能藉助中國的先進技術來保護北極環境,畢竟那裡是全球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中國則對北極航道和資源開發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不過雙方都心照不宣地避開了“主權”這個敏感話題,選擇先把合作搞起來,至於分歧嘛,以後慢慢解決也不遲。
而且這次王毅外長一句話定調:“中方充分尊重丹麥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而拉斯穆森這次來華可謂是有備而來,帶着企業代表團,目的很明確,就是想通過中國市場來彌補在美國市場上的一些損失。
不過中方的態度也很硬氣:“合作沒問題,但別一邊在這兒賺錢,一邊在背後搞破壞。”
五、不遠萬里求合作,為何會被中方霸氣回懟?
這邊丹麥又說道:要求台海維持現狀,卻被中方強硬回懟。不得不說丹麥的這波操作,確實有點“精明過頭”了。
你前腳剛高調接待了台灣省前領導人蔡英文,又是參觀國會又是公開講話。現在轉頭就跑來找中國,希望咱們能在格陵蘭島的問題上給他們撐腰站台。
面對丹麥這波“既要又要”的操作,中國外長王毅一句話就戳破了丹麥的小算盤,回應的可以說是教科書般的硬氣又不失分寸。
王毅外長說得很清楚:合作沒問題,但得講規矩、講原則。
中方尊重丹麥的主權,但也希望丹麥能夠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並且中方歡迎丹麥企業來華投資興業。
但前提是:丹麥在台灣省問題上也得做到言行一致,別這邊伸手要好處,那邊卻乾著踩紅線的事兒。
中國從來不怕合作,更不會怕那些總想“兩頭佔便宜”的國家。
看看那些和中國真正實現合作共贏的例子就明白了:
就說中巴關係吧,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着,雙方高層之間的互訪頻繁不斷。
還有哥倫比亞,剛加入“一帶一路”,他們的總統就公開表態:“我們與中國的合作是建立在自由和平等的基礎上的。”
聽聽這話,多實在!
這些與中國合作愉快的國家都有個共同點:他們懂得尊重中國的主權,從不干涉中國的內政,並且在合作時講規矩、守底線。
這其實才是國際合作應有的樣子,彼此尊重,平等互利。只有這樣,合作才能走得長遠,友誼才能歷久彌新。
六、為什麼丹麥要提“台海問題”?
丹麥這次當上歐盟輪值主席國,明顯是想在對華政策上多刷點存在感,爭取個"C位"。
但問題也擺在那兒,它既沒有德國那樣的經濟實力,也沒有法國那種政治話語權,想在歐盟裡頭脫穎而出,確實有點挑戰。
那它到底該咋辦呢?其實丹麥是想扮演一個“協調者”的角色。
畢竟歐盟內部對華立場本來就混亂,有的國家主張強硬點,有的則更傾向於合作打交道。
丹麥就想在這中間當個和事佬,左右逢源,試着拉近兩邊的距離,哪怕最後沒法有決定權,但至少也能落下一個好名聲,順便提升一下自己的影響力。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參考資料:
2025-01-08 林鈴錦 《垂涎百年,美國為何執着於“買下格陵蘭島》
2025-05-20 外交部網站 《王毅同丹麥外交大臣會談,表示在格陵蘭問題充分尊重丹麥主權和領土完整》
2025-05-21 陳彬在歐洲 《丹麥外長訪華,反對改變台海現狀,不準支持俄羅斯,中方表態特殊》